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 元 达 标 测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座窖穴内发现了粮食堆积,一般厚度0.32米,其中有10座窖穴堆积达2米以上,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在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粟。据此可知,当时此地A.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C.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D.原始农业得到一定发展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
2、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3.某学者在其历史论文中先后引用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4.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D.宣扬政权更替合法性5.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
3、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6.资治通鉴记载:“秦被甲百余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是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条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8
4、.老子认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孟子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由此可知,两者都A.认同德主刑辅B.主张顺应民意C.代表平民利益D.具有辩证意识9.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什么时候要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 D.重用侍从建立“中朝”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5、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1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12.元封五年,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据此可知,汉代刺史制度A缘于王国问题日益严重B反映中央体制调整C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6、体现刺史位卑权重1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 A.改变了抑商政策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抑制了农业生产D.实现了国家统一1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交融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增加税收15.东汉时期,多位皇帝登基时皆为幼童,控制皇帝的宦官和外戚事实上主宰了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地方军阀往往也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东汉A.君主专制制度存在弊端B.制度赋予皇帝的权力较小C.中
7、央集权制度逐渐崩溃D.郡国并行的危害并未根除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3小题,共计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这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郭家庄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出土了 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 件青铜兵器和 900 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摘编自杨育彬河南考古50年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
8、就是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分地”则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种“公作”与“分地”的区别,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并举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8分)(2)从160号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材料二 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
9、当时楚灭掉其北部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樊树志国史概要(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在用人方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举一例
10、说明秦以后“封建体制的反动”都“没有好下场”。(6分)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史记商君书材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阎步克士
11、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材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和影响。(16分)(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4分)(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同样也发现了粟”可以看出,粟米的窖藏较为普遍且储量丰富,D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饲养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
12、有涉及到贫富分化,排除C项。2.答案: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表现,故选D项。从采集到种植的转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项;人工取火的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饲养水平的提高与从采集到种植的转变无关,排除C项。3.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已经有初步的行政区划,制定了刑法,建立了都城,这些都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盟誓活动,对受封者进行权力约束,统治阶层能够维护统治秩序、巩固政权,故C正确;此活动并非指向嫡长子继承制、政权更替,也不局限于宗族内部
13、团结,故排除ABD。故选C。5.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商代后期贞人占卜范围缩小,不能随意进行占卜并发布卜辞,发布和解释卜辞更多掌握在商王手中,体现了商王权力的增强,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贞人职权范围大小的变化,并未涉及政局、祭祀的信息,排除A、C两项,商代后期,商王逐渐垄断神权和王权,神权和王权走向统一,D项错误。6.答案:B 解析:“秦被甲百余万”“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反映了秦军英勇作战的情景,这反映了秦国实行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选B;连坐法是司法方面的措施,排除A;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D。7.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在
14、国有土地上耕作的奴隶生产积极性低,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劳动积极性很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C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非实质问题,D项错误。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强大威势和严刑峻法并不能让人民顺从,孟子建议君主关心民生,实行仁政,说明两者都主张顺应民意,B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并不认同德主刑辅,排除A项;两人均不代表平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孟子与老子一样,具有辩证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 解析:三公中
15、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故选B项;尚书令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无法制约丞相,排除A项;秦朝时丞相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C项说法错误;汉武帝时期建立中朝,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故D错误。分封制地方官吏是世袭的,郡县制官吏的任免归中央,因此B正确。11.答案:A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应对社会问题,故A正确。12.答案:C解析:根据刺史职责来看,主要
16、负责监察郡国,这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反映设立刺史监察地方郡国和地方豪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刺史的职责,无法体现刺史的地位和级别,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反映了汉武帝试图通过控制铸币权以加强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A项中国古代抑商是基本经济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C项稳定金融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C项不符合题意; D项汉武帝之前,国家就已经实现统一,D项不符合题意。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17、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符合题意。15.答案:A解析:宦官外戚控制皇帝来主宰朝政,地方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说明在专制制度下,皇权至上衍生而来的派生力量会引发动乱,A项正确;专制制度赋予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专制有关,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汉武帝解决了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二 材料分析题16.答案:(1)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举例:制简单的原始乐器;用象牙和兽骨制作古朴的艺术品。(8分)(2)商代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庞大,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已经有了文字等。(4分)(3)变
18、化: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历史作用:提高了劳作者的生产和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得到发展)。(6分)17.答案: (1)制度: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4分)(2)从世袭到国君任免。(2分)(3)措施: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2分)举例: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或“导致了七国叛乱”)。 (4分)18.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与百姓;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推行县制。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服务)。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6分)(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其民不人”)。(4分)(3)立足点:法家;制度;民本。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