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解读一、必修模块()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一)高中新课程教材的体例简述体例决定着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结构。高中历史新教材专题式的编写体例,是根据高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吸取了当今中外历史教材编撰的经验而设计的。长期以来,中外历史课程和教材一般都采取“螺旋式”,也就是以在各个教学阶段逐步加深程度和扩大范围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初高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撞车”。从实践上看,高中历史“如果简单地进行第二轮循环,即使在内容上有所加深,也难免给人一种强烈的重复感,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导致高中生厌倦历史科学习的因素之一。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适应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吸取了上海等地中外
2、史混编的经验,创立了专题式的编写体例。这种体例,吸取了中国古代纪事本末体等史书之长,保留了章节体史书的优点,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将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按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演变编为三个必修模块,再将具有影响的历史史实进一步细化,设置了六个高中选修模块。这种呈现方式,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简单重复;又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适当提高了学习的难度和抽象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二)模块设计说明和学习目标历史必修()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外历史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轨
3、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政治是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矛盾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政治活动对经济活动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重要制度、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更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历史的史鉴作用也多体现于政治方面。尽管现行高中教材改变了以往过于偏重政治史的做法,但政治史在高中新课程体系中仍有突出地位。人类的政治活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服
4、从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课时的限制,历史必修()对学习内容作了慎重的选择,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为专题学习内容,确定了九个学习专题。根据学习专题整体性特征的要求,这九个专题的编写尽量贯穿始终,较完整地反映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演变及历史影响,以便于掌握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通过“解剖麻雀”引导学生全面、科学地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意识。根据“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编写原则,专题的确定和编写,在坚持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时序性的前提下,吸取了纪事本末体的编写方法,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中外历
5、史同类内容的关联。因而在专题的设计上,将一些中外历史进行了归并,如“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就涵盖了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史。有的教材还进一步作了整合,如岳麓版就将课程规定的九个专题整合为七个专题,更加体现了中外相联和古今贯通的原则。此外,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学习目标,按照厚今薄古、贴近时代的原则,课标和各类教科书对政治史的内容进行大胆取舍。九个专题中,古代史仅有两个,近现代史七个。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实际,适度扩展了世界史的内容,世界史的专题占四个。这种设计,体现了历史的资治功能,一定程度纠正了以往历史教材的弊端,使其更具时代性,更符
6、合新课程的理念。历史必修()的学习目标如下: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基本规则。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三)模块教学要点简介按照课程标准,本模块的九个
7、专题依次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各版本教材专题的设置与课标是存在区别的。人教版专题数量和名称与课标基本相同,仅是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调整为“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人民版与大象版基本遵循课标,但对少数专题名称作了字面上的变动。岳麓版对课标专题作了大胆整合,根据学科内在联系,将九个专题归并为七个,并重新编排了次序。这样的编排,也
8、是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中外混编、古今贯通原则的。为便于说明,下面按照课标的要求,对各专题的内容简介如下: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源渊流长的各类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国家政权形式及与其相关的各项制度,不能一一旁及。本模块首先介绍先秦时期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代表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是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贯穿中国古代的始终,历代都围绕这一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和补充,总的趋势是君权逐渐强化,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古代中国的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要全面客观
9、地评价这一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列强欺凌的历史,也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奋起反抗的历史。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两大历史主题。本专题包括清末和民国两大时期,前期包括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两次较大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中,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掀起了前赴后继的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后期主要是抗日战争,其主要包括日军侵华的暴行,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抗战的历史地位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包括四方面内
10、容。第一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是辛亥革命,第三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本专题以近代中国社会两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为重点,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本专题主要反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奋斗历程。专题包含建国后至“文革”间,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包括政权建设方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专题还反映了进入新时期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轨道的情况。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本专题主要包括建国50多年来
1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有关内容。反映了我国适应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历史轨迹。岳麓版教材把该部分内容全部放到最后一个专题“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本专题主要包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影响,由此追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古代罗马主要介绍了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影响,这对现在法制建设和为后人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具有重要启示作用。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专题主要涉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
12、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内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各国以国家权力取代国王的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朝廷专权,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从而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专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等史实。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对峙并形成冷战态势。在欧洲共同体形成、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改革后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两
13、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专题就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变迁以及发展趋势。(四)新的史学观点简介新课程和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科书,密切反映了史学新的研究成果,努力缩短中学历史与大学历史在观点、知识体系等方面的距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剔除了大量陈腐、极左、过时的内容,采纳了学术界有定论或有影响的新学术观点。在史观方面上,引进了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如,在论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时,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指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涉及人类历史重大社会转型及历史阶段分期时,回避了长期因袭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演进的分期模式。在中国
14、抗日战争的内容中,较客观地反映国民党和共产党团结一致,消除纷争、全国军民团结抗战的史实。在世界史中,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西方代议制等方面,也给予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一)模块设计说明和学习目标历史必修模块()所反映的是中国和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经济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经济的发展制约着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新课标高中教材,大大增强了经济史的份量,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内容之一。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经济史的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模块课标规定了八个学习专题
15、。在模块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八个学习专题,按中外史分别编写。每个学习专题,都围绕一个学习主题进行贯通,这样的编写,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引导学生把握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厚今薄古的原则,八个学习专题中,古代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到4.5个。这样的编排,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历史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经济史内容丰富,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和制度、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发展概况、经济交往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要想在一个模块全部包容经济史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课时安排,在内容选择上注重了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的原则。课
16、标和教材采取了“以点带面,靠点连线”等方式,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经济史内容。例如,古代东方与西方社会的经济形态问题,在古代史经济学习专题中,未涉及西方的庄园领主经济,只选取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题。为此,本模块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经验与教训”等三个学习专题,突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作用和影响,充分体现了专题的时代性。课标还密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首次将社会生活史纳入了课标,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性。模块学习目标规定的比较笼统,从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
17、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具体学习专题时,须进一步细化,如“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知识有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概况、“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等。能力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了解经济现象培养发现、分析和阐释问题等能力。在中国古代这一专题中,主要有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认识,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概况、商业发展特点的归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的分析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经济生活中的实物、图片、音像、文献、口碑等史料的搜集,从中获取有
18、效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要运用经济史方面的丰富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从经济角度认识古今中国的国情,古代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主导经济形态,它在后期制约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着消极作用。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正确评价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使命感。通过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正确
19、认识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现象,积极吸纳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和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二)模块教学要点简介本模块的学习专题,依次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生活的变迁,新航路的开辟、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课标相同,大象版和人民版仅作了个别表述上的调整。岳麓版根据中外混编原则,进一步进行了整合,按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社会发展的时序,调整为五个学习专题
20、,进一步凸现其综合性和专题性。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围绕这一学习专题,各版本的课时设计不一致,人教版是四课,大象版是五课,岳麓版是六课。一般情况下按古代农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的顺序教学。古代农业主要包括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古代手工业主要包括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主要手工业成就等。古代商业主要包括商业的经营形态和商业的发展概况等,通过商业发展的史实,展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及特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是中国封建政府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要正确评价两种经济政策,特别是应该指明,当西方工业文明兴起时,这两种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明显,阻碍
21、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本专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并未像西方那样发展起来,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曲折艰难的。在旧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历史。其探索分两大部分,一是20世纪50至70年代,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当时的探索是成绩
22、与教训并存。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4、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生活的变迁增加社会生活史,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特色,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包括交通与通讯工业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等。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大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最终确立。其中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是重点。6
23、、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事件。30年代大危机是新政实行的背景。面对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了资本主义新的运行机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继续进行了调整,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第三产业等,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其中包括国内战争后,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
24、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和影响。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本专题主要概述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并对经济全球化作出正确评价。其内容包括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式,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等。(三)新的史学观点简介经济史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课标和各版教材,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比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又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对殖民主义的
25、历史作用,按照马克思“双重使命说”给予全面评价。对罗斯福新政,从当时和以后特别是二战后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危害和影响,也予以关注。总之,教材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进展,恰当地吸取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三、必修模块()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一)模块设计说明与教学目标历史必修()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进程及其重要内容。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典籍中,文化是指经典、政治制度、道德伦理、以及反映礼俗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是在19世纪末从国外引进的。从广义上讲,文化
26、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单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一般包括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学术思想诸方面。思想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在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它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伴随人们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反过来又推动着政治、经济的进步。加强文化史的教学,是新课标历史教学的特色。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文化多附翼于政治史和经济史之后的做法,将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并立,设置为独立的必修模块,从而
27、大大提高了文化史的地位。文化史的内容是繁多的,作为专题式的呈现方式,是在横断面上展开历史的内容。但为了体现历史的纵向时序性,在展示历史横断面时,就必须注意选取内容的典型性。为此,课标作了精心选取。如,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选取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最能体现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的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泽被深远,五个中国文化史学习专题中,有两个属于古代部分,这与其它模块相比,比例是最高的。根据外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选取了代表西方文化成就的内容,组成了三个学习专题。这样,基本上勾勒出文化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文化的发展概况。历史必修()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
28、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知道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成就、重要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及代表思想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要求是,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教育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阐释与思想文化史相关的文献、图片、文物等史料,吸取有效信息,进行材料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一方面,要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世界各
29、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积极吸纳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坚守本民族的立场,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内涵,我们应予以充分挖掘。(二)模块教学要点简介历史必修()共设计八个学习专题,依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岳麓版对课标专题整合为六个,其他版本的设置与课标基本相同。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丰富,不可能通过一个专
30、题全部展示出来。课标和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变迁为重点,阐释了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家及其学术主张和活动。2、古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文化更是成就卓著。本专题在科技方面主要介绍了领先世界的天文学、算学、医药学、四大发明等成就,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方面,着重介绍了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等方面的成就。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本主题主要涉及近代各政治派别寻求救国救民的各类进步思想主张。按时序发展,主要有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1、,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的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所提出的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等主张,成为近代思想的主流。民国之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需要指出的是,课标为突出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打破了时序,将其置于第四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本专题阐述了20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四项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指导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社会进步的理论武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
32、愿望,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在新民主义革命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做出了初步探索。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世纪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指导思想。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本学习专题主要涉及建国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与教训。在科技方面,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代表性的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高产量杂交水稻、银河系列计算机、航天工程等,涌现了一批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
33、家。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但是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对科技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对这些经验教训也值得记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本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西方自古代至近代以来,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吹醒了人类精神的号角,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古希腊的精神遗产得以弘扬,重新张扬人文主义的旗帜,人文主义得以复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家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阐发了崇高理性,人权和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又一次掀起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文主义成为西方思想
34、的主流。7、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伴随着西方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也日新月异。本专题按时序分别介绍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等。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进入信息时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8、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概况。19世纪以来,作为社会反映的文学艺术,在文学领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成就突出,各种文学流派并存,世界级文学大师迭出。美术创作方面,更是异彩纷呈,成果丰硕,各种新的创作流派不断出现。音乐、电影艺术也取得了辉煌
35、成就。(三)学术动态简介随着近年文化热的出现,文化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成果,新观点。较有代表性的学术动态和观点如下: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学术界存有分歧,有的持否定或基本否定态度,有的持肯定或基本肯定态度,有的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持两面分析的折中态度。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问题。2、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衰落的原因,即著名的“李约瑟问题”英国大学者李约瑟曾提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何近代科学却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呢?对这一值得人们深思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人们从诸多方面寻求过答案,有的从经济因素,
36、有的从科举制度,有的从文化传统,还有的将根源找到古老的汉字上。主流观点认为,是没落的封建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技的落后。3、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问题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概念,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具有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性,而科学则没有。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二者逐渐融为整体,统称科学技术。西方的三次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理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引起了其他领域的变革,如,经典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同时对启蒙思想也产生了影响。此外,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启蒙思想的历史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史学界也有许多新的观点。四
37、、若干历史知识的学术背景(一)政治领域部分1、“家天下”始于禹还是启的问题“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新教材)写道:“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里有个问题,“家天下”究竟是从禹还是从启开始呢?其实,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既然禹已建立了夏朝,那就意味着在禹的时候已初步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因此,禹建立夏朝就标志着家天下局面的出现。而禹死后,其子启登上王位,只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有些学者则认为,“禹即位号称天子,实际仍是一位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国家的君
38、王,夏启即位破坏了军事首长由部落联盟酋长会议推举产生的禅让制度,首领职位继承原则由推选变为选子,执行酋长会议意志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开始变成国家的君王,夏启即位是一件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也有学者认为,“无论禹把王位传给了伯益还是直接传给了启,他都是中国历史上成功地培植家族势力、让家族势力把持国家政权的第一人。从这个角度说,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或者是公天下向家天下过渡是发端于禹而完成于启。”2、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问题关于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
39、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的剥削。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高中新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这种观点写的。不过,教材也列举了君主专制强化的种种弊端,如皇帝独断专行,官场因循守旧,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化盛行等,指出“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3、琦善的评价问题对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妥协投降,旧教材
40、也曾指责琦善有“妥协行径”等。近年有学者研究认为,第一,琦善是强烈主张禁烟的官员;第二,说他诬陷林则徐,缺乏必要的史料依据;第三,1840年12月至1841年2月琦善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说他拒不发兵援助关天培,不能成立;第四,琦善确有允英人“寄居”香港之意,而无“割让”之举,且非为“私许”,是有奏折的。总之,“卖国”罪名不能成立。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仅概述了琦善在广东的活动,没有将其评价为妥协投降的大臣。4、义和团运动问题高中新教材对义和团运动作了淡化处理,仅将之作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借口而提出来。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通常认为它虽存在迷信和盲目
41、排外之类的缺点,但主流是民间自发进行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当然,也有论者则把它负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对义和团运动持基本否定的态度。5、两个战场问题曾经听一些师范生实习试教,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课题是“抗日战争”。结果发现,他们在讲课时仍然强调国民党“片面战争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惨败。其实,新教材的表述已经有较大变化。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则表明,当时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并非“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国民党也并非只是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即使在战略相持阶段
42、,日军也没有完全放弃正面进攻,在“正面战场”上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敌后战场。至于“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过去注重其矛盾与对立方面。近些年来,更多的人认为两个战场之间有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关系,缺少哪个战场,中国抗战都难以坚持,更不能取得最后胜利;两个战场都是在总的持久战方针指导下整体战争的组成部分。6、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旧教材曾表述为一次既成功又失败的革命,这是引用了传统的观点。过去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教训。说它成功,主要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说它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权最终落到袁世凯为首的
43、北洋军阀手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当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担负和所能担负的两项基本任务,即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权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还有的论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基于此,高中新教材虽然指出它并没有完成反帝
44、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是教材没有说它是既成功又失败的革命,而是充分肯定它的历史意义。7、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问题如何讲述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三个阶段,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而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停止“剿共”政策,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侵略的加剧导致其内部亲日派与亲英美派之间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压力。“合作”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一直存在着“抗日与妥协”、“团结与分裂”、“进步与倒退”的斗争;国民党一直没有停止反共活动;抗日战
45、争结束后围绕着政权建设问题,国共两党的斗争日益激化,终于导致了两党的分裂。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两党合作抗日的一面。近年来,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开始打破禁区,注意对具体问题的考察,如,关于西安事变的一些重要细节被披露;承认国民党方面主观上也有抗日的愿望,并且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等等。就是说,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一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8、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问题学术界认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做了重大调整。这些调整和变化,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有所反映,具体写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广泛地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既重视国际性的政府间
46、组织和各种全球性的会议,也重视区域性组织和会议,同时还日益关注非政府组织和各类多边论坛,具有涉及领域宽广、方式多样,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经济因素影响力不断扩大等鲜明特点。第二,与许多地区性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如,“稳定周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首要的对外战略目标。而东南亚地区是中国陆海邻国中最多的地区,该地域既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特殊渊源,因而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又如,中国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者指出:中国和欧盟的合作,第一,推进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第二,会更多地照顾发展中
47、国家的利益,促进共同繁荣;第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合作树立了榜样。第三,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学术界认为:成功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超越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辉煌篇章,也是一种以彼此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进一步完善了冷战后出现的合作安全机制,充分反映了中国在新世纪对安全、“反恐”等问题的新认识。9、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问题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过去的中学历史教材谈得很少,而高中历史新教材有专门的一课是讲它的,这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希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史学界的研究成
48、果和进展。对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介绍与研究,古已有之。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等。近代以来,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著作很多,因为凡是研究古代希腊史的,没有不涉及这个问题的。这使得雅典民主政治问题的许多方面,比如,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过程、民主政治的内容、阶级性、意义和局限性等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新教材较多的吸收了这些研究成果。但是,学术界还有许多问题仍在讨论。如,关于它的形成时间,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公元前6世纪末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代;但也有学者认为它的最终形成要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主要理由是到那时,雅典的贵族势力才真正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人教版”新教材采
49、用的是前一种说法。此外,过去一般认为工商业奴隶主在雅典民主政治中起了领导作用;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雅典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城邦,从事工商业的主要是外邦人,因而他们不可能成为民主政治的领导者。“人教版”新教材对此作了回避。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问题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让步、与新贵族妥协的产物,因而具有保守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或民主制保守。还有学者认为,君主立宪制或是共和制,这仅涉及政体问题,并不影响政权的性质,它们
50、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两种不同形式,不存在什么保守与彻底的区别。在英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所必然采取的最适宜的国家形式,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来评价历史,也就是说,不能硬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应该实现的历史任务,强加给手工工场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另外,从革命后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国债制度、关税制度、殖民政策等措施来看,君主立宪政体并不保守。高中新教材充分肯定君主立宪制“英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1、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问题对于1787年宪法,我国史学界基本上既承认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又认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肯定或否定方面还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51、的。一种观点是对1787年宪法持基本肯定的态度,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就,是一个进步的文件。譬如,高中新教材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美国1787年宪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具有来说,这部宪法包含了许多民主因素,如,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创造了现代“联邦制”国家形式;确立了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的原则,等等。另一种观点认为,1787年宪法,就其产生的过程来说,完全没有民主的基础。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并非人民的同意或各州的授权,而是由会议的代表自己
52、决定的。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州代表,不是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出来的。新宪法制定后,也未交人民直接表决,而是由各州的制宪会议批准。美国多数学者对1787年宪法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基本持肯定态度。比如,都认为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的最高法,也是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又如,肯定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现实。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既是对欧洲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当然,美国学者也指出,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设计,最
53、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以后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美国学者也有一些分歧,如,三权分立对政府效能和政府责任是否产生负面影响,等等。12、“铁血政策”的评价问题关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以往学术界一味地采取否定的态度。近些年来,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认为德国的统一虽然是通过自上而下、铁和血的方式实现的,但是它顺应了德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原先的分裂相比,用“铁血政策”统一德国,是一种“革命”。当然也要看到,主要是因为德国社会的统一要求为俾斯麦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总之,“铁血政策”基本上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进步性是其主要的方面。13、关于十月革命的几个具体问题长期以来
54、,西方学术界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偶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从整体上看,当时俄国是先进与落后两重经济并存的国家。它的工业高度集中,某些部门高度发展,但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主要地位。正是俄国经济中的先进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学者指出,俄国不仅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条件,而且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明显、最全面、最集中。高中新教材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也客观指出,20世纪初,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在一次大战前已居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又如,如何看待十月革命对1919-1922年亚洲民
55、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19191922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的出现,无论从根本原因或引爆原因看,都不是十月革命的影响,而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各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及战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至于十月革命对这次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开始,革命范畴和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纪元”,而主要不是指“发生的原因”。当然,也有人坚持传统的观点,以埃及的具体实例说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埃及一些城市和农村都爆发了起义,有些地方建立了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14、“冷战”的起源问题随着苏联解体和前苏联部分档案的解密,史学界重新
56、掀起一股“冷战史学”热,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这对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美国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战后美国实力雄厚,盛气凌人,是“冷战”的发动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争议主要在如何评价苏联当时的对外政策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战后初期的对外政策也有错误,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90年代以后,史学界对“冷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认为,二战结束时,美国急需开展全球扩张,但受到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和广大亚非人民的反对,美苏同盟因此瓦解,“冷战”产生。王
57、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认为,美国为了限制苏联在中东欧的影响是导致“冷战”的主要原因。还有的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摩擦和抗争,以及美苏不同战略之间的碰撞。此外,也有学者指出,英国在“冷战”形成中发挥了的重要作用,认为英国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还有学者强调丘吉尔个人对冷战爆发所起的关键影响。15、苏联解体的原因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个: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内在的矛盾导致经济崩溃,只有建立资本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尔巴乔夫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利,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58、这种主流观点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大国作了长时间的尝试后,失败了。但近些年也有西方国家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首先,从经济上来说,19281940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1975年后,比以前确实差一些,但是也没有出现负增长。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二)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部分16、关于井田制的几个问题学术界关于井田制的争论,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究竟有没有井田制。一种意见认为,井田制确实存在。如许多学者认为,西
59、周耕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就是传统的井田制度。西周实行的井田制实际上是两层含意,一是作为诸侯的俸禄等级单位,二是作为计算耕作者勤惰的单位。另一种意见则否定井田制的存在。如有学者认为,西周领主们的土地疆界纵横交错,但并没有一井九百亩的区划,与邑密切相关的井也不是孟子所说的井,井田制是不存在的。第二,井田制开始于何时。对此有不同见解。如有人认为,西周前期井田尚未出现,井田制的实行可能是在西周末年。有学者认为,商代已用井田方式来从事农业生产。还有人甚至认为,井田制开始于夏初,以后经过夏、商、西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逐步灭亡。第三,井田制是不是当时惟一的土地制度。一些学者认为,井田制曾一度是惟一的和普遍实
60、行的土地制度。另一些人对此提出异议。如有人认为,西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只是其中的一种。有学者说,井田仅仅实行于中国古代的东方低地,而不是普遍实行的土地制度。有学者认为,西周有着井田和非井田两种制度,对周部落成员实行非井田制,对被征服部族则实行井田制。还有人则认为,西周同时并存着井田制、授田制和贵族占有制三种土地制度。17、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第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新教材没有明确地讲,只是说在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一些手工工场以及雇佣关系。事实上,史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有的学者主张以雇佣劳动关系
61、的出现为标志;有的学者主张,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志。还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十六世纪以前,尽管有个别事例,但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第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学术界有战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唐代资本主义萌芽说、宋代资本主义萌芽说、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说等。多数学者认为明代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至于萌芽的具体时间,有的人认为明朝初年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另一些学者认为在15-16世纪这段时间内。也有学者对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出现的所谓“雇佣”与资本主义的自由雇佣劳动,有很大的不同。第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近年来
62、史学界讨论较多。有学者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封建社会本身的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压力、专制主义制度对经济的干预以及西方殖民势力的影响。有学者则认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结构及其坚固性是发展缓慢的原因。有的观点认为,是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高中教材采用的就是这一种观点。第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产生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那样的历史条件,因而发展非常微弱。这使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缺乏手工工场的发展基础,因此绝大多数近代企业是
63、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有的学者也认为,中国近代工业,主要不是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后,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创办起来的。但是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从西方移植来的,中国近代工业的建立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的延续继承关系。18、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改革开放之前,学术界基本的观点是,洋务运动是一场反动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洋务运动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基本肯定说”和“基本否定说”。基本肯定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揭开了近代中国采用西方资
64、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洋务运动总体上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但同时也承认洋务派兴办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刺激和推动的作用。高中新教材的表述基本持肯定的态度,如,认为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出现,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等。19、李鸿章的评价问题李鸿章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历史教材编写的难点。以往学术界对他的评价一直很低,主要认为他一生
65、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是中国近代的反动人物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对李鸿章的评价逐渐趋于客观,如,认为他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还是开明的;对于军事近代化、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洋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等等。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和举办洋务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没有与外国侵略者作战,屠杀的都是中国人民。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
66、空前的发展,这段时间被称为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或“黄金时期”。促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史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而且,由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出口需求量大的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学术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主要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并未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反而有所加强,所不同的是由战前列强共同争夺中国,变成英、美、日联合掠夺的新格局。因此说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快速发展,
67、是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显然论据不足。而这一时期国际商品流向和商品市场的转移才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真正原因。21、法币政策的评价问题对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的法币政策怎样评价,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统一了中国币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货币脱离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加速摧毁了旧式的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促进了现代化银行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衡量,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也有人认为虽然法币政策对市场流通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也应当看到这是“四大家族”对人民的一次大掠夺,比如币制改革时,其兑换值与实际价值有很大差距,因此政策的积极意义是有限的。2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近些年来,这个问
68、题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充分肯定;第二,基本否定;第三,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失误有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年的所有制改造和今天的所有制改革,具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两者都是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今天的改革而怀疑或否定当年的改造,也不能因为肯定了当年的改造而指责今天的改革。不过,许多学者都认为“三大改造”后期存在着工作过急、过快、过粗和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的问题。23、哥伦布的评价问题哥伦布是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高中新教材在分析哥伦布以及新航路的开辟问题时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
69、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教材的这段叙述反映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即,应该将哥伦布的航行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是哥伦布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孤立状态,使全球联成一体,彼此交往,相互依存,使人类历史开始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从而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这也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当然,哥伦布在殖民地进行的不义战争和掠卖印第安人为奴隶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必须把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掠夺的暴行,同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别
70、开来。24、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问题高中新教材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大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不进行干预,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这也是我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当代美国新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经济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正是政府的过多干涉和对私营资本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2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问题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问题,“人
71、教版”高中新教材在课文后的探究性作业栏中列举了四种不同的评价,要求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讨论。诚然,对于“新政”,美国当时就有两种极端的评价:一种认为“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很多保守派人士担心罗斯福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通过“新政”,不仅能解决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近20多年来,中国大多数学者在承认罗斯福的历史局限性的前提下,对罗斯福“新政”做出了肯定评价,认为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
72、因而是进步的。但是仍然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大危机,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摆脱危机的方式。高中新教材基本上吸收了这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
73、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与交战双方做军火生意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而且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2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问题对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学术界历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超越了客观历史发展阶段,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
74、时客观现实的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保卫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高中新教材既承认这种政策(主要是余粮收集制)“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它“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等。总之,关于这个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27、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旧教材在叙述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时,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观点来写的,虽然也指出,在集体化过程中“有些组织者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有的地区把农民的家禽、家畜都收归公有。(后来)苏联决定纠正过火行为。”但是,教材的基调是将农业集体化运动看成苏联社会
75、主义建设成就的。然而,根据近些年来史学界的研究,这种写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原则。学术界的研究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业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在相当长的时期没有能够恢复。其错误突出表现在:第一,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违背自愿原则,从而引起农民的不满,甚至个别地方出现农民暴动。第二,破坏了法治原则,特别在对待富农和中农的政策方面,人为地造成了“阶级斗争尖锐化”,导致社会混乱。第三,在所有制上过分追求大而公,农民的牲畜、家禽、生产工具、住宅等都被“集体化”,导致农业生产的极大破坏与长期滞后。在吸收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教材的叙述比较客观了,如,在写集体化的原因时,加上“斯大
76、林认为”几个字;“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等农业政策加上引号;指出在集体化运动中,原来的富农和不少在新经济政策中富裕起来的农民,被镇压、关入集体营或驱赶到边远地区;等等。28、斯大林模式的评价问题对于斯大林模式,高中新教材既承认它“在初期和战争期间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指出它有很多弊端,“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应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也是吸收了史学研究成果的。在史学界,有的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功大于过”,有的学者则认为“过大于功”。持“功大于过”观点的人认为,该模式的成绩是第一位的,它的最主要的
77、历史功绩在于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成功的一种模式,“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持“过大于功”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它“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具体表现在三点: 第一,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第二,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78、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第三,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这些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新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只是说它既“有其历史功绩,也有很多弊端”。诚然,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有许多历史现象难辨是非,那就不必强行论断,就让它“亦此亦彼”、“非此非彼”,不须绝对化地“非此即彼”。(三)思想文化领域部分29、关于新文化运动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主流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篡夺胜利果
79、实,在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与之进行了斗争,新文化运动就此应运而生。有些学者从更深层次的地方作了探究。如,有的书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有的书指出,新文化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总体性的理性批判”。有的文章则联系明代以来的古籍整理和反传统的思想源流来探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根源。第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献和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使人树立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其次,为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
80、环境,对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再次,创造了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有利条件。有的学者则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三大贡献:一是开始在思想文化层面寻求现代化的发展范式。二是这场运动开始形成一种健康开放的民族意识形态,不仅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使中国的现代化保持了传统文化认同的价值选择性。三是首次触及了人的现代化问题。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是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精神和成就,而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它的次要精神和成就。第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缺失。有些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激进主义、庸俗进化观、功利主义等缺失。高中新教材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
81、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及“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等功绩之后,也客观指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但是,这些片面性“并不影响新文化运动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讨论与探究活动1、你认为高中历史专题式的教学应该如何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某一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2、请说说有哪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史的兴趣,并在小组内交流。3、文化史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或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进一步阅读建议1、白寿彝
82、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版。5、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6、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中国全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8、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9、王春良:历史教学诸问题研究,岳麓书社2000年版。10、董大业主编:高中世界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