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0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6sB. 2dC. 4fD. 7p【答案】B【解析】【详解】A. s能级在每一层上都有,因此存在6s能级,故A正确;B. d能级至少在第三层及以上,故B错误;C. f能级至少在第四层能级以上,故C正确;D. p能级至少在第二层及以上,故存在7p能级,故D正确;故选B。【点睛】第一层(K层)上只有1s能级,第二电子层(L层)只有2s和2p能级,第三电子层(M层)只有3s、3p和3d能级,第四电子层(N
2、层)只有4s、4p、4d和4f能级2.以下电子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1,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A不选;B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发生电子跃迁为1s22s12p1,所以不是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B选;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C不选;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D不选;答案选B。3.下列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高低的比较错误的是()A. 1s2s3sB. 2p3p4pC. 3s3p3dD.
3、4s3d3p【答案】D【解析】【详解】在多电子原子中,从3d能级开始有“能级交错”现象,实际4s能级能量小于3d,所以D错误,故选D。4.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 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C.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25s2,它是第五周期IVB族元素D. 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1的原子和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答案】C【解析】A. 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原子需要吸
4、收能量,A错误;B.根据洪特规则 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B错误;C.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25s2,它是第五周期IVB族元素,C正确;D. 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1的原子是Cu,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的原子是K,二者不是同一种元素,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洪特规则,即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另外注意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 (
5、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5.下列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表示氧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排布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原子的能量最低,O原子能量最低排布是;故选:B。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铜C. 熔融的D. 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只有CO2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虽C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CO2自身电离,故CO2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铜是单质,所以
6、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熔融的NaOH是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D.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C【点睛】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
7、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A2(g)2B2(g)2AB2(g)的H0,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详解】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也增大,A不正确;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正确;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C不正确;D. 达到平衡后,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D不正确。故选B。8.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单位时间内
8、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2:2,也可能不是1:2: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所以X、Y、Z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正确,故选C。9.
9、下列粒子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CH3COOHB. OHC. Fe3+D. 【答案】C【解析】【详解】A醋酸电离得到氢离子,增大了氢离子浓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A错误;B增大OH-的浓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B错误;CFe3+与OH-发生反应,降低了OH-的浓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正确;D该离子为Cl-,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 CH3COOHCH3COO+H+,的水溶液因电离而呈酸性;B. 的水溶液呈中性;C. +H2ONH3 H2O
10、+H+, 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D. 的水溶液呈中性。故选C。11.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稀释B. 加稀硫酸C. 加NaOH溶液D. 加热【答案】B【解析】【详解】A.稀释能促进铜离子水解,导致铜离子转化为沉淀,故A错误;B. 加入稀硫酸,抑制铜离子的水解,可以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故B正确;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促进铜离子水解,导致铜离子转化为沉淀,故C错误;D. 加热能促进铜离子水解,导致铜离子转化为沉淀,故D错误;故选B。12.已知2C(s)+O2(g)=2CO(g)H=221.0 kJmol1 2H2(g)+O2(g) =
11、2H2O(g)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 =CO(g)+H2(g)H为()A. +262.6 kJmol-1B. 131.3 kJmol-1C. -352.3 kJmol1D. +131.3 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盖斯定律,把已知两个反应相加减,可求得制备水煤气反应的H。,得2C(s)O2(g)2H2(g)O2(g)=2CO(g)2H2O(g) H221.0kJmol1(483.6kJmol1),即2C(s)2H2O(g)=2H2(g)2CO(g) H262.6kJmol1;C(s)H2O(g)=CO(g)H2(g)的 H
12、为131.3kJmol1。故选D。1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 920 kJB. 557 kJC. 436 kJD. 188 kJ【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1 g即0.5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2 kJ/mol,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设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kJ,则
13、有x kJ/mol+496kJ/mol-2463 kJ/mol=-242 kJ/mol,解得x=436 kJ/mol,即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故答案为 C。【点睛】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共价键的数目,如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O-H键。14.一定温度下,向含有A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gCl的溶解度增大B. AgCl的溶解度增大,Ksp不变C. c(Ag+)增大D. 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水多,溶解的氯化银质量多,AgCl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
14、水中溶解AgCl的最大质量,溶解度与加入水的多少无关,AgCl的溶解度不变,A错误;BAgCl的溶解度、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AgCl的溶解度、Ksp不变,B错误;C温度不变,AgCl的溶解度不变,c(Ag+)不变,C错误;DAgCl的溶解度、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AgCl的溶解度、Ksp不变,D正确;故答案选D。15.对于溶液,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B. 水解离子方程式:CH3COO-+H2OCH3COOH+OH-C. 升高温度,水解平衡逆向移动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即转化率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0.1mol/L醋酸钠溶
15、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CH3COO-)+c(CH3COOH)=c(Na+)=0.1mol/L,故A错误;B. 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故B正确;C.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浓度增大,水解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16.常温下Ag2SO4、AgCl、AgI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Ksp(Ag2SO4)7.7105、Ksp(AgCl)1.81010、Ksp(AgI)8.31017。下列有关说法中,
16、错误的是A. 常温下,Ag2SO4、AgCl、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次减弱B. 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生成C. Ag2SO4、AgCl、AgI的溶度积常数之比等于它们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 在Ag2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有Ag2SO4沉淀析出【答案】C【解析】【详解】A项、Ag2SO4溶液中Ksp=c2(Ag2)c(SO42),求出c(Ag)=2.49105/3,AgCl溶液中c(Ag)=1.34105,AgI溶液中c(Ag)=2.89108.5,通过数值的比较,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依次减弱,故A正确;B项、AgCl、AgI类型相同,溶度积小,
17、说明此物质更难溶,通过溶度积的比较,AgI比AgCl更难溶,故B正确;C项、根据各自溶度积的表达式,Ag2SO4溶液中Ksp=c2(Ag2)c(SO42),而另外两个是Ksp=c(Ag)c(X),故C错误;D项、如果QcKsp,就会有沉淀产生,故D正确;故选C。1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s时物质B
18、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2A(气)+B(气)2C(气),若经 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v(C)=0.3molL-1s-1,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A、B;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A为1.2mol、B为0.6mol,以此分析C、D。【详解】经 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v(C)=0.3molL-1s-1,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故正确;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
19、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15molL-1s-1,故错误;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A为1.2mol,所以A的转化率为100%=30%,故错误;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B为0.6mol,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故正确;正确,故选B。18.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B. 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C. 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D. 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
20、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答案】D【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则0.1molL-1氨水,溶液的pH13,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氢氧根离子增多个数小于溶液体积增大倍数,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氢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H+)=c(CH3COO-)+c(OH-),故C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c(OH-)
21、c(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盐类水解较微弱,所以c(CH3COO-)c(O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OH-)c(H+),故D正确;故选D。19.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001 mol/L的NaOH溶液pH9B. 0.1 mol/L的H2SO4溶液pH1C. 0.005 mol/L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为6,溶液显酸性D. 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
22、溶液50 mL【答案】A【解析】【详解】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所以该温度下的中性溶液中pH=6,A0.001 mol/L的NaOH溶液中,c(H+)=10-9mol/L,所以pH=9,A正确;B0.1 mol/L的H2SO4溶液中,c(H+)=210-1mol/L, pH1-g2,B错误;C0.005 molL-1硫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时,n(H+)=n(OH-),所以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为6,故C错误;DpH=3的硫酸中,c(H+)=10-3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中和pH=3
23、的硫酸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0.5mL,D错误;答案选A。二、填空题(共55分)20.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A、B、C、D、E、F、G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 ;E元素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1)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B(填“”或“”),A、B、C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2)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24、_。(3)C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_;E3的离子符号为_。(4)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5)G元素可能的性质_。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B其电负性大于磷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 (1). (2). NOF (3). 3S2 (4). (5). Fe3+ (6). ds (7). 【Ar】3d104s1 (8). A【解析】【分析】由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可知n=2,则A为N元素;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C为F元素;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B为O元素;由D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可知核外电子总数为12,则D
25、为Mg元素;由E元素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可知原子序数为26,则E为Fe元素;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F为Cu元素,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为As元素。【详解】(1)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降低,N原子最外层为半充满状态,性质稳定,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OF,故答案为:;NOF;(2)D为Mg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排布式为3s2,故答案为:3s2;(3)C为F元素,原子序数为9,
26、电子排布图为;E为Fe元素,则E3+的离子符号为Fe3+,故答案为:;Fe3+;(4)F为Cu元素,位于周期表ds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故答案为:ds;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5)A.G为As元素,与Si位于周期表对角线位置,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小,电负性依次减小,则As的电负性比P小,故错误;C.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磷酸为中强酸,则A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27、弱酸,故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由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确定n=2,判断A为N元素,由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确定C为F元素,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确定B为O元素是解答关键。21.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很重视。(1)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4CO(g)+2NO2(g) 4CO2(g)+N2(g)。恒温恒容条件下,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代号。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2V逆(NO2)=V正(N2)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2)用活性炭还原法
28、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T1时,该反应在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根据上表数据判断,由30min到4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任写一种。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此时NO的转化率_填“升高”或“降低”,H_填“”或“”。(3)以与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已知:2NH3(g)+CO2(g)=NH2CO2NH4(s)
29、H=-159.5kJ/molNH2CO2NH4(s)=CO(NH2)2(s)+H2O(g) H=+116.5kJ/mol,H2O(l)=H2O(g)H=+44.0kJ/mol,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A、B (2). 0.015molL-1min-1 (3). 0.56(或) (4). 通入一定量NO或适当缩小容器体积或者充入一定量1:1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5). 降低 (6). (7). H=-87kJmol-1【解析】【分析】(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2)由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
30、数公式计算可得;由表数据可知40min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与30min中相同,由此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由题给数据可知NO的转化率为100%=60%,由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计算NO的转化率,判断平衡移动方向;(3)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详解】(1)A. 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C.2V逆(NO2)=V正(N2)说明正逆反
31、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都是气体的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的体积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AB正确,故答案为:AB;(2)由表中数据可知020min內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0.30mol/L,则v(CO2)= =0.015molL-1min-1;20min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N2)=0.3mol/L、c(CO2)=0.3mol/L、c(NO)=0.4mol/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32、K=0.56,故答案为:0.015molL-1min-1;0.56(或);由表数据可知40min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通入一定量NO或适当缩小容器体积或者充入一定量1:1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通入一定量NO或适当缩小容器体积或者充入一定量1:1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由题给数据可知NO的转化率为100%=60%,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设此时NO的转化率为2x,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由容器中NO、N
33、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可得(1.02x):x=5:3,解得2x=60%;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降低;(3)由盖斯定律可知,+可得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H=H1+H2H3=(-159.5kJ/mol)+(+116.5kJ/mol)(+44.0kJ/mol)=-87.0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故答案为:2NH3(g)+CO2(g)=CO(NH
34、2)2(s)+H2O(l)H=-87.0kJ/mol。22.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温度25水的离子积a试回答以下问题(1)若,则a_110-14填“”或“=”)。(2)250C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_。(3)在温度下测得某溶液,该溶液显_填“酸”、“碱”或“中”性将此温度下NaOH溶液aL与的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则a:b_。(4)某同学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0.1 molL1的HCl溶液和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
35、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_(填“图1”或“图2”)曲线。a_。(5)某同学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_作指示剂,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答案】 (1). (2). 1000:1 (3). 碱性 (4). 9:11 (5). 图2 (6). 20.00mL (7). 酚酞或甲基橙 (8). 偏高【解析】【分析】(1)由于水的电离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2)25时,
36、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则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110-3mol/L,如果稀释10倍,则钠离子浓度是110-4mol/L,但硫酸钠溶液是显中性,溶液中c(OH-)是110-7mol/L;(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t2温度下,溶液pH6时,溶液显中性,若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所得混合液pH2,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4)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当酸碱恰好反应时,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pH=7;(5)0.1 molL1的NaOH溶液
37、分别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标准溶液浓度会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详解】(1)由于水的电离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所以若25t1t2,故答案为:;(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则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110-3mol/L,如果稀释10倍,则钠离子浓度是110-4mol/L,硫酸钠溶液是显中性的,则c(Na+):c(OH-)=10-4:10-7=1000:1,故答案为:1000:1;(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t2温度下,溶液pH6时,
38、溶液显中性,在t2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碱性;若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所得混合液pH2,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则=0.01,解得ab911,故答案为:碱性;9:11;(4)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2,故答案为:图2;当酸碱恰好反应时,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pH=7,由图可知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 molL1的HCl溶液时,a点溶液pH=7,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
39、0 mL,即a=20.00 mL,故答案为:20.00 mL;(5)0.1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选用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标准溶液浓度会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为:酚酞或甲基橙;偏高。【点睛】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是分析判断的关键。23.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
40、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合物Zn(OH)2Fe(OH)2Fe(OH)3Ksp近似值101710171039(1)Fe(OH)3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表达式是什么?_。(2)Fe(OH)3能否溶于稀硫酸?_。试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释。_。(3)常温下,若使FeCl3溶液中的Fe3沉淀完全,需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的pH为多少?(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_。(4)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Zn2、Fe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产生的沉淀是什么?_。(5)若在Zn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2,应如何除去?_。【答案】 (1). K
41、spFe(OH)3c(Fe3)c3(OH) (2). 能 (3). 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中加入稀H2SO4时,H与OH发生中和反应,上述平衡右移,故Fe(OH)3可溶于稀硫酸 (4). KspFe(OH)3c(Fe3)c3(OH)1105c3(OH)11039,c(OH)10-11.3 ,则溶液pH2.7 (5). Fe(OH)3 (6). 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H2O2溶液,再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调节ZnCl2溶液的pH【解析】【分析】(1)Fe(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
42、aq),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c(Fe3)c3(OH);(2)Fe(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向Fe(OH)3中加入稀H2SO4,H与OH发生中和反应,OH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Fe(OH)3溶解;(3)当FeCl3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时,溶液中Fe3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则由KspFe(OH)3c(Fe3)c3(OH)可得c(OH);(4)Zn(OH)2饱和溶液中c(OH)2,Fe(OH)3饱和溶液中c(OH)2,由饱和溶液中c(OH)大小可知,Fe(OH)3的溶解度小于Zn(OH)2;(5)由Zn(O
43、H)2和Fe(OH)2溶度积可知Zn(OH)2的溶解度和Fe(OH)2相等,则除去Zn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2应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与Fe3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Fe3水解,使Fe3水解转化为沉淀达到除杂的目的。【详解】(1)Fe(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c(Fe3)c3(OH),故答案为:c(Fe3)c3(OH);(2)Fe(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向Fe(
44、OH)3中加入稀H2SO4,H与OH发生中和反应,OH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Fe(OH)3溶解,故答案为:能;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中加入稀H2SO4时,H与OH发生中和反应,上述平衡右移,故Fe(OH)3可溶于稀硫酸;(3)当FeCl3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时,溶液中Fe3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则由KspFe(OH)3c(Fe3)c3(OH)可得,c(OH)10-11.3 ,则溶液pH2.7,故答案为:KspFe(OH)3c(Fe3)c3(OH)1105c3(OH)11039,c(OH)10-11.3 ,则溶液pH2.7;(4
45、)Zn(OH)2饱和溶液中c(OH)2,Fe(OH)3饱和溶液中c(OH)2,由饱和溶液中c(OH)大小可知,Fe(OH)3的溶解度小于Zn(OH)2,则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Zn2、Fe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产生的沉淀是Fe(OH)3,故答案为:Fe(OH)3;(5)由Zn(OH)2和Fe(OH)2溶度积可知Zn(OH)2的溶解度和Fe(OH)2相等,则除去Zn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2应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与Fe3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Fe3水解,使Fe3水解转化为沉淀达到除杂的目的,故答案为: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H2O2溶液,再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调节ZnCl2溶液的pH。【点睛】由Zn(OH)2和Fe(OH)2溶度积可知Zn(OH)2的溶解度和Fe(OH)2相等,则除去Zn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2应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ZnO或Zn(OH)2或ZnCO3与Fe3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Fe3水解,使Fe3水解转化为沉淀达到除杂的目的是解答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