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检测(B)(高考体验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3高考北京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解析:“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说明绘画艺术的发展一要继承,二要创新,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特性,B项强调文化的发展要有包容性,D项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均与题意无关。答案:C2.
2、(2015高考福建卷,29)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字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字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解析:汉字书写变化过程充分表明汉字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故错误,当选;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因此笼统地说“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不科学,排除。答案:D3.(2015高考山东卷,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
3、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解析:数字化产品作为文化传播手段为读者带来了方便,有助于文化的传承,D项当选;经济、政治决定文化,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无关。答案:D4.(2015高考福建卷,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
4、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解析:题眼信息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故B项当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史书典籍、汉字,A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并未说明“一体”,同时文化也不可能融为一体,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故D项排除。答案:B5.(2012高考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
5、征A.B.C.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正确。答案:D6.(2012高考天津卷,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特点,C项符
6、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两岸文化的差异,A、B、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答案:C7.(2012高考海南卷,17)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C.D.解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
7、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表述不正确。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项。答案:A8.(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B.C.D.解析:在澳门,存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8、等多种宗教文化,说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正确;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但不是文化性质的决定因素,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答案:B9.(2012高考北京卷,2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解析:本题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A项错误,材料的做法是为了更好
9、地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提到西方饮食文化的传播;C项强调通过材料中的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正确;D项本身错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答案:C10.(2011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
10、聚力量解析:“双百”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A项符合题意。B项中的“核心价值博大精深”表述不准确。C项中的“指引方向”说法不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1.(2015高考安徽卷,7)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解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
11、现了自强不息,A项符合题意;B项古语的涵义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精神内涵,故不选;C项古语的涵义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没有体现勤劳勇敢,故不选;D项古语指向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体现团结统一,故不符合题意。答案:A12.(2009高考广东卷,12)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A.善良朴实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解析:“百折而不挠”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C项符合题意。答案:C赵一曼烈士家书13.导学号25630034(2015高考北京卷,2
12、7)“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B.C.D.解析:家书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排除;英雄家书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能够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当选;英雄家书同时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符合题意;英雄家书根源于社会实践,排除。答
13、案:C14.(2009高考广东卷,3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可见雷锋精神()仍有现实意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是爱国主义的主题A.B.C.D.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错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错误。答案:B15.(2012高考江苏卷,22)感动中国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先进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解析
14、: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材料强调感动中国的100多位先进人物和群体,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故C项正确;A、B两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15高考江苏卷,37(1)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
15、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zh),“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
16、“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10分)答案: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3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3分)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4分)17.2013高考北京卷,41(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
17、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10分)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2分)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分)18.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
18、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
19、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4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3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分)19.(2015高考北京卷,39)“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里是北京。”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亲近文化遗产,探访名人故居,走入创新基地我们会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
20、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10分)答案:所选地点与主题相符,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情景理交融。(4分)知识角度: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等。(6分)等级等级描述第一等级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准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情景理交融第二等级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个人文化体验,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但不够具体充分第三等级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