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165.37KB ,
资源ID:103688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68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学分类基础上的民办高校定位问题研究.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学分类基础上的民办高校定位问题研究.pdf

1、科学分类基础上的民办高校定位问题研究收稿日期:20060420作者简介:付晓燕(1982),女,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4 级硕士研究生。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普通高校的分类与定位,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在定位上的问题,提出“在分类基础上的民办高校定位”法,并对我国民办高校进行了具体分类与定位分析。关键词:分类;定位;民办高校的定位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6)06004705高等学校的类型、层次和功能分类,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的一个重点。各类高校的科学划分是高校恰当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

2、众化的主要力量民办高校的定位问题不容忽视。一、问题的提出针对当前高校定位出现的偏差,有学者总结定位混乱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升格”,高职院校定位陷入“特色保持”与“升格转制”的两难境地;二是普通高校追求“高、大、全”,大学定位模式逐渐单一化。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阵地的民办高校的定位问题就更加突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混乱,一些民办高校鱼目混珠,不规范竞争,缺乏必要的行业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升格”,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全”,甚至把“转为国家所有”作为最终追求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自身的认识不清,也就是缺乏战略上的定位思考。这些

3、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还有专业设置上的“趋同化、重复性”、重专业技能轻人文倾向;人才培养上的短视性;发展规模的“过分形象化”现在高校的分类与定位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民办高校定位的研究、特别是分类基础上的定位研究较少。同属于高等教育管理范围,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分类上存在共性的东西,借鉴和参考公办(公立)高校的分类方法就成为必要。在民办高校的定位研究中就要借鉴普通高校“在分类的基础上的合理定位”法。此外有必要指出,本文“民办高校的定位”的涵义是从“大定位观”的视角来界定的,不仅仅是各个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民办高校定位包括三个

4、大的方面:1从政府角度而言,是宏观意义上的分类与定位,包括国家对民办高校这一高校类型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认知、有关政策的价值取向以及发展规划等等;2各个民办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据国家有关民办高校的政策以及价值认知,确定自己的战略规划、学校属性目标、办学层次目标、发展规模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向是微观层面的;3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共性定位,包括各个民办高校需要共同遵循的共性定位原则依据等。二、对公办(公立)高校的分类方法的借鉴比较全面的高校分类法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CFAT)2000 年版的分类标准与方法;广

5、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提出的大学分类法;潘懋元和吴玫在“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一文中分析中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发展方向的建议;还有陈厚丰教授在对比国内外高校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基本构想。(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其中又分为5A(理论型)和 5B(实用技术型)两类;5A 又分为 5A1(为研究做准备,年限长,一般四年以上,并可获得第二学位,“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和 5A2(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学习年限短

6、,一般为 23 年,学习内容面向实际,“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两类。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博士研究生阶段。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这一分类方法相对来讲具有明确、具体、普遍性的特点。(二)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CFAT)2000 年版的分类标准与方法把高等学校首先分为“高等院校”和“专门院校”两大类。高等院校根据所授学位层次,分为 6 大类。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根据高等院校的任务来划分高等院校类型的方法,促进了美国高等院校的多样化,也对其高校评估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分类方法过分强调学位层次的高低,对社

7、会大众的认识会起到误导作用。(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以学科比例和科研规模两方面为分类依据并提出标准。按照学科特点,把高等学校分为十三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民间组织提出的大学分类法。这一分类方法虽然客观上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在社会各界影响很大,但是,这种分类的依据过于简单,忽视了高等学校“三大社会职能”的要求;而且分类过细、过多,操作性不强;再次,覆盖面过窄、不全面,只是对全国公办普通高校中本科层次的学校进行了分类,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和民办高校大部分却是专科层次,是“应用型”的定位。而课题组在大学分类的“型”上缺少“应用型”正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重学轻术”

8、倾向的反映,也正是这种不良倾向和认知,才造成了今天各类高校“盲目追求升格、定位不明”现象的出现,这也是我们研究高校,特别是在摸索前进中我国民办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四)潘懋元和吴玫教授在“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一文中把我国的高校分为三大类:作为精英教育的学术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主力军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和在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大量的专业性高等教育机构,即工农医师等本科与硕士层次的“中间类型的高校”,包括非重点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和某些条件较好的“专升本”的院校。(五)陈厚丰教授分别从类型和层次上对我国高校进行了划分。依据办学经费来源(把我国高校分为公立高

9、校和民办高校)、办学导向(把民办高校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民办高校两类)、高校三大社会职能(把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类)和学科(专业)覆盖面(将我国高校分为综合类、多科类和单科类三类)做了三次划分,最后把高校分为 12 类;依据招生和服务面向把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三个层次。概括起来,从理论上把高等学校分成了 108 种类型和层次。潘懋元和吴玫教授以及陈厚丰教授的分类法实际上是在对前三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实际,进行了更具体的划分。二者相比,陈厚丰教授的分类法更细,依据更全面,是国内高校分类法中惟一把民办高校作为一类来划分的

10、。以上分类对我们研究民办高校的分类与定位是有借鉴意义的,原因在于:1“中间类型”高校包括一些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虽然当前许多学者以及民办高校一线的办学者都倾向于把民办高校发展定位于“高职高专”,但我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它将有更大的发展,正如民办高等教育专家、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认为,民办高校现阶段发展的重点应该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即创新型“银领”人才;但“普遍选择并不排斥一部分学校的高层次目标定位”,“从长远看,有的民办高校可能办成高水平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而且是民办高校中的少数。2当前对于大部分民办高校而言,“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是其最佳选择,这可以借

11、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法。3我国民办高校只有不到三十年的历史,地方性的多,而全国性的少,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加大,民办高校凭借其优势“走出地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仅只是空想,而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所以,依据陈厚丰教授的分类,各个民办高校依据自身条件,制定长远规划、合理定位,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三、对我国民办高校在分类基础上的定位分析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虽然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论证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而且民办高校在实际的运作中也难免营利;高校的定位也不能离开政府的教育政策。鉴于此,这里的分类就不把民办高校做营利与非营

12、利之分,这也是为便于对各类民办高校的定位研究。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分。(一)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分类及定位当前许多学者对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划分,或是以投资主体、运作模式为依据,将民办高校分为:国有民办、纯民办和转制高校;或是单纯的以普通高校的分类为参照,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民办高校,这也是比较乐观的看法;还有的从民办高校的现状出发,认为我国民办高校只能走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我认为以上分法都是不全面的。第一种忽视了学校类型和层次,而这正是当前民办高校定位不明的原因所在,也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教育市场的形成;第二种则忽视了民办高校的现状的“理想化”思考,缺

13、乏可行性;第三种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校发展定位观,认为“民办高校是补充”,对此已有许多专家提出了质疑,如:民办高等教育专家黄藤就在其文章中指出“从民办高校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看,也不可能办成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理论上分析,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最有条件办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高等教育”。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定位观出发,综合考虑现存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可以分为:民办普通大学、民办专业学院和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区分大学与学院。“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必须同时具备教学、科研、服务三大社会功能,尽管今天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顾及所有;大学是综合性的、包罗万象的,而学院只要

14、求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但两者只是发展模式的不同,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 1861 年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它们坚持不把学院改为大学,这种理念的坚持与特色的保持,使得它在竞争激烈的高校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民办普通大学。(1)战略规划:需要指出,此类民办高校不易再进行“专科”层次的教育,是因为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学历层次的普遍提高,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中的“学历主义”短时间内不会消失。随着这类民办大学的发展壮大,将逐渐建立与公办普通高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学校属性目标:属于综合类、多科类普通大学。(3)办学层次目标:从层次上可分为学术

15、研究型、普通本科两个层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民教育观念的更新,民办普通大学将通过竞争,在学术研究型、普通本科两个层次上形成合理比例。(4)发展规模目标:走规模发展道路是普通大学的发展之路,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不总是成正比,要遵循教育规律。(5)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培养较高层次的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培养较高层次的专业学术研究人才,进入专业理论研究领域或者继续深造。(6)专业设置方向:符合国家颁布的高校本科教育基本标准,专业涉及文、经、法、工、农、医等传统专业领域。(7)学校功能定位:遵循现代社会对大学功能的要求,要具备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功能。与其

16、他类型的民办高校相比,更注重教学和科研两大功能,在本科层次与学术研究型上又各有侧重,前者重教学,后者重科研。与同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相比,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民办普通大学的优势所在。(8)当然,只有极少数的民办高校可以走上这条光明大道,如起步早、发展较好的已被批准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民办高校、转制学校、高投入的教育集团。2民办专业学院。生源的短缺使它们把就业率看成生命线,所以生源要广泛,可接收各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的学生;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提高效益是良性循环的关键,要在行政管理上“精打细算”,提高效率。当然,要实现民办专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要“保持特色、形成品牌”。(1)战略规划

17、:专业性强是这类民办高校的特色,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主流。原因在于,这类民办高校投入相对较少,专业设置更灵活、更贴近市场,民办高等教育初步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这类民办高校将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这类高校也要把寻找合作伙伴、找资金作为规划的重点。(2)学校属性目标:单科类专门学院。(3)办学层次目标:在办学层次上是专科,随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整体层次的提升,有可能升为本科层次。(4)发展规模目标:这类高校属于民办高校中的“小巧型”,正是这种小规模才是灵活的关键;而且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如投入不足、生源的特殊性等,短期内不可能走规模发展之路,只有“安于现状”,逐步积累才能在竞争中生存。(5)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给学生提供生存的一技之长为本,同时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这也是根据此类学校学生特点而定的。(6)专业设置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正确对待“冷门”与“热门”专业,形成一种认识:今天的“冷门”有可能是明天的“热门”,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