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073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对高职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摘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简称 FH),是典型的以培育实践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一类高等教育院校;本文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为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建设、课程体系标准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具符合我国高职设计专业的发展道路。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设计;高职教育一、我国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一)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定位及特点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与普通本科院校区别在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快速就业及服务当地企业为导向;依靠高超的技能服务社会。设计专业在此基础

2、上,还具有学科交互性强,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与实际生产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等特点。(二)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1.基础课程内容陈旧、授课形式单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色彩、立体构成)是每个设计院校学生的所必修的基础课程。源于德国“包豪斯”院校的教学设计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课程体系虽然在逐步完善,但授课内容及形式几乎没有变化,专业指向及衔接性不够明显,成为每个设计专业的“万金油”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的课程指导思想,甚至沿用传统工艺美术所倡导的内容,与当代设计指导思想脱节,出现一种“只图其表,不解其实”的现象;同时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地点局限于传统的教室。课堂虽然有学生实践动手的环节,但作业形式

3、呆板且耗时耗力,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存在课时较长、授课效果不佳等问题。2.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但是缺乏系统化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学学期只有 4-5 个,除了设专业课程外,还包含人文素养类课程、品德素养类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专业课程学期短任务重,且课程体系之间的连贯性不强;例如:基础课程则完全的采用手工课程制作,后期的课程则完全依托于电脑。课程设置之间缺少适当的衔接性;有些内容在课堂中进行重复讲授,优化专业课程的体系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3.过度依赖电脑素材、缺乏创造力对于实训课程的练习,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只局限于坐在电脑面前,过于依赖网络上的一些素材资源。这些素材限制了学生的艺术创作

4、能力,致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设计的创新性。这种现象的很大程度原因是:学校缺乏相关的实验实训室,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及提供创作条件。4.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美学的鉴赏力不够。原因在于:1.学生的生源地来源不一: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在日常接触的美学方面的认知不够。2.学生对艺术教育存在断层:在中学时期艺术类通识课程被大量删减,部分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并没有相关美术基础。3.教师的引导不够: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还是选用十余年前的案例,这些陈旧的设计案例既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又有碍于学生的审美认知。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高职设计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娴熟的设计技法,没有以美育教育为核心

5、的艺术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审美能力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结果。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点分析(一)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德国在战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大学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德国人结合本国的实际需求,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期间,逐渐形成德国特有的一种高等教育体制,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是“应用技术大学”(简称 FH),德文全称为 Fachhochschule(英译为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其对于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工业制造、艺术设计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

6、培养模式德国 FH 的人才培養目标非常明确,主要以培养实用型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和技能管理型人才为主。报考该类型院校的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快速工作岗位对个人设计能力的需求,成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所以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设计专业的办学特点1.连贯的课程体系德国 FH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较为连贯,整个本科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为 3-4 个阶段。以德国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 FH 为例,该校的视觉艺术专业本科阶段学制为3.5 年,包含 7 个学期,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基本和定向阶段(Grundlagen-und Orientierungsphase),在第

7、 1-3 学期。(2)专业化阶段(Spezialisierungsphase),在第 4-5 学期。(3)强化阶段(Vertiefungsphase),在第 6-7 学期。其中“实习学期”(Praxissemester)是应用技术大学(FH)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设立在第 5 学期。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与公司有一个深层次实践机会。第 6 学期的课程,引入交叉了领域学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一个升华的作用。2.教学形式多样化就设计基础课程而言,德国 FH 的授课形式就包括集中授课、讲座、研讨会、工作坊、参观等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会拘泥于课堂,不同的

8、学习形式及场所会触发学生全方位的学习,例如讲座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研讨会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表达能力等;而短期的工作坊实习可以让学生走进不同的实验室,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开拓领域的认知,将掌握课堂知识、实践认知进行融会贯通。3.多类创作型实验室德国 FH 一般都由政府出资建设,对于教育的投资,德国政府是毫不吝啬的,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例如巴伐利亚州,几乎每所学校都有排版印刷、摄影、传统活字印刷、书籍装帧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室;且每个实验室都配有技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该项实验的技术指导。例如专任教师布置一个设计项目,学生或许会选择摄影实验室拍照、丝网印刷室做特殊效果,

9、最后在书籍装帧室进行装订。这些实验室打破传统艺术设计的壁垒,将传统的艺术与现代美学相结合进行创作,通过实验室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科间的交叉创作。4.校企合作关系密切德国 FH 的创办初衷就是使学生掌握该行业的领先技能,服务地方企业,以毕业即可快速就业为目的。因此院校的合作者,很大部分都是当地市、大区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实习及就业的机会,而且会参与到整个实践教学中。就设计专业而言,专任教师在本行业都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并与行业内的专家保持密切的关系,一些兼职教师还设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或设计公司。这样密切的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三、

10、对我国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启示研究(一)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增设项目制教学任务基础课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不可将所有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授课形式及学生的作品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可将以技能实操为主的软件基础课与以理论为主的构成课程进行合并,将构成理论融合在了实践课程的指导思想中进行教学课程安排。课程还应该与后续的专业课程讲授的内容保持连贯性。其次需要增加项目制的任务教学。项目制一般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后,以实际项目为主的教学安排。项目制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它不局限于单项技能的培养。1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与企业实习阶段任务进行完

11、美的衔接。(二)加强对美育教育的认知培养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2高职院校应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并要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当中。部分职业院校只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性培养,忽视了对美育教育的培养认知。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德国的整体艺术氛围、授课教师讲授的视觉案例、学生所接触高层次艺术汇报等都会无形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对美学的认知。丰子恺先生曾提出“大艺术教育观”的理念,他指出“艺术教育是人生的很重大,又很广泛的一种教育,不是局限部分的小知识小技能的教授”3,尤其是针对高等教

12、育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审美能力较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相对较弱,不可认为这是必然现象;而应该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及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设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条件,我国高职院校应增加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我国高职学生具有的共性特点是:对理论性的知识不感兴趣且接受能力较弱,但是其动手能力较强,对实操类课程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传统的教室以及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学生应由被动的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究知识的学习。设计艺术学科的本质是造物,以物生境,设计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规划来达到造物和造境的目的。4借助實验室,学生可以将理论化的想

13、法转化为设计实物,减少对电脑素材的过度依赖,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在德国美因茨应该技术大学交换期间发现。德国 HF 众多类型实验室可以通过短期的 workshop 进行学习,具有入门快、趣味性强、易动手操作等特点,特别符合我国高职学生的特点。(四)密切校企合作关系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校企合作是所有高职院校的公认培养模式,但是在合作内容及关系上需要更加密切和深入。从教学层面上讲,学校应鼓励教师应该定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真正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保持当下设计的敏感度。鼓励企业中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的工作者,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内容的制定中。学校应与企业进行多层次合作

14、,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肯定学校的人才培养,并重视学生的设计价值的创造。四、总结综上所述德国应用大学发展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该结合我国时代的发展现状及院校特点,从优化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美育教育的培养等方面,为我国高职设计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参考文献:1张卫伟.设计教学如何运用项目制A.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04.2鱼凤玲.美育教程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3丰子恺全集(第七卷)M.海豚出版社,ISBN:9787 511029195/2016.10.4徐燚.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A.实验室探索与研究,201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