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留侯论目标定位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情况。2.了解本文的论题及艺术手法。3.正确辩证地看待“忍”。1背景探寻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惊喜以为异人”,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抑置第二。拆封看名,当时就说此人“当是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进士及第后因母丧回蜀。服孝三年,又赴京应制举。此留侯论是嘉祐六年(1061)正月作者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是苏轼的早期作品。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
2、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2文学常识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叙和评价的一类文体。可以全面评述,也可以抓住一方面联系现实,体现现实价值进行评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挟持()圯上受书()刀锯鼎镬() 虽有贲、育()孺子() 称其志气()鲜腆而深折之()答案xiyhubnrchnxintin2通假字卒然临之而不惊通_,_观其
3、所以微见其意者通_,_答案“猝”突然“现”显现3一词多义过怪其所以而之答案超过,超越/错奇怪/“以为怪”难道/大概“用的方式”/“的原因”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词类活用其君能下人:臣妾于吴者: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答案名词用作动词,谦逊对待。名词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使受惊,使发怒。这两个都是使动用法。使受摧折。5古今异义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今义:千金之子古义:今义:其身之可爱古义:今义:其君能下人古义:今义:答案古义:怀有的抱
4、负。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古义:富贵人家;女儿。今义: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古义:值得爱惜。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古义: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今义:仆人。6文言句式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勾践之困于会稽: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答案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一、词句梳理1解释加点的词语必有过人之节:匹夫见辱: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肉袒牵羊以逆:其君能下人:非有平生之素:养其全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答案操守。被。使受摧折。迎。谦逊对待。交情。保持。“的原因”。二、疑难突破
5、2文中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答案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3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第二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第三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四段写高祖是正面衬托张良的能忍。4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
6、者的独到见解?答案(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圯上老人”即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
7、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而苏轼则认为是张良教会了刘邦“能忍”才取得了天下。一、文白对读二、文本深读本文“对比衬托,烘云托月”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衬托,是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突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常言道“烘云托月”“好花还要绿叶衬”,说的就是衬托。苏轼的散文,是善于使用这种方法的。本文第一段,不能忍的豪杰之士和能忍的豪杰之士并比而出,是对比,而且也带有“反衬”的性质。第三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以隐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
8、勇”。这是正衬。第四段首句“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这是反衬。第五段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而大勇以及志气非凡的大丈夫气概,表明不能以貌取人,这是反衬手法的作用。1结构图解2中心主旨本文论述了张良的忍。通过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三件事来论证张良“忍”的作用和意义。3写作特色(1)从小角度写大人物。(2)抓住一点论述,不及其余,深刻有力。(3)运用了例证、引证、比较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鲜明生动,中心突出。苏轼种树单昌学阅读苏轼,发现这个以诗文书画著称的一代文豪,竟然是一个钟爱种树的人。苏轼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在家乡附近的山冈上种植松树,有他
9、的“我昔少年时,种树满松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等诗句为证。苏轼的仕途是从陕西凤翔开始的。当时他在那里任签书判官,因喜爱城东的饮凤池,便倡导对其进行修筑扩建,栽柳种莲。后来,“东湖柳”成为“关中八景”之一。当他遭遇“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为了解决家庭生计问题,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他在城门外的山坡上,开垦了50亩荒地,谓之“东坡”。在东坡之上,他自筑陋室,种粮种菜。在被他称为“东坡雪堂”的陋室旁,他亲手种植了柳、桑、竹、枣、栗等树,宁静的田园生活使他找寻到了庙堂之外的乐趣。为此,他自豪地写下了“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
10、百尺”。在杭州任知州期间,苏轼又主持了疏浚西湖的工程。在他的带领下,西湖得到了有效治理。他还在西湖中间修起了一道被后人称为“苏堤”的堤坝,“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通过在苏堤上种树,西湖拥有了更加美丽的风景和无限的韵致。被贬至岭南惠州后,为使自己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苏轼在水东山上的白鹤峰顶买下了几亩空地营建房屋,并为自己建起了一处新居。新居落成后,他写信给广州推官程全父,恳请他帮助提供柑、桔、柚、荔枝、杨梅、枇杷、松、柏、含笑等果木,种植在新居周围,借以美化环境,营造充满诗意的生活空间。苏轼不仅亲自种树,还把种树的实践体会写成文章。他写的种松法等文章里,
11、详细介绍了种树的经验,供有心人借鉴,堪称种树的行家里手。种树,是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的体现。青枝绿叶,装点着他面前的世界,使他胸怀渐阔,直面挫折,逆境顺处,忘却尘世烦忧,在入世和出世之间从容自若。种树的过程,也是他安顿灵魂和历练心性的过程。“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种树者在栽下苗木的同时,也播下了自己美好品德的种子。通过种树,苏轼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营养。历经千年,他依然如一株高大的树木,令我们敬仰和感怀。走进苏轼的世界,你便走进了一片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天地。苏东坡突围(节选)余秋雨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
12、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个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后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
13、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失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这一切,使苏东坡
14、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首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赏析苏轼优美的诗文,往往来自于对痛苦的深刻思索,对人生的不断反思。苏轼在人生困局中的“突围”超越自我的局限,获得了人格的成熟,而流于笔端,终成美文。本文语言多用修辞。运用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运用排比句式,使气势磅礴,语势强劲,节奏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