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海之大乐 (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水时至时:常常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看不起、轻视C.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解析】选A。A项,时:按时。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解析】选D。A项,听说,知识、见闻;B项,同“墟”,处所,所居之地,空虚;C项,不多,轻视;D项,都是“穷尽”的意思。3.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睹子之难穷非至于子之门大方之家A./B./C./D.
2、/【解析】选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结构助词“的”。4.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C.若属皆且为所虏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解析】选B。A、C、D三项都是被动句,与例句句式一样。5.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流之大。B.河伯起先“欣然自喜”,为的是与后文河伯“望洋而叹”进行对比,并且突出后者。C.庄子引用野语,用来表现河伯深深的自责之情。D.庄子告诉人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而事物是不能认识清楚的。否则,将被修养很高的人耻笑。
3、【解析】选D。“因而事物耻笑”解说不当。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5分)译文: (2)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无数的河流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变满;尾闾向外排泄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减少。(2)再说智慧不知晓是和非的界线,却还想去察悉庄子的言论,这就好比叫蚊子背山、叫商蚷快速渡过黄河一样,它们是一定不能担当这些任务的。7.下面这首题为“典故杂吟”的七言律诗巧藏20个成语典故。请根据示例从其
4、他三联中任选一联写出四个缩用的成语典故。(6分)典 故 杂 吟沧桑世事见天壤,唇齿衔环今古情。缘木守株贻笑柄,枕戈尝胆赞英名。七擒三顾效汗马,八斗五车能点睛。投笔击楫钦裹革,移山填海尚鹏程。示例:(颈联)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汗马功劳(汗马之劳),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画龙点睛。答:参考答案:首联:沧海桑田,天壤之别(天渊之别),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结草衔环。颔联: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枕戈待旦,卧薪尝胆。尾联:投笔从戎,中流击楫,马革裹尸,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鹏程万里。(任选一联即可)8.观察下面图片,整合图片信息,紧扣“赢”字的构件和含义,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6分)答:参考
5、答案:“赢”字由“亡”“口”“月”“贝”“凡”构成。“亡”表示危机意识,“口”表示沟通能力,“月”表示时间概念,“贝”表示取财有道,“凡”表示平常心态。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平常心态、时间观念加上取财有道,是成为真正赢家的必备要素。二、拓展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触蛮之战,蜗角之争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
6、也。”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
7、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注】魏莹:魏惠王,名莹;田侯牟:旧说齐威王。犀首:武官名。胥靡:筑城者。管:管状乐器。嗃(xio):指宏亮的管乐声。吷(xu):如口吹物发出的小声音。这句话的意思是:吹竹管,尚有嘹亮的响声;吹剑环孔,只会有丝丝的声音罢了。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3分)()A.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B.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
8、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C.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D.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解析】选A。断句时注意“曰”“也”“而”等标志性词语,另外,“为君”的“为”的意思也是此句断句的标志之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乘”,指四匹马拉的车。“万乘之君”指大国的国君。B.“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十
9、仞”合七八丈长。C.古代“十岁”为“一旬”,如:年过六旬,八旬老者。“旬有五日”应指十年零五天。D.“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清朝之后常指在职的官员;或对父母长辈的称呼;也可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解析】选C。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旬有五日”中“有”为通假字,通“又”,意思是“十五天”。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本文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您还是求助
10、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解析】选B。理解错误,华子表面上是主张“无为”的,但他无法把道理说清楚。只有戴晋人的主张最合乎“无为之道”。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5分)译文:(2)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5分)译文:【解析】翻译的重点是:“坏”,动词,毁坏;“所苦”,受苦
11、的事;“惝然”,神情恍惚;“亡”,丢失。另外还要注意整个语句的流畅,补写出中间的省略成分,判断句式翻译时要加上“是”。参考答案:(1)建筑七八丈高的城墙,城墙已经七八丈高了,接着又把它毁掉,这是让筑城者感到痛苦的事。(2)魏王回答说:“没有区别。”戴晋人离开后,魏王心中恍惚,若有所失。13.惠子如何看待戴晋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参考答案:惠子赞扬戴晋人,认为他比尧舜还要伟大,尧舜的名声在他的面前就像微弱的丝竹声一样。【拓展练习】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莹与田侯牟约约:结盟B.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攻打C.王与蛮氏有辩乎辩:辩论,争辩D.道尧舜于戴晋人
12、之前道:称赞【解析】选C。辩,通“辨”,分别,区别。附【译文】魏惠王与齐威王订立盟约,而齐威王违背了盟约。魏惠王大怒,打算派人刺杀齐威王。将军公孙衍知道后耻笑说:“您是大国的国君,却用普通百姓的手段去报仇。我愿统率二十万部队,替您攻打齐国,俘获齐国的百姓,牵走他们的牛马,使齐国的国君心急如焚热毒发于心背,然后我就攻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大将田忌望风逃跑,于是我再鞭打他的背,折断他的脊骨。”季子知道后又耻笑公孙衍的做法,说:“建筑七八丈高的城墙,城墙已经七八丈高了,接着又把它毁掉,这是让筑城者感到痛苦的事。如今战争不起已经七年了,这是你王业的基础。公孙衍实在是挑起祸乱的人,不可听从他的主张。”华子
13、知道以后又鄙夷公孙衍和季子的做法说:“极力主张讨伐齐国的人,是拨弄祸乱的人;极力劝说不要讨伐齐国的人,也是拨弄祸乱的人;评说讨伐齐国还是不讨伐齐国为拨弄祸乱之人的人,他本身就是拨弄祸乱的人。”魏王说:“既然如此,那将怎么办呢?”华子说:“您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惠子知道了引见戴晋人。戴晋人对魏王说:“有叫蜗牛的小动物,国君知道吗?”魏王说:“知道。”戴晋人说:“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角,名字叫蛮氏,当时他们相互为争夺地盘而战争,倒伏在地的尸首有数万,追逐败兵十五天而后返回。”魏王说:“咦,那都是虚妄的言论吧?”戴晋人说:“让我为您证实这些话。您认
14、为四方与上下有尽头吗?”魏王说:“没有止境。”戴晋人说:“知道使自己的思想在无穷的境域里遨游,却又返身于人迹所至的狭小的生活范围,(这狭小的生活范围处在无穷的境域里)恐怕就像是若存若失一样吧?”魏王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至的狭小范围内有一个魏国,在魏国中有一个大梁城,在大梁城里有您魏王,大王与那蛮氏相比,有区别吗?”魏王回答说:“没有区别。”戴晋人离开后,魏王心中恍惚,若有所失。戴晋人离开后,惠子见魏惠王,魏王说:“戴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圣人不足以和他相提并论。”惠子说:“吹竹管,尚有嘹亮的响声;吹剑环孔,只会有丝丝的声音罢了。尧与舜,都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在戴晋人面前称赞
15、尧与舜,就好比那微弱的丝丝之声罢了。”三、经典研读(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材料二: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15.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3分)答:参考答案: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16.孔子和庄子的这两
16、种不同的快乐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4分)答:参考答案:(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附【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胳膊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材料二: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