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小测1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2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所有树的树干颜色都变成灰白色。生活在这片森林中的某种蛾晚上活动,白天在树干上休息。不同颜色的蛾类的增长率最可能的结果是下图中的()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A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 B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C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 D产生了生殖隔离4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
2、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之一综合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以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 D迁移6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7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8下列与生物进化相
3、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连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
4、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连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解析:基因库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答案:C5.解析:基因突变本身具有不定向性,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它们仅仅是进化的原材料,它们都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则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C6.解析:由于生殖季节不同,即开花期不同而引起的生殖隔离。答案:C7.解析: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出现生殖
5、隔离,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B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故C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更多产生后代的机会,故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综合上述可见,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的。答案:D8.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群之间只有存在生殖隔离才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答案:D9.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连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1)突变自然选择 (2)种群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连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 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