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621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辽宁二模)热融湖塘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因温度升高导致地表土层沉陷,融水汇聚于洼地形成的湖泊。青藏高原是我国热融湖塘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湖塘周边的原生植被多为高寒草甸。热融湖塘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据此完成第12题。1.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塘的面积趋于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冰川融化B.退耕还牧C.地面沉降D.冻土消融2.随着青藏高原热融湖塘面积的扩大,湖塘周边的高寒草甸()A

2、.向荒漠转变B.向耕地转变C.向灌丛转变D.未发生转变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昆虫物种之一,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蚂蚁喜热,在1540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生长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冬眠。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指标。据此完成第34题。位置植被类型海拔/米物种数目/个个体总数/个密度(个/米2)北段寒温性竹林+灌丛3200000.0寒温性竹林3000000.0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5006479.4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000121170234.2季风常绿阔叶林1650

3、81479295.8南段竹林小乔木混交林24506796159.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000520541.0季风常绿阔叶林1500244857971.43.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光照4.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平缓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2021广西摸底)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

4、浓度变化。据此完成第56题。5.下列关于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B.随土层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增大C.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南坡D.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低于南坡6.同一土层深度,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比南坡大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条件好,植被茂盛B.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率高C.蒸发强,植被少D.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积累多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据此完成第79题。山顶和悬

5、崖植被类型示意河谷坡麓植被类型示意7.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降水C.热量D.坡度8.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9.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毫米),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

6、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第1012题。10.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A.2 0002 600米的南坡B.2 2002 600米的北坡C.2 6003 000米的北坡D.2 6003 000米的南坡11.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坡度C.海拔D.坡向12.该山峰3 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有()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影响弱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A.B.C.D.二、综合题(共52分)13.(2021山东实验中学三模)(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

7、00余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分布图。(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说明山地西侧地形区植树造林对图示地区的生态效益。14.(2020山东青岛初考)(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常形成致密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图为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

8、温、降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及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1)分析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上变化的主导因素。(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的原因。(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答案:12.1.D2.A第1题,热融湖塘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因温度升高导致地表土层沉陷,融水汇聚于洼地形成的湖泊。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地表土层沉陷形成洼地,融水在低洼处汇集导致地表积水增多,形成湖塘。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的发展,冻土融化后水分下渗流失,蒸发加剧,地表土壤干燥化,导致高寒草甸向荒漠转变。34.3.B4.A第3题,根据

9、材料可知,蚂蚁属于喜热昆虫,最佳生存温度为2535,高黎贡山南段纬度较低,热量优于北段,因此热量是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第4题,由材料“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可判断高黎贡山南段山顶地形可能较平缓,植被为竹林和小乔木的混交林,为蚂蚁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故A项正确。56.5.A6.B第5题,读图可知,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A项正确;随土层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减小,B项错误。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比南坡大,浓度大于南坡,C、D两项错误。第6题,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蒸发少,土壤

10、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率高,产生的有机质多,且北坡气温低,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B项正确。79.7.A8.C9.B第7题,图中显示,山顶土壤厚度较小,土层薄,保水性差,在土壤较厚的中部发育了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两侧发育了硬叶小乔木和灌木,同一山顶小区域内,降水、热量、坡度差异不大,因此土壤是最主要的因素,A项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块围合,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称为“热岛+湿岛效应”,C项正确。第9题,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顶平、崖陡、坡缓”,山体的崩塌和侵蚀形成

11、的堆积物,最易堆积在坡麓地带,使土层变厚、变广,进一步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扩大,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可能会波动变化,但崩塌及侵蚀可能会使得山顶更加干旱,顶部生态受破坏,整体区域植被类型不变也可能会减少,B项正确。1012.10.C11.D12.B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而森林植被主要生长在降水量大于600毫米的地区。因此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淋溶灰褐土所在海拔范围,也就是26003000米的北坡地区,C项正确。第11题,从图示可知,该山两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相差不大,而南坡和北坡土壤垂直带谱差异明显,应该是坡向的热量和降水条件差异明显导致的,D项正确。第12题,该

12、山3000米以上自然带谱差异小,一方面是由于3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高,空气稀薄,其坡面面积小,植被多样性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南北两坡距离较近,水热交换作用强,生物差异小。人类活动对带谱差异影响小;两坡都光照充足,所以不是两坡带谱差异小的原因。13.答案(1)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是华北平原河流的源地。(2)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风沙危害。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3、作用。太行山对东侧地形区的影响,可以从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文等的影响角度考虑。第(2)题,山地西侧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可以从森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治生态环境问题及减少气象灾害等角度考虑。14.答案(1)在海拔4 9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但降水量逐渐增多,垫状植物的覆盖度也明显增大;在海拔4 900米以上,随海拔升高,降水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受温度逐渐降低的影响,垫状点地梅的覆盖度则逐渐降低。由此来看,垫状点地梅的分布同时受水热因子的控制。因此,在海拔4 900米以下,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在海拔4 900米以上,

14、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热量。(2)垫状点地梅生存的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解析第(1)题,推测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上变化的主导因素,需要分析降水和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对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影响,充分挖掘图示信息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要根据第(1)题的结论和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分析植被对岩石、土壤、生态、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