1、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四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怀化)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英国的殖民侵
2、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作者没有强调英国的殖民侵略,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而且作者提及的也不仅仅是茶叶,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故D项正确,C项错误。2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
3、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答案】C【解析】信息“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表明英国需要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把中国变为它的市场;“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表明英国要全力争取与中国的通商,即使发动战争也是有可能的。材料的意思是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中国断绝了与英商的贸易,掩盖其侵略的本质。3(2014九江)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后,清政府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材料一定程度说明清政府()A继续坚持腐朽卖国立场 B对列强条约要求全面回绝C
4、外交已与国际社会接轨 D具有摆脱条约约束的意图【答案】C【解析】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与外国的交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外交逐渐近代化。结合选项的表述,可知答案为 C 项。4(2014成都)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南京条约制定进出口关税的则例”结合所学可知该项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
5、自主权。故选C项。5(2014泉州)“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也没有能够实施,故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故排除B项;C项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与农民运动的阶级属性不符,排除;分析可知D项准确。6(2014银川)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阶级的
6、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天朝田亩制度是其建国纲领。以下关于天朝田亩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B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C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具体实施 D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由于战争环境影响,再加上纲领的空想性,所以无法实施。D项明显错误,反映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政新篇,所以本题选择D。7(2014济宁)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7、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材料“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涉及民主政治,资政新篇虽涉及但没有实施,且农民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兴办学校教育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选A项。8(2014日照)据清代档案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8、)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851年、南方多省”等信息,这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对封建王朝旧秩序造成冲击,故A项最可能是造成题中所述现象的原因。9(2014潍坊)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
9、的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削弱旧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作为农民阶级建立的封建性质政权,不能说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排除C项;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本质上完全不同,故D项错误;综合分析材料可知,A项最符合题意。10(2014朝阳)“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依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
10、能力。从材料“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可以判断这次运动既有传统文化也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江浙地区是其主要斗争范围,破坏力巨大。故选A项。11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A坚定的政治信仰 B无畏的牺牲精神C顽强的民族精神 D愚昧的果敢顽强【答案】B【解析】从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义和团群众的不怕死的精神,故选B项。A
11、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自发的农民运动,无明确的政治信仰;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12(2014衢州)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泰西各国”泛指欧美各国,“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体现了日本主张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
12、权。13(2014九江)“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签订的。1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
13、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是辛丑条约的规定。15. (2014新乡)下图中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被肢解瓜分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成为木偶【答案】D【解析】据“1900年”“八位强人”等可知宣传画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6(201
14、4无锡)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B项。17(2014成都)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
15、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答案】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即可排除A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对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故排除C、D两项。18(2014江门)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袁世凯,他甚至指出,(这)是袁世凯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
16、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 D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严复反对国会,支持袁世凯及曾实行独裁的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这体现了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D项正确。其它各项明显与材料不符。19郑鹤声是一名传统学人,他在1951年文史哲第1卷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文章中表示:“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结合我国近代史上的问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
17、()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中国近代史前期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期间虽然发生过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但这只是其中很短一段历史,纵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走工业化道路的方向十分明确,因此选D。20以下摘自吴宓1911年11月6日的日记:“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当时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上述现象认
18、识最准确的是()A民众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 B人民反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C.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从材料中的“1911年11月6日”“天津已陷”“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可知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A项说法不正确,B项发生在题干时间之后,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21(2014济宁)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19、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可知“排外救国的努力”是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中拳民攻打北京各国使馆,最后在八国联军的绞杀下以失败告终,慈禧和光绪出逃,但是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故选C项。22(2014泉州)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A首先爆发于上海 B使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
20、命的任务 D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首先通过题干知道这场政治改革运动是什么运动才能很好解答问题。从题干中的时间,以及涉及到的人:学生、商人及各行业的人来判断应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D项。23(2014丰台)1919年,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沈伯尘画了工商学打倒曹、陆、章(下图)。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B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C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D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漫画中工、商、学三股势力握紧拳头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曹、陆、章三个卖国
21、贼,故选A项;B、C、D三项在漫画中无法体现。24(2014济宁) “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运动的领导者在演讲、报纸和小说中发出誓言,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重建国家的统一。”近代中国相关的运动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从材料这一运动“唤起这个国家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可以得出这一运动特别是与日本干涉有关并引发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
22、,可以判断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故选C项。25(2014临沂)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解析】A项错误,新闻报道虽然能够体现历史事件,但是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B项正确,该新闻报道把火烧赵家楼的责任推给曹宅,显然是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D两项从材料无法看出。第卷(非选择题
23、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12分)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合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
24、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清
25、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材料二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12分)【答案】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创办清华学堂,试图通过中国向美国派留学生来获取最大的收获。清华学堂是带着民族耻辱诞生的。 由于大多数留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理工科、经济,容易形成“行胜于言”的淳朴校风。(答校训和学风不给分) 清华学子被称为“国耻纪念碑”,
26、使留学生形成强烈的救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学生爱国的光荣传统。清华虽身负国耻的印记,但最终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为国家兴盛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12分)27(17分)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
27、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你如何认识其实质?(5分)(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 “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6分)【答案】(1)架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3分)实质: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2分)(2)立法权: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2分,任答两点即可)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
28、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2分,任答两点即可)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2分)(3)努力:创建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反清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民主政权(中华民国);注重制度建设(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任答三点即可)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
29、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4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
30、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5分)【答案】(1)措施: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分)(2)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4分) (3)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 (1分)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4分)29(10分) (2014潍坊)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Co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
31、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科(1)据材料一,“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 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3分)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据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3)据材料三,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3分)【答案】 (1)表现: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2分)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2分)(2)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两党制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3分)(3)特点: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