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一次周测试题试卷:100分 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2.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
2、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 “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4. 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
3、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 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 B. 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 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 D. 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5. 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纪昀说李贽的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据此可知,二者A. 对李贽反正统行为进行批判 B. 认识到李贽具有狂放的性格C. 推祟李贽对圣人的大力挑战 D. 强调了李贽思想解放的作用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评价道:他所宣扬的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
4、里”的新儒学,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的儒学,故又称“新学”。这里的“他”应是A. 曾国藩B. 孙中山C. 康有为D. 蔡元培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8.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A. 全
5、面认同传统文化 B.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 大力吸收外来文化 D.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9.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角度来看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火药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B. 指南针促进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 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 三大发明西传是西方征服东方的原因10.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
6、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11.“他将政治体制划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其原则分别是品德、荣誉和恐惧;他崇尚英国的君主立宪,提出的分权理论实质是阶级分权,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他认为法律应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 伏尔泰B. 孟德斯鸠C. 卢梭 D. 康德12.“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他的这一理论A.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 B.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C.
7、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D. 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13.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 相对论 B. 生物进化论 C. 经典力学 D. 量子假说14.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持该观点的学者是A. 王阳明与普罗泰格拉 B. 朱熹与苏格拉底C. 老子与亚里士多德 D. 墨子与柏拉图15.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
8、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16.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 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17. 近代前期,
9、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A.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 B.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C.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 D.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8. 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年,欣然接受了淸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严复转而认可清朝统治 B. 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传播受挫C. 严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D. 近代知识分子思想新旧杂陈19. 一
10、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A. 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 B. 反对禁欲苦
11、行,追求民主政治C.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 D. 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21(本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
12、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22(本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材料二:梁启超
13、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请回答:(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学科第十一次周测试卷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
14、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 法家、儒家、道家B. 法家、墨家、道家C. 法家、墨家、儒家D. 道家、儒家、墨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符合法家用法律的强制力和专制独裁进行统治的主张,属于法家思想;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强调尊重人性,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符合儒家思想;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摆脱命运的
15、束缚,符合道家超越功利、顺其自然的人生观,属于道家思想。故答案为A。根据上述分析排除BC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思想主张2.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 “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答案】A【解析】武帝之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主流思想。这里的“儒术”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思想。故本题选A;新儒学核
16、心仍然是儒家思想,故B错误;新儒学是在先秦儒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故C错误;D中全面吸收说法绝对。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的需要;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均符合高雅文
17、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画和戏曲艺术文人画4. 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 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B. 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 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D. 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结合知识可知,格物致知是指强调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是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非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知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都主张研究原理法则追求理性,故选B。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D;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名师点睛】主张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二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道德伦理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朱熹理之源
19、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5. 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纪昀说李贽的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据此可知,二者A. 对李贽反正统行为进行批判B. 认识到李贽具有狂放的性格C. 推祟李贽对圣人的大力挑战D. 强调了李贽思想解放的作用【答案】A【解析】由“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可以看出顾炎武批判李贽;由“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可以看出纪昀也是批判李贽的,二者对李贽的反圣人及圣教思想进行了指责、批判,A项正确,C项错误;仅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李贽的性格,B项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6.
20、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评价道:他所宣扬的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的儒学,故又称“新学”。这里的“他”应是( )A. 曾国藩B. 孙中山C. 康有为D. 蔡元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他所宣扬的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可知“他”是在借助传统儒学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故“他”应该是康有为,故选C项;曾国藩没有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排除A;孙中山和蔡元培与“儒表”的描述不符,排除BD。故选C。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
21、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新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指出,太平天国领袖们在定都天京后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认为“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即帝制思想导致运动的最终失败。为避免上述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即提出了实行民权主义的主张,故选B。民族主义的矛头是推翻清政府,A选项排除;民生主义主要为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C选项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8.
22、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A. 全面认同传统文化B.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 大力吸收外来文化D.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主要论述了理性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既不是全面认同传统文化,也没有体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故排除A、B项;根据“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可知作者并不是主张大力吸收外来文化,故排除C项;根据“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可知作者主张要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23、不能盲目摒弃,但也不能盲目固守,故选D项。9.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角度来看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火药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B. 指南针促进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 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 三大发明西传是西方征服东方的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三大发明为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西方征服东方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意;火药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促进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24、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11.“他将政治体制划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其原则分别是品德、荣誉和恐惧;他崇尚英国的君主
25、立宪,提出的分权理论实质是阶级分权,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他认为法律应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 伏尔泰B. 孟德斯鸠C. 卢梭D. 康德【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分权理论实质是阶级分权”可知此人提出分权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没有提出分权的思想;材料“崇尚英国的君主立宪”可以排除C项;D项提出人非工具的思想。12.“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他的这一理论A.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B.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C. 标志
26、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D. 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答案】A【解析】材料中观点属于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是个致命的打击,故A正确;启蒙运动是进化论的思想基础,故B错误;C是自然哲学数学原理发表;D是相对论。13.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 相对论B. 生物进化论C. 经典力学D. 量子假说【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提到的这项科学理论不是对以前的理论“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
27、”,而是“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之间的关系,前者把后者概括到自己的理论里,使其成为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故选A而排除C;题干说的是物理学方面的理论,而B属于生物学方面的理论,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量子假说是根本上改变人们近代物理学传统观念的理论,但是与前面的物理学理论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D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14.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持该观点的学者是A. 王阳明与普罗泰格拉B. 朱熹与苏格拉底C. 老子与亚里士多德D. 墨子与柏拉图
28、【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以人为中心,人是判断事物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则是人的感觉,这里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王阳明与普罗泰格拉属于这一类思想主张者,故A项正确;朱熹属于理学思想家,苏格拉底强调道德作用,故B错误;老子主张无为思想,故C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思想,故D错误。15.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
29、感官享受【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更有利于社会变革,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者的斗争对象,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16.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
30、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的头”是指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故A正确;“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了欧洲,故B正确;“法兰克人的手”是指这些发明创造通过欧洲人的改造发展为近代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正确;A、B、D三项均正确,不
31、符合题意;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也会创造新技术,如近代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7. 近代前期,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A.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B.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C.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D.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说明该历史人物认为应当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思想解放运动来改造“国民性”,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故答案为D项。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只是提出向西
32、方学习,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项;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共和,排除C项。18. 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年,欣然接受了淸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严复转而认可清朝统治B. 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传播受挫C. 严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 近代知识分子思想新旧杂陈【答案】D【解析】严复一方面介绍西方的进步思想理论,另一方面“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年,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
33、号”,说明仍然存在陈旧观念,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上是新旧杂陈。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严复政治态度的变化,排除A项;BC项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19.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解析】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
34、”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本题应选D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20.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A. 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B. 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C. 抨击
35、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D. 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可知近代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信仰基督教,反对的只是宗教中压抑人性的东西,强调恢复人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旨,材料并未体现此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中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束缚,并未涉及民主政治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中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束缚,并未抨击君主专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每题
36、20分,共40分)21(本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
37、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答案】(1)原因: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程朱理学(或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自然科学得到发展。(2)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刺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
38、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和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中国原因,依据材料一“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信息和所学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政治、阶级、经济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等回答。(2)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并结合所学从启蒙运动思想主张回答“破”的方面,依据所学从“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角度回答“立”的方面。22(本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
39、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请回答:(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1)器物方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制度方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2)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解析】【详解】(1)问,结合近代西学东渐的相关史实,列举器物、制度、思想的代表阶级派别及思想主张即可。(2)根据材料上卷诸书皆为“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为可多为科学技术层面,故可从科学传播与近代化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