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8KB ,
资源ID:10353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53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状元之路》2014届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专题训练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状元之路》2014届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专题训练2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专题训练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唐山统考)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A水稻的发现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古代早期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的区域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因此B项正确。答案B2(2013山东模拟)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

2、述,这一转变()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C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D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结构的基础解析这一转变是古代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仍然是石器或者骨器,土地公有。因此,A、B、C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答案D3(2013湖北八校联考)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

3、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的流民安抚政策,题干材料表明皇帝重视安抚流民,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A项错误,排除;安抚流民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B项错误,排除;安抚流民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项正确;东汉时期我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诏令只能说明其促使流失的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而不能说明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排除D项。答案为C。答案C4(2013课标)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

4、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正确。答案D5(2013北京东城区检测)中国古代制瓷业历史悠久,瓷器更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出现青瓷 B南北朝时出现白瓷C唐朝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清时期出现青花瓷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东汉出现青瓷,南北朝时出现白瓷,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元朝出现青花瓷,故本题答案为B。答案B6(2013乌鲁木齐诊断)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000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表述

5、正确的是()A其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B其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其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秦朝的手工业生产采取官营的方式,A项错误;标准化生产与秦统一全国的关系以及手工业生产的垄断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D两项。材料反映出秦朝的手工业生产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故答案为C。答案C7(2013北京东城区联考)“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吨。”下列表述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明朝白银成为主要流

6、通货币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对白银流入起到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明代赋役征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故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明清时期不可能出现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的情况,排除,答案为A。答案A8(2013银川一中考试)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A“工商食官”制度满足了社会需求B耕织结合

7、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工商食官”指的是官府垄断工商业,工商业特别是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政府的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所以A项错误;C、D两项是影响社会需求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影响社会需求的最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存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有封闭性,从而遏制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故选B项。答案B9(2013惠州调研)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指南针的发明A BC D

8、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传统农耕文化视土地为财富,安土重迁,自给自足;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指南针的发明有益于强化海洋观念,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为A项。答案A10(2013课标全国)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明朝时期,岭南经济发展程度低于北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A项错误。B项不

9、符合史实。明朝白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货币,货币经济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商贸方式,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北货”与“南货”的差异,说明了D项正确。答案D11(2013辽宁五校联考)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说:“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搏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触网不敢归,又连结远夷,向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不得下水”指的是明朝政府实行禁海令。沿海一些人“连结为乱连结远夷”的情

10、况说明这一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故答案为B。答案B12(201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是指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A项反映的是手工业的生产过程;B项反映的是农业的商品化;D项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均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项反映了机户与工匠之间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

11、本特征,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2013荆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

12、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 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 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入海”材料三中国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

13、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答案(1)主要原因:经济重心南移,为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了条件;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的应用,为发展远洋贸易提供了保障;北方战乱频

14、繁使传统的陆上贸易衰落。世界意义: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整体的发展;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技术,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2)明朝政府不计成本的官方朝贡贸易,成为明朝政府巨大的经济包袱;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对海外贸易的需求。(3)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世界市场初现端倪,经济争夺日趋激烈,明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中外交往,扼杀了内部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滞,使其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言之有理即可)14(

15、2013银川一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吴江县志卷四(1)朱陈村和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2)上述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其可信度如

16、何?(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盛泽镇的特点进行评价。答案(1)朱陈村: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和安土重迁的乡村生活情景。盛泽镇:工商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和工商业市镇的生活情景。(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诗歌虽然属于文学作品,但内容多是社会现象的写照,因而一定程度上与现实是相符的;地方志虽归史料的范畴,但多出自当地人之手。两则材料都比较可信,但也有一定的夸张成份。(3)盛泽镇的繁荣源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盛泽镇丝织业的兴旺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居民人口随之增加,由此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水运发达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也促进了其工商业的发展。盛泽镇的崛起,说明了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与手工业间以及各领域内专业分工的扩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