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37 ,大小:510.99KB ,
资源ID:10371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71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琵琶行并序 .ppt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琵琶行并序 .pptx

1、-1-琵琶行并序-2-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3-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诬陷其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

2、世名篇。-4-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与元稹齐名,合称“元白”。背景助读2.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

3、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5-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1.注字音-6-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2.解多义-7-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8-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3.晓古今-9-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10-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记特殊(1)省略句使快弹数曲(“使”后省略“之”,代指琵琶女)送客湓浦口(“送客”后

4、省略介词“于”)沉吟放拨插弦中(“插”后省略介词“于”,在)(2)介词短语后置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于江湖间”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后置)(3)宾语前置歌以赠之(介词“以”的宾语“歌”前置,以示强调)(4)被动句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于”,表被动)背景助读-11-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积名句(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5、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背景助读-12-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知识链接基础梳理(7)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013江苏卷)(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013安徽卷)(9)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2013四川卷)(10)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背景助读-13-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

6、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一】分析诗歌内容及思路,把握作者情感1.本诗前面的小序有何作用?提示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琵琶女身世;点明写作动机;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2.作为一首叙事诗,全诗的线索是什么?提示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然后两线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14-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3.诗中几次描写了琵琶女的演奏?简要分析。提示(1)三次。(2)第一次暗写,只写听曲,未写曲名,侧面表现(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高妙。第二次明写,是诗的主体部分,

7、琵琶女出场,弹曲又叙身世;描写浓墨重彩,突出演奏技艺。第三次明暗结合,写得简略,调子悲凄,侧面写听众“掩泣”“青衫湿”,补足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突出了主题。4.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哪些内涵?提示写出了身世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写出了相似的遭遇。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思想感情。-15-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二】赏析诗歌语言,分析艺术手法1.本文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堪称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那么诗人是如何将这无形的音乐表现得如此美妙的呢?提示用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美妙、节奏的变化,使读者能通过文字

8、领略到美妙的音乐形象。以听者的感受侧面衬托音乐效果。主客听曲的表现凸显音乐美。通过演奏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来表现。使音乐描写声情并茂,尤其是诗人从旋律节奏的抑扬快慢的变化之中“听”出了“有情”,为后面情感抒发作铺垫。有声与无声的配合。“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以无声衬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音乐的效果。用环境描写表现音乐的魅力。情、景、乐完美融合,写出了情感美、画面美、音律美。-16-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2.本诗前后贯串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提示“枫叶荻花秋瑟瑟”,勾勒出清晰如画的意境,传达出凄凉愁惨

9、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江水、月色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烘托音乐效果。“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琵琶女孤独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生活环境,渲染被贬后的孤寂悲凉。3.作者是如何塑造琵琶女这一形象的?提示写琵琶女的身世,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反衬后来的门庭冷落,独守空船;用昔日的纵情欢笑,反衬后来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反衬只有明月寒水做伴的孤寂生活和伤感情怀。-17-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1.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在诗人心底造

10、成如此猛烈的情感震荡以至不能自已?提示回答本题,应考虑文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所揭示的内容,即找出作者与琵琶女之间的相同之处。参考答案第一,音乐认同。首先要注意课文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交代。在课文第二节,诗人对乐曲的音色、音质、节奏、旋律进行了十分准确而细致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深谙音乐,而今却被迫远离音乐,诗人正处在对音乐饥渴的一种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对演奏技艺高超绝伦的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激动,而琵琶女只有得遇知音才会使出浑身本领,白居易也只有在享受高水平表演时才会如痴如醉。琵琶行并序展示了诗歌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堪称绝唱。-18-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

11、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第二,身世认同。琵琶女两次为诗人演奏中间插入了自诉身世的情节,大大改变了作品的思想重心,精彩的琵琶曲由此变成了琵琶女心情故事的伴奏,很可能也成了白居易浮沉官场的背景音乐。第三,文化认同。沦落天涯后共同的命运造成了白居易和琵琶女“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生活基础,更重要的是诗人一贯的平民情结,使他始终强烈地关心着民间疾苦。-19-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2.本诗题为琵琶行,应极写弹奏琵琶,可诗人却用大量笔墨叙写自己送别友人、琵琶女出场以及自己与琵琶女互诉遭遇等场面,这是不是有“文”不对“题”之弊?你如

12、何认识这一矛盾?提示本题是对诗歌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即诗歌中“琵琶曲”这一线索的作用。参考答案这不是“文”不对“题”,恰是构思之妙。送别之凄凉衬托了月夜琵琶曲的可贵;出场之难,衬托了琵琶女演奏的高妙,这是铺垫蓄势,欲扬先抑;写琵琶弹奏的哀怨,为下文琵琶女自叙身世渲染气氛;写互诉遭遇又反过来为描写乐曲张本,是乐曲描写的生活基础。两种描写相得益彰,又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的抒发铺垫蓄势,使此种感慨真实沉重,发人深思。本诗多种描写有机融合,看似繁杂无绪,“文”不对“题”,实则步步映衬,互相支持,突现主旨。-20-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

13、课一法-21-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怎样安排文章的线索线索主要是指贯串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那么,记叙文中的线索该如何设置呢?常见的,我们可以简要归纳为如下四种。1.以人物为眼线,连缀故事环节。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线索安排模式。如鲁迅的作品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用这种线索写出的作品往往真实感较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在故事中,线索人物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参与人,也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人,但必须是见证人,因为他是作者特意安排的

14、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22-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这是一种初学者较容易把握的线索安排模式。在这类记叙文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用事物作为线索安排事件内容应注意一点,这就是该物应与人的情感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能引起人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而非一般的物品。3.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以事件为轴心,来展露事件的全貌,这是一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如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23-琵琶

15、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答疑解惑读写延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4.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此类记叙文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串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例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展现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以情感作为动力,推进情节的发展,可以真实地表露作者思想,使文章有整体感。但为了能使作品脉络清晰,不生枝蔓,写时就要注意对情感进行合理把握,绝不能让情感肆意蔓延。-24-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的曲洋所奏的

16、琴韵。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25-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

17、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潇潇,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摘自金庸笑傲江湖)-26-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思维训练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答案提示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

18、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2.第2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四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参考答案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7-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明湖居听书刘鹗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

19、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28-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

20、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29-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

21、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30-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

22、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31-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品读提示这段文字细腻地描写了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绝伦。作者描绘的声音从一般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声,再又突然迸发,在激烈高昂处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快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济,跌宕起伏。文中不仅用看得见的景象、想象出的形象来比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来比喻声音。如写其声音到高处时,像“一线钢

23、丝抛入天际”,这里用想象出的形象来比喻,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以想象出声音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耳”不暇接。-32-

24、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 (1)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俞伯牙),一个山野樵父(钟子期),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伎,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被贬至江州的白居易遇到了琵琶女。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盛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在那个夜晚,诗人白居易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

25、一路洒青衫,沾湿了历史的脸庞,让人永远都无法抹去。运用方向理解;沟通;知音;尊重;同情;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33-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2)白居易十分同情人民,做谏官时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年,都要力争做些对百姓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时,修筑了著名的“白堤”,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时,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在做忠州刺史时,他进行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方法,增加官豪税款,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尽量节约开支,减轻百姓的支出。他亲自带头种树,绿化荒山。他主持群体集会,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说什么“贵”

26、“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对这种言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民为纪念这位爱民的好官,为他建了“白公祠”。运用方向民生;平等;与民同乐。-34-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你可知道真正的知音应该游离在物质之外,贵相知,贵知心,你可知道真正值得我们品尝的是知音心灵碰撞那一瞬间的芬芳。?请以“知音”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35-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写作示例知音难逢古人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谁能够忘记子期与伯牙合奏的那曲高山流水?又有谁忍心看到伯牙因子期之死而断琴后

27、寂寞的背影?是啊,那个世界上唯一懂得自己的知音不在了,留着把空琴又有何用呢?菊以渊明为知音,梅以狄翁为知己。须行即骑访名山,李太白的知音不过就是一壶浊酒,青山之间,倒骑青牛而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的知己是那“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郎,这种穿越了时空的伟大心灵的对话,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之中的那股巨大的失鸣声。无独有偶,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他的知己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仁人志士,时空,从来都不是知音间可造成屏障的阻碍。-36-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但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也!庄子笔下的鹏,即便有着飞向苍穹的

28、雄心壮志,但在面临蜩与学鸠的不解与嘲笑时,它注定要遵行一场自己的圆舞曲,所谓高处不胜寒,得不到知音的鹏也许可以撑得住这种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旅吧!投江而死的屈子,他的生命里也未出现能与之共鸣的知音,本以为楚王可以懂自己,不料这种坚信却抵不住几句挑拨之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等的美好又有谁来欣赏?柔弱的身躯最终化为汩罗江中的一朵水花。-37-琵琶行并序首 页新知导学读写延伸答疑解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就是宴请众人的醉翁,也会说出“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道出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而我独清”的感叹,知音啊,确实难逢。记得那晚,苏子无意入睡,寻好友张怀民,共赏那一庭如水月华,也许当苏子发现好友一如自己难寝时,心里也是有一种情感得到回应的快乐吧。知音不需出生入死才可得到印证,世人的友情也许并不需要似马克思恩格斯般伟大,但知音,一生中有一个,也就足够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