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2.“大黄鸭”可以治疗人们的心灵,放松我们的心情,它能让人们在喧嚣、功利的尘世中找到一个出口,感知久违的坦然、磊落与温暖。自2007年开始,霍夫曼设计的“大黄鸭”到访过德国纽伦堡、日本大阪等12个城市。每到一处“大黄鸭”都会引来无数“鸭粉”的狂热围观和追捧。“大黄鸭”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旅游及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商业效益。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A. B.C.D.【答案】B【考点
2、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作用【名师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
3、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3.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之所以重视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因为(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开展读书活动就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B.C.D.【答案】C【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
4、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14.2015年4月9日至12日,第1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博览会上近170家单位参展。除了全面展示上海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和建设成果外,还安排了不同主题的教育高峰论坛和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现场活动。本次教博会期间将举行5场高规格的
5、教育高峰论坛,主题皆为教育热点和重点。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A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题目问的是“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都属于发展教育的措施,故排除题肢。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教育的作用【名师点睛】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总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
6、作用越来也重要;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15“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A B
7、C D【答案】C【考点定位】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名师点睛】正确区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1)二者内涵及表现的形式不同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2)二者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不同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民族成员间团结,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
8、历史作用。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联系:如果民族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予以保护,则它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6.2015年1月28日,国台办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在文化演出、文物交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上,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这种文化交流(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C有利
9、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答案】D【考点定位】文化交流的意义【名师点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10、、“取长补短”的过程。17.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选项A、B、C是对材料的正确认识,不符合设问要求,故排除。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抵御外来文化,故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文化
11、的创新、借鉴与融合【名师点睛】创新与借鉴、融合(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18.“馄饨”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秀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称之为“清汤”,福建人称之为“扁食燕”。各地对“馄饨”称呼的差异
12、反映了( )A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B中华文化是各地城文化的总和C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D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答案】A【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名师点睛】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19.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 )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特
13、有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答案】C【解析】中华姓氏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故选项C正确;选项A本身说法错误,实践是文化的起源,故排除;选项B、D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点20.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名言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D【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知识拓展】 爱国
14、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问题的要求。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处理本民族与外来民族关系的体现。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是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2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5、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A B C D【答案】C【解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符合题意;强调的是经济体制,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名师点睛】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
16、文化自信。2内涵(1)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4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2.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
17、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答案】B【考点定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名师点睛】我们抵制的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而不是农村通俗文化,故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农村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地继承,故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3.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18、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 要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A. B.C.D.【答案】C【考点定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名师点睛】【解题指导】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
19、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
20、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第卷(共160分)3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文艺创作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胖乎乎、红扑扑的面庞,略带微笑,身穿红色的花棉袄,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个名叫“梦娃”的小女孩的身影。作品形象来自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林钢多年前他在河北的一次采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传统文化,贴近百姓生活,传达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梦娃”系列公益广告创作团队以“梦娃”形象为依托,突出“中国梦”价值观的主题并配诗,再
21、用童谣演唱形式从“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七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解读,最终形成了公益广告的整体模样。 材料二 现在,“梦娃”动画视频、3D版的“梦娃”等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多终端载体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认为泥人张的彩塑形象系列公益广告有根基、有血脉,泥人张等艺术家们都是在用心做作品,作品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原创的魅力。(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知识,分析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1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知识,说明多终端载体对文艺创作的作用。(10分)【答案】(1)继承传统文化是文
22、化创新的根基(或“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4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作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作品。(5分)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或“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的灵魂。(5分)(2)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
23、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多终端载体凭借自身优势,促进了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5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多终端载体,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艺作品的传播、继承与发展。(5分)【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大众传媒、影响文化发展因素【名师点睛】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
24、故鼎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9月20日是全国第1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
25、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某地举办了第五届“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围绕“践行公民道德,从身边事做起”这一主题,要求市民对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努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大厦”的建造中来。(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对人的影响。(10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26、知识竞赛”活动的原因。(12分)(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身体力行。请你为同学们策划两个行动方案。(6分)【答案】(1)文化影响人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5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促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5分)(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6分)在全体公民中开展这种活动是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它有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27、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分)(3)开展道德论坛。开展一次以“学习道德模范”为主题的道德建设论坛,通过多种形式,探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等主题,讲述身边道德故事,寻找身边道德不足。(3分)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如:“一帮一”助成长活动;中小学生寒假社区和家政服务行动;中小学生“孝心献父母”活动(假期每天做一件关心体贴父母的实事)等。(3分)【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名师点睛】关于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知识点进行分析说明: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