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体构成主题训练的实践性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 要】本文从立体构成教学实践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侧重于空间、造型的主题训练,并在教学中检验。【关键词】立体构成 主题训练 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160-04立体构成课程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研究空间立体造型规律,创造立体和空间形态,为现代设计服务。其主旨是在三维空间中,利用各种素材的特性,按照情感和形式美法则等原则组合成实际占据三维的空间形体。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掌握三维空间的造型
2、要素、表现形式,提高对形式美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塑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一、目前立体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立体构成源自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一起,成为包豪斯设计学院首创的“构成基础课程”,风靡全球。1956 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标志着国内设计学科的建立,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中都少不了立体构成。我校建筑工程系的建筑装饰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会展设计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立体构成课程,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室内设计原理、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发出疑问:学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体现出专业基础的能力?
3、与哪些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寻求突破点,苦思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创新改革。总结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课程导入,使学生一直误以为这是一门手工课,不知道学好立体构成对专业有什么作用;教学模式单一,照搬传统的教案;教学目标泛泛而谈,教师很少动手示范;学生基础弱,完全没有美术功底,对于美的东西似懂非懂,讲不清,理不清,作品相互抄袭严重,缺少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教育即“引出”,该词源于拉丁文 educate,本義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是一种发现、挖掘、引导、固化和发展人的素质的活动。近
4、年来,笔者和教学团队在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有组织地运用教学辅助设备和教材,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及重点、难点,有序指导学生,侧重空间、造型的“主题训练”,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体现专业能力,达到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相衔接的目的。改革后的课程与传统授课相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主题训练”的实施方案教育部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提出把“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期间突破固有教学模式,适应专业特色和开拓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
5、课程教学改革和探讨。立体构成课程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运用造型原理、方法、形式美法则,在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专业设计实践中开展专业设计,它不是手工课,不是做模型。学院与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 2012 年共建校企合作订单班,根据行业标准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提出立体构成应立足于专业特色、工作领域和岗位典型职业技能,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用课程标准来规范、指导、评价课程,做到立体构成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相对接。在校企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整个教学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为建筑装饰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会展设计专业量身定制的主题训练,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行
6、业文化、产业文化,让学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让企业精神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主题训练一:“纸的构成”室内设计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所处的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运用物质技术条件和艺术手段,创造经济、适用、美观、绿色的人居生活环境。其设计具体表现在空间规划、空内界面装修、室内陈设三个方面。立体构成传统的教学是从“2.5 维”开始,在平面上运用折、切、卷、捏的手法,做出微立体,再延展到柱体和球体的表面上,在棱边、柱边、柱头、柱础、体面上增加一个深度的空间。教学需要 8-16 个学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抄袭现象普遍。改革后的课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其中,在情景之中需要通过某知
7、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去处理形、色、光、质等造型元素所产生的面,按照专业特色设计制定训练内容,使学生具有利用不同材料完成造型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手脑并用的能力,能体会室内界面和陈设布置的美感(见表 1)。1.“纸的构成”训练要求用 A4 尺寸的纸制作一个空间家具,纸材不限,可以将纸张进行弯曲、穿插、分割、支撑、组合等,完成一个家具或坐具的制作。选举优秀作品上台演讲。2.“纸的构成”训练目的了解比例尺度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尽量制作出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舒适的家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制作中完成手脑并用,开发创造力的目标。对家具有一定的认识,能体会家具设计的特色。(
8、二)主题训练二:“几何体加减法”会展设计是视觉展示的体现,具有基本展位布置、展架设计能力,通过在实地观察展位的位置、占地面积、相临空间环境;需要构思展位主题、展览形式、主要的结构框架、展架的布置以及展架所运用的材料。其中展位应在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空间中展开。如何自如地运用这个六面体空间的内外,可以从立体构成课程的空间“加减法”进行训练。改革后的课程,以规则的立方体作为基本模数,体会在一定开间、进深内的空间感,体会几何体组合后的体量感、层次感、逻辑性,并创造出一个新的、有具体功能的新空间(见表 2)。在实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很难联想“加减”出来后的空间和室内空间有什么相似点,具有
9、什么功能。教师启发学生把“加减”出来的新空间想象成 25M25M25M 的展场,或是 5M5M5M 的主题专卖店。学生具有基本的尺度感,就可以很容易地赋予一层平面、二层平面、正立面和其它侧立面功能。1.“几何体加减法”训练要求将建筑模数的体块抽象成 5cm5cm5cm 的体块。在虚拟的 25cm25cm25cm 空间内,运用“加法”将小块体垒积;也可以运用“减法”将某些小块体抽离,创造出一个新的、有具体功能的新空间。选举优秀作品上台演讲。2.“几何体加减法”训练目的了解室内开间、进深的比例尺度,想象室内空间的体量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制作中完成手脑并用,开发创造力的目标。学会自己把握三
10、个维度的纵伸感,并通过预设的功能进行分区。(三)主题训练三:“框架空间”荷兰抽象主义画家蒙德里安說过:“看着大海、天空和星星,我通过大量的十字形来表现它们。自然的伟大深深打动我,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他的红黄蓝的构成作品轰动一时,作品中通过纯造型的因素,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非原色(黑白灰),水平线与垂线的网格结构,通过这种图式,寻求各要素之间的绝对平衡。他还擅长在画面中体现“比例与分割”,他努力寻找设计中形状长短、面积大小的构成规律,运用黄金分割和等比数列将画面或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排列,创造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秩序与美感。我们的训练利用荷兰构成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
11、红黄蓝的构成做“正三面投影”中的“正视图”“俯视图”,在这两个投影面中,运用投影成像的基本原理,培养更理性的室内空间感。改革后的课程,以规则的立方体作为基本模数,体会几何体组合后的体量感、层次感、逻辑性;了解建筑构件及其作用,并赋予新空间一些功能性的定义,比如哪里是挑空客厅,哪里是楼梯间,哪里是出挑的露台;将装饰制图和房屋建筑构造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见表 3)。1.“框架空间”训练要求将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在两个相互垂直、等大的投影面中,运用“投影”的基本原理,自由规划出“线”和“面”。在这投影面中,所有的“点、线、面”都可以是柱、墙的投影,并把投影合理地统筹成一个建筑体。选举优秀作品上台演讲
12、。2.“框架空间”训练目的熟练投影关系,把握梁、柱、板之间的关系,并创作三维空间及光影。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熟练将“平面到空间”,“空间到平面”进行正逆向思维。(四)主题训练四:“建筑形体想象”立体构成的运用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大到一个建筑立面的造型,小到一个花瓶样式的选择。建筑设计从形式上偏重于几何形体的组合、排列、重复、打散,并有不少作品享誉世界。从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到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建筑大师们都惯用几何形的逻辑性传达丰富的涵义。“建筑形体想象”要求学生自主创意,综合运用最简单的材质,设计一个建筑体,空间造型、功能、大小、组成方式不限。说“不限”,其实创意还是要以
13、“文化”作为依托,无论是造型形态、色彩肌理、材料工艺、技术运用、叙述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会用来表现这个“文化”,如此的创意才是有生命力的。对于学生来说,在最后的训练中可以放开想象,做一回“自己的设计”(见表 4)。1.“建筑形体想象”训练要求自主创意,综合运用最简单的材质,设计一个建筑体,空间造型、功能、大小、组成方式不限。选举优秀作品上台演讲。2.“建筑形体想象”训练目的了解材料的特性,熟练人体工程学尺寸,掌握建筑空间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工艺完成建筑体的构成形态。比如:横与纵、疏与密、高与低、实与虚、水平与垂直之间的空间关系。用自己的表现感染他人,能准确传达出建筑体的形态性格与隐含意义。三、
14、总结立体构成课程的改革做到“引导而不威逼,劝勉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思考,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职业技能,体会专业特色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做到理论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相对接。高职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室内设计、会展设计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程应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除了承袭“空间点、线体、柱体、球体、块体”的内容之外,应立足于专业特色,敢于探索,勇于改革。以上四个延伸部分的主题训练,使课程更贴近专业特色,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空间想象的同时也不拘形式,体现个性。学生对新接触的专题训练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进入“主题训练”,可以利用“微课”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吸引学
15、生目光,将知识精简化;课堂上,老师可以借用视频展示案例、示范步骤;课后,从学生综合素质出发给予评价,进行打分。整个教学过程中摆脱了常规训练和复述教材的传统方法,设计出符合专业特色的“主题训练”内容,教师走下课台,与学生互动,倾听学生创作的本意,并帮助其提炼、归纳,尽可能体现作品的独特性。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创意,对学生在情绪上加以渲染、传递观念,唤起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喜爱,激发学生对学科的欣赏感情。【参考文献】1赵详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4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悦读版)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3倪敏达.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礼记学记细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4杜威.我们怎么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作者简介】李文娟(1984),女,湖南常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余 娜(1981),女,仫佬族,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余金凤(1966),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高等职业教育。(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