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新纪元记一记1.字音(1)传衍() (2)疾疫()(3)发轫() (4)蹂躏()()(5)酿成() (6)腐滞()(7)庶民() (8)谄媚()(9)契约() (10)仲裁()(11)鬼祟()(12)渐 (13)爪答案:(1)yn(2)y(3)rn(4)ru ln(5)ning(6)zh(7)sh(8)chn(9)q(10)zhn(11)su(12)jinjin(13)zhozhu2字形(1)cu()毁 (2)cu()璨(3)欺lng() (4)lng ()角(5)lng()墓 (6)保zhn()(7)表zhn()答案:(1)摧(2)璀(3)凌(4)棱(5)陵(6)障(7)彰
2、3近义词辨析(1)偏见成见【辨析】偏见: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成见: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形成的个人见解,定见。【运用】自尊的民族,也多执著人种的,限制异种的工人入境。从张铭清、陈云林来台时引起的骚动,到“大陆妹”“阿陆仔”“新外省人”等挥之不去的称呼,显见台湾民众对中国内地人民甚深,其实仍存。(2)保障保证【辨析】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担保,担保做到;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作为担保的事物。【运用】秘密外交是他们做鬼的契约,常备兵是他们做鬼的。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术不断繁荣发展。答
3、案:(1)偏见成见(2)保障保证填一填1.作者李大钊(18891927),原名耆年,字寿昌,后改名大钊,字守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1913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后去日本读书。曾参加反袁运动。1916年回国,后任晨钟报新青年编辑、北大图书馆主任,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6月,代表中共去莫斯科出席第三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
4、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6日被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就义。答案:马克思主义者每周评论2背景本文写于年元旦,当时中国一方面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列强瓜分,一方面又酝酿强大的社会风暴,酝酿历史的大转折。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已经成功,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被奴役的国家指明了解放的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传播到中国来了,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自觉地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社会上广为宣传。中国的旧社会已经日薄西山,新社会的曙光已经微现,这些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唤醒世人,努力促成社会变革。答案:1919理一理1.思路归纳2主题提炼作者以“新纪元”这个话题为
5、切入口,意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通过对新纪元饱含深情的呼唤,呼吁中国人民“送旧迎新”,迅速觉醒;鼓励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新世界,创造人类未来美好的新生活。感悟体会:想一想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答:答案:表层含义:纪元,纪年的开始。是新的一年到来。深层含义:(1)世界形式: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经建立,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2)中国形式:“山雨欲来风满楼”,清政府垮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些都是“新纪元”的曙光。【文本细读】一、整体感知作者对“新纪元”寄予了怎样的希望?答:答案:一是大家都铲除旧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社会理论;二是将新的社会理论付诸实践,“
6、时时创造新生活”,这种“创造”是广义的创造、全面的创造,是摧毁旧社会,开创新世界。二、细节探究1为什么说文章并未出现“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暴力革命”的字样,却是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答:答案:文章第六段是作者着重宣讲的内容。作者批评了“天演进化”和马尔查士(马尔萨斯)“人口说”,顺势宣传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理论。作者正是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之后,才获得了科学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并用这些观念、观点来考察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向人们指出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而本文正是作者的科学世界观的一次展示。2文章的主体段落是第六段,那么第五段有何作用?答:答案:第五段起过渡作用。本段提到
7、了当时的世界政治军事风云变幻,证明新纪元、新时代、新生活的基础已经具备,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年到1919年,引人关注身处的时代。3文章以“新纪元来,新纪元来!”开篇,有何意味?起到了怎样的效果?答:答案:“新纪元来”有两层意味: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的到来。效果:运用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语势,开篇奠定高调;强调了内容,开宗明义。三、思维发散读了本文,我们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应该有怎样的认识?答:答案:提示: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点内容观点一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历史可能会有曲折阶段,有黑暗时期,但那只是暂时的
8、,总的还是朝着进步方向发展的。人生需要创造,富有创造性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社会需要创造,富有创造性的社会才是发展的社会;民族需要创造,具有创造性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观点二要在创造新事物、新精神、新形象的同时,清除种种坏的恶的、因循守旧的、腐败黑暗的势力、习惯、事物,要有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智慧。要有长远的历史眼光,用一种开放的、前瞻性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社会发展形势,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应当深入一层,高人一层【写法借鉴】1思想境界崇高开阔。作者思想境界崇高开阔,情怀意绪诉诸笔端。例如:“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思想境界极高,又富有人生哲理。2
9、语言豪壮崇高,概括性强。例如:“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转无穷,把那陈旧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的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语言极有力度,势不可当,有很高的概括力。3白话中偶尔夹带文言词语,给文章增添色彩。本文写于白话文兴起之时,当时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们都在探索适合表达新思想、新情感的白话语体,本文作者在新式白话语言中不时点缀以文言词语,增强了全文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新纪元来”,现在应该说“新纪元到来”;“这也是无可如何的事情”,“无可如何”就是“无可奈何”的意思。这些都能体现文言词语在新时代、新语言中的生命力。【时评对接】看了真的长安十二时辰,却吃了假
10、的“火晶柿子”乔志峰卖断货的火晶柿子是假的!真柿子还在树上。最近,随着一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西安临潼特产火晶柿子成为又一爆款,数据显示,“火晶柿子”的搜索量突增2127%。对此,一名卖了多年火晶柿子的店主告诉记者,只有西安临潼的叫火晶柿子,而那些所谓现货现发的火晶柿子,都不是真的。央视记者来到西安市临潼区,实地探访火晶柿子的种植销售情况,发现火晶柿子还没有成熟。真正的火晶柿子还在树上,网上假冒其名的柿子却已经如火如荼开卖了,无疑属于消费欺诈。记者随机点进一家网店,发现里面销售的柿子实际上叫七月黄,客服人员还表示,这种“七月黄”其实和火晶柿子是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柿子。所谓
11、“一个品种”云云,显然又是商家误导消费者的话术和套路。对消费者而言,从影视剧中得到的只是一个“火晶柿子”的名称和概念,并不知道真正的火晶柿子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跟其他柿子相比有何不同之处,也不知道其何时成熟,何时采摘,何时上市,是否适合长途运输和长时间保存。正是消费者的“两眼一抹黑”,给了精明的商家以可乘之机,他们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或打擦边球,或打时间差,来谋取不正当利益。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消费者却被坑了而不自知。影视剧或电视节目带火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有的影视剧还在热播,甚至有的电视晚会还没有唱“难忘今宵”,所谓的“明星同款服装”已经在网店中火热上线了,并且很快就有了销量
12、。追“明星同款服装”是为了时尚,抢购影视剧中提到的食品,则是为了满足被勾起的口腹之欲。消费者盲目跟风,不加甄别也难以甄别,就很容易被无良商家所算计,沦为被宰的“肥羊”。消费者具有分散性、多元化的特征,鉴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千差万别,有些个体盲目性较为突出,容易被误导,被欺瞒。而作为为商家提供销售载体的网络平台,就应当担负起相应的审核把关责任,为消费者把好关。特别是对于关乎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食品,更应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当然,平台也不是万能的,不见得对每一件商品都是行家、专家。但无论如何,平台都必须不遗余力提高自身的监控能力和应对效率,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电商发展快,不
13、出现问题也不现实,这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辨别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监管部门的考验。对此,一是要督促相关平台承担起主体责任,对电商建立基本的准入制度和把关机制,出了问题要为之负责;二是对问题电商要拿出处理的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该进行行政处罚的就要处罚,该追究法律责任的绝不手软,同时还可以考虑实行“终身禁入”制度。想到违规之后将面临自己难以承担的后果,某些商家或许就会有所收敛。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
14、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1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解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
16、。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答案: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重点考查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答案:D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张小明”是国
17、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缺少谓语,“综合”修饰“利用”。答案:A4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
18、,请指出并改正。(5分)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您一些烟酒,请笑纳。答:解析:本题考查用语的得体与否。从题干所给情境来看,“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由此可知语段中的“我”是指“小张”,“您”是指“老家邻居”;用来指自己的应为谦辞,用来说邻居的应为敬辞。如“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莅临”为敬辞,用在自己身上不当,应为“到”或“去”;“寒舍”是谦辞,而此处是说邻居家,应改为“贵府”或“府上”;“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
19、一定会鼎力相助”,“家父”是指自己父亲,而从句中来看,应是说“邻居的父亲”,应改为“令尊”;“鼎力相助”意思是“尽全力帮助”,是敬辞,多为感谢对方时所说,此处说自己错误;“我将托人惠赠给您”,“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说自己,错误。答案:“莅临”改为“到”“寒舍”改为“府上”或“贵府”“家父”改为“令尊”“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改为“送”5下面是某环保局排污许可证办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的每个环节,而后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说明,做到条理清
20、楚,不遗漏信息即可。答案:办理排污许可证由申请人向环保局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不全,须一次性告知补交;若不属许可范围的,将材料返还给申请人。材料当日受理后,进行审查,决定许可与否:许可的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开;不许可的不发放排污许可证。文本巩固一、课内阅读阅读新纪元,完成67题。(5分)6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答:答案:本文抒发的“情”是呼吁人民觉醒,迎接新纪元,建设新中国新世界的大情、热情、豪情。7本文阐述了怎样的道理?(3分)答:答案:本文表达的“理”主要是他的社会主义理想,具体是:打破国家界线,人类都得一个机会去做工(人人平等);衣食无侵夺暴掠(分配);劳工阶级武器在手
21、,调转枪口(暴力革命);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消灭资产阶级);劳工阶级联合全世界同胞;民族自决,实现欧洲联邦、世界联邦(民族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4分)庄重朱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山石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缥缈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黏稠了,不是十分滋
22、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形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
23、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了。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私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
24、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粝。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和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
25、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到的。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
26、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
27、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暗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这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选自朱
28、以撒的同名散文,有删改)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B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解析:A项,作者当时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是为了上大学。B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懂得庄重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D项,“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属无中生有。答
29、案:C9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答:解析:本题答题区域为段。段,可由“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等关键语句概括出“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段,回忆自幼残疾的二姨吃饭时的庄重生发感慨,联系“心怀感恩”等词句可以概括出“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段的中心句是“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结合“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等词句可概括出“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段想到为城市做出贡献的英灵,应该得到崇敬,而不是戏说与遗忘,可概括出“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答案:面对生命
30、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10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6分)答:解析:赏析散文中的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思考。一般答题格式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示例: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通过蝉壳被抛弃表现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此处用语,形象含蓄,引人深思。备考提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31、“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
32、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贴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贴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
33、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
34、及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选自文艺报,有删改)1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要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B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和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
35、。C“中和美学”贴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就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D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解析:“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错,原文“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答案:B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来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B贯穿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C当下文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
36、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D“中和美学”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解析:“中和美学”不能直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原文“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答案:D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B“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
37、深度。C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手段来实现创作意图的作品不符合“中和美学”的主张。D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解析:“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错,本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并没有“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答案: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乡愁罗黑芷写了死草的光辉已经回到十四年前去的这个主人,固然走入了淡淡的哀愁,但是想再回去到一个什么样的时候,终寻不出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并非是十四年以前的时间的海洋里,竟看不见一点飘荡的青藻足以系
38、住他的萦思,其实望见的只是茫茫的白水,须得像海鸟般在波间低回,待到落下倦飞的双翼,如浮鸥似的贴身在一个清波上面,然后那仿佛正歌咏着什么在这暂时有了着落的心中的叹息,才知道这个小小的周围是很值得眷恋的。谁说,你但向前途寻喜悦,莫在回忆里动哀愁呢?呵!哀愁也好,且回转去罢,去到那不必计算的一个时候。那时候是傍晚的光景,我不知被谁,大约是一个嬷嬷吧,抱在臂里,从后厅正屋走到前厅回廊,给放下在右手栏杆边一个茶几上站住。方从母亲床上欢喜地睁开来的一双迷蒙蒙的小眼睛,在那儿看见一个穿蓝色竹布衣衫的女人,是在我小小的心中觉得一见面便张手要伊拥抱的女人。我从旁边不知又是谁的手里喝了一口苦味的浓茶,舌头上新得了
39、一种苏生的刺激,我立刻在这小小的模糊的心中感觉了:这是我家的七月的黄昏。回转去罢,房屋依然是那所古旧的房屋,在那条有一个木匠人家管守入口的短巷左边;落雨的时节,那木匠饲养的三只斑鸠便在檐下笼中咕咕地叫唤,时候却仿佛是五月。祖母在伊静悄悄的房中午睡;父亲的窗子里似乎有说话的声音;我的一个伴侣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叔母生的不知到哪里去了;母亲也不见;我独自在后院天井里蹲着。那从墙边和砖缝里挺生出来的野草,有圆叶的,有方叶的,密密的,疏疏的,不知叫做什么,衬着满阶遍地的青苔,似乎满院里都是绿色的光的世界。回转去罢,回转去罢,这回仿佛在一个暮春的夜里。母亲坐在有灯光的桌前和邻家的姆姆安闲地谈着话。一个
40、姑娘背靠着那窗下坐着。伊是我的姐姐,这是母亲教我这样称呼的。当伊站立起来的时候,伊仿佛比我高半个身躯,听说是要说人家了,因为是十五岁的女孩儿呢!姐姐抱我坐在伊的膝上,伊用面庞亲热地偎傍我,偏起头看我,摇我的肩膊,抚我的头发,喊我做“赫弟!赫弟!”我痴痴地瞧着伊的那笑眯眯但是而今我记不清楚了的尖尖的脸。虽然伊的身影很模糊,我细细吟味,如掣电般我便又站在伊的面前了。隔着彭蠡的水,隔着匡庐的云,自五岁别后,这一生认为是亲爱的人所曾聚集过的故乡的家,便在梦里也在那儿唤我回转去。回转去罢,我而今真的回来了:你无恙么?我家的门首的石狮,我记得我曾在你身上骑过;你还被人家唤做秃头么?可怜的癞子徒弟,那些斑鸠
41、又在叫唤你喂食给它们呢!这真是了不得,我还握着四文小钱在手中,听见门外叫卖糯米团子的熟悉声音来了,我便奔向大门去:“糯米团子,一个混糖的,一个有白糖馅的!”很甜,很甜,妈妈,您吃不吃呢?(有删改)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幼年在故乡仅生活了五年,回忆中故乡的生活情景都是童年印记,成年人的绵绵感情,借助天真孩童的眼睛潺潺流淌而出。B文章首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思乡的心曲:要让思绪重回故乡,却又难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C文章第3段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静悄悄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作者虽独自一人,却陶然自得,享受着世外桃源般
42、的快乐。D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将其融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用真挚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一种美妙的境界。解析:没有夸张的修辞。答案:B15文中反复出现“回转去罢”,请结合全文简析其作用。(4分)答:答案:结构上,引出并串连三个故乡生活场景,使行文结构更加自然、清晰;内容上,更容易突显“思乡”的主旨,使作者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和身处漂泊境遇时内心的忧郁之感表达得更加深切。16请赏析文章末尾的画线句。(5分)答:答案:“很甜,很甜”的“糯米团子”是故乡留给作者的美好而深刻的记忆,这一具体形象更容易让读者体验到故乡在作者心中的感受;作者把思乡之情化作对“糯米团子”的渴求和期盼,形象地
43、表现了记忆中的故乡也是“很甜,很甜”的滋味;在无尽的回味中,深化了“思乡”这一主旨。写作训练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国家科技进步让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变清新了,我们穿得越来越靓,吃得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捷,学习、沟通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尊严感,更有安全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追求精神生活。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未来生活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上发言,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解读:材料主体部分交代了国家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44、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更安逸的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更方便的学习交流方式、更愉悦的精神享受等等,这要求考生必须重点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促使人们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具体说来,考生可以适当书写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比如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成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兴起,屠呦呦的“抗疟神药”拯救无数人生命,大型客机C919升空,“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复兴号”列车投入使用,南极探险,大数据应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写作任务方面要体现“对未来生活的联想与思考”“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最后,注意写的是一篇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发言的要求。作文立意:
45、科技,让人更诗意;科技进步,助力文明进步;科学如剑,善用其利;科技创造美好未来;暂凭“科技”长精神;让科技更进一步;等等。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美1.作者简介(1)周涛,1946年生,山西潞城人。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作鹰之击山岳山岳,丛林丛林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等;诗集牧人集八月的果园野马群神山等;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等。(2)曹明华,1962年生,上海人,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及工程系,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老化分子学研究硕士学位。她是极为罕见的跨学科的才女。赴美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出版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获全国优秀作品奖和畅销
46、书奖。赴美后,曾出版世纪末,在美国一书。2写作背景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周涛这篇散文写于1990年4月20日,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兴起之际,人们的时间观念正在增强,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尤其是军人,更加感到时不我待,像捉不到的鼬鼠。3思路归纳(1) 4主题提炼(1)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是一篇情理兼备、文哲并茂的散文。作者就“时间”这一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展开讨论,描绘时间的形象,探寻时间的本质,表明世人对时间的种种态度,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心、好奇心,也表达了对世人无力把握时间的无可奈何之情。(2)美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散文,标题为“美”,可又不像哲学家、美学家那样直言美的本质和规律,而是描写了几个场景、几种神态、几段对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的形态和美的本质,展示了探索美和审美的过程,歌颂了生活中那些“爱美”也“懂得美”的年轻女子们,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追求和积极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