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非典中最艰苦的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北京市人民医院。从四月五号开始,陆续有222人感染,包括93名医护人员,有将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门诊大楼北侧的急诊科是当时疫情最重的地方。我不明白这家医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染,但我知道应该跟上次拍转运的那二十九个盖白布的病人有关系,我得知道这是为什么。没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急诊科主任朱继红带我去看了留观室改成的SARS病房。我只看到几间普通的
2、病房,迟疑地问他:“你们的清洁区、污染区呢?”他指了指地上:“只能在这儿画一根线。”我不能相信,问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朱继红沉默了一会儿,慢慢举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这儿。”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们来拍摄时,病人才开始转运到有隔离条件的医院。当时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输。他带着我去看,所有的椅子还在,输液瓶挂在树杈上,或者开车过来,挂在车的后视镜上,椅子不够了还有小板凳。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回家传给了妻子儿子,想尽办法只能找到一个医院床位,夫妇俩让儿子住了进去。两口子发烧得浑身透湿,
3、站不住,只能颤抖着坐在小板凳上输液。再后来连板凳都坐不住了。孩子痊愈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这是二三年,春夏之交。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我“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当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过隐约感到怪异,仅此而已。我没有接到指令,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我觉得转过头很快就会忘记然后我就忘掉了。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摘编自新闻记者柴静传记集看见)材料二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
4、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方向调控。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重于“包”不重“报”。中国传媒对于危机报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针下,采取低调而务实的报道模式。应该说这一传统是在建国之初就形成的。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的险恶局势和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其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的单一。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
5、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坏社会稳定。从管理学上看,传统新闻管理侧重微观的内容管理,而非方向性引导,而由于内容管理的庞杂,必然导致信息传送的滞后,造成舆论主导真空,流言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抢购风波验证了这一点。(摘编自俞熙娜、沈爱国学术论文“非典”事件对新闻改革的影响)材料三“非典”时的政府扣押信息、“媒体集体失语”等观点,与事实不符,是站不住脚的。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3条规定,
6、在暴发严重疫情时,媒体在对外通报前须征得卫生部的同意。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由此可见,所谓非典期间“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出现了“故障”。事实也的确如此。“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这句俚语,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2003年3月和4月中上旬中国社会的特殊状态。在医学界,北京的洪涛院士最先认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衣原体”,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南方专家却坚持认为是冠状病毒。双方对SARS病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从当时SARS迅速蔓延的紧迫形势看,人民群众急切地想要知道非典的病原信息。对此,当时的媒体都没有报道。不是媒体不能报道,也
7、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体不准报道,而是所有人,包括媒体和卫生部,都必须等待专家们的最终判断。由此可见,由于SARS复杂病因引发的医学争论,才是造成所谓当时“媒体集体失语”的真正原因。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洪涛院士随即也改变了原有的观点。至此,争论结束。4月20日,国家卫生部门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非典”疫情。接着,新闻媒体也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急切盼望信息的广大受众。(摘编自尹韵公研讨会主题发言稿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1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记者柴静对“媒体失语”的反思与材料三的立场有根本上的差异,柴静更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记者面向社会民众的主体责任。B柴静调查发现,人民医院严重的院内感染很可能与该院防疫设施不完善有关。而该期节目的顺利播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典后新闻传播的改变。C材料三认为政府和媒体在“集体失语与缺位”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由SARS复杂病因所引起的医学界异乎寻常的争执与矛盾。D世卫组织佐证了钟南山的观点,有力推动了政府的部署安排。但材料三为政府和媒体所作的申辩,其实并没有全面解答柴静在采访中暗示的所有问题。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要使我们党
9、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促进安定团结。”B“在那没有报纸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报纸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C“由于公共危机涉及公众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公众危机的信息。”D“通过制度化可以赋予媒体相应的自由并规定其合法活动的范围,改善政府不确定、难持续、不对称的社会控制。”4比较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在论证特点上的异同。(4分)答:5面对近期依旧严峻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治形势,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可以从非典事件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10、题。复活的土地艾青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让流水冲洗得快要不留痕迹了;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
11、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C第二节运用了
12、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4分)答:9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
13、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
14、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阖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
15、、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节选自吴又可温疫论张以增评点本,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
16、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11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B按,小篆字形,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
17、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B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C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D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4分)译文:(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4分)译文:
18、14吴又可为什么认为温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菩萨蛮大柏地【注】一九三三年夏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注】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北部30公里的地方,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前两句从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形象
19、传神地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黄昏图。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却没有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C上阕从空中景象写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到处闪烁着绮丽的暮色。D下阕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16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分析。(6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6分)(1)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诗句:,。(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3)沁园春长沙中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上游。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
21、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答: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
22、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校庆特刊征稿启事为了庆祝我校80周年生日,学校计划出一期校庆特刊,希望同学们踊跃投稿。具体要求:一、内容能表达我校每一位莘莘学子的爱校情怀、奋斗故事,体裁不限。二、大约500字左右,要用稿纸誊写清楚。三、有想法的请于1月16日前将稿件交给班级宣传委员。校团委2020年1月12日答: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7月12日,“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
23、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答: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了上述三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感情真挚,书写认真,不少于800字。第二部分阶段检测第一单元综合检测1解析:A选项,采访朱继红的节目是在九年前播放的;B选项,第一个框图内应为“消极消息”;D选项,群众对疫情产生的强烈信
24、息渴望与“媒体集体失语”之间没有关系;C选项,原文有“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一句,因而说“必然导致受到限制”是正确的。答案:C2解析:C选项中的“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错,在世卫组织明确病原之后,政府与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异乎寻常”与原文中“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不符。答案:C3解析:明确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政府新闻管理部门应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形势,调整管理方式,从内容控制向方向调控转变”。材料二并不反对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调控,也不单纯只强调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排除选项B;也不单单强调政府对新闻媒体内容管控的社会责任,排除选项A;材料二主要针对的主体是政府,而选项C讨
25、论的是公众在公共危机中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与材料二中强调的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无关,所以排除选项C。答案:D4答案:相同点:都运用了引证法,并都从事实中寻找论据;都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不同点:亮明观点之后,材料二先立后驳,材料三先驳后立;材料二偏重理论性,而材料三更通俗化。(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4分。)5答案: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提升记者面向社会的责任担当;新闻主管部门应占据社会舆论主导地位,加强方向调控;记者应依法报道。(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满三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6解析:“献出自己的生命”错,这里表现的是“战斗者”因土
26、地的复活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热血沸腾的高昂情绪。答案:D7解析:“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错,本诗虽不像一般的诗歌那样大量运用形容词以描述景物、抒发情感,但也运用到“高亢”“辛勤”“明朗”“温热”等少量形容词。答案:A8答案: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9答案:“土地”贯穿全诗,从眼前所见的大地想到播种者、诗人和战斗者,使诗歌浑然一体;“复活的”指
27、看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之时,诗人发现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新事物,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发现了曙光似的预兆;多年郁积在胸中的伤痛、忧患和期待,使诗人全身心体验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复活的土地”中的“地”与整首诗的韵脚更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10解析:“纷纷”是很多的意思,修饰“嗣后者论”,不应该断开,排除A、C两项;“临症”是面对患者,“所见”为“临症”的结果,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临症所见”表示完整的意思
28、,不应断开,排除D项。答案:B11解析:“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是“抚摸、抓住”的意思;“按图索骥”的“按”字是“依照、依据”之意;而文中的“按”是“查验”的意思,与前两者意思不同。答案:B12解析:“阖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答案:C13答案:(1)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竟”“霄壤之隔”每处1分)(2)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别”“笃”每处1分)14答案:因为据吴又可所知,张仲景的伤寒论
29、尚有一部分书稿因战火而散佚。他推测,有关“温疫”的解决之道,可能早就存在于这部分散佚的书稿当中。参考译文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寒患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
30、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因为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正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寒是一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用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况温疫患者比伤害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温疫这一疾病,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
31、,也就是伤寒论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崇祯辛巳年间,温疫盛行,感染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
32、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佚遗失。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15解析:“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黄昏图”理解错误。根据标题中的“一九三三年夏”,以及注释“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可知,应是“夏
33、日黄昏图”。答案:A16解析: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主要抓住“赤橙黄绿青蓝紫”“斜阳”“关山”“前村壁”来概括作者喜悦的情思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来的。虚写,抓住“当空舞”“装点此关山”等联想来分析概括。答案:虚实结合。实写:绚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壁上的弹洞等,构图适宜,层次感极强。虚写:上阕从彩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下阕从弹洞联想到“装点此关山”,以至“今朝更好看”。(每点3分)17答案:(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8解析:A和原文引号表示直接引用,B项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
34、特殊含义,即反语。答案:A19答案:排比、引用、比喻。“也仿佛一条长河”使用了比喻手法;“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使用了引用手法;“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使用了排比手法。20答案:原文使用了三个短句,节奏明快、有力,并和前文句式保持一致。改成长句后,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原文使用“参差隐现”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的身影状态和那种当地特有的朦胧感觉,且这里的“参差隐现”是与“萧散淡泊的诗意”紧密相连的,删掉“参差隐现”后,就缺失了这层诗意。21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一句,庆祝学校周年用语应正式郑重,“生日”偏口语化,应改为“华诞”;第二句,“莘莘学子”
35、的意思是“众多的学生”,“每一位”与词意中的“众多”重复,应删去;第四句,“大约”“左右”重复,应删除其中一个;第五句,这是一则征稿启事,要用书面语,“有想法的”是口语,应改为“有意者”。答案:(1)将“生日”改为“华诞”(2)删去“每一位”(3)删去“大约”或者“左右”(4)将“有想法的”改为“有意者”。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信息的能力。这段文字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是“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举行”,时间是“7月12日”,地点是“京”;第二句话“旨在”交代活动的目的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第三句是说光明日报在该事件中的贡献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答案:关键信息:7月12日;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23作文立意:漫画涉及话题包括守护家园,坚守与信念、平凡伟大、奉献与指责、承诺与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