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2016辽宁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拜“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为搜集史料,李尚师走遍了晋国古地,晋侯墓地
2、、陶寺遗址、尧都、天马曲村遗址、晋献侯墓的车马坑、晋国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出土遗址、牛村晋国宫殿遗址等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南梁故城。李尚师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与史学界的朋友交流信息,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感慨地说:“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
3、人。”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唐国地域覆盖范围。挑战与创新的激情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
4、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相印证,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谈及此,李尚师说,修史之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之思想,敢于突破禁区,超越前人。2011年,李尚师开始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他俯瞰五千年漫漫长史,在揭开一层层面纱后发现,源远流长的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使国家和谐,社会安定。然而其以宗法制为核心,讲等级,守旧保守,不易于社会变革,造成社会进步缓慢。法家崇尚法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规范有序的社会。其缺点是,由于手段强硬,滥用之,则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会动乱。在治国方略史鉴中,李尚师厘清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脉络:尧舜时期始创“
5、明刑弼教”“德主刑辅”,于孔、孟时期发展成熟;与此同时,法家学派在晋国孕育、发展,然后儒、法思想通过晋人卜子夏在晋(魏)发生碰撞、融合,并形成了“儒法兼容”思想。战国末期,荀况在“儒法兼容”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家的“礼制”与法家的“法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转变形成历时两千年的治国思想的主线。(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饱历世间沧桑的李尚师,在血与火、痛与苦的经历中,体会到个人生活境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B.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大量的历
6、史遗存,从而确定“翼”乃南梁故城。C.修史过程中,李尚师重视文献史料,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D.在考察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时,李尚师推翻了历史上的七说,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确定了唐国地域覆盖范围。E.李尚师突破禁区,超越前人,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从而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解析A项,“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说法不严密,这只是他走上这条路的一个原因。C项,“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错误,文中说他对“百万字的手写书稿”“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D项,“推翻了历史上的七说”错误,文章说他最终选定“临汾盆地说”
7、。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筛选整合信息)李尚师在修史过程中主要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6分)答:_解析题目要求对李尚师修史过程中主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归纳。具体分析时,需要对整个文章层次有清楚的认识,按照写作顺序,他搜集史料、参加研讨会、考证疑点、审视权威史书,都属于修史工作。概括时,抓住这些要点,提炼出关键信息即可。答案搜集史料,走遍了晋国古地。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与史学界的朋友交流信息,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多方考证,厘清各种疑点、难点。不人云亦云,审视权威史书,厘清历史事件的主线脉络和史实。3.李尚师对晋国历史的研究对其编撰治国
8、方略史鉴有何重要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李尚师在编写晋国史相关章节时的具体做法,比如实地考察,论证晋国大宗之都翼等;同时,还要思考在编写晋国史的过程中对撰写治国方略史鉴起到了哪些作用,比如注重对文史资料的搜集和审视等。答案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实现了“报国修史”的理想,让他有决心步入修史之路。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学会了搜集史料的方法,能从历史遗存中寻找历史的真实。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学会了撰写史稿的方法,为其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作了积累。4.(分析传主形象)李尚师被称为“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他的事迹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命情怀?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_解析题
9、目要求对李尚师的生命情怀进行探究。一个人的生命情怀,往往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具体分析时,可以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对其修史这一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思考,揭示李尚师修史的时代意义,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答案这是一种对社会、对历史负责任的生命情怀。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李尚师修史,进一步厘清了历史的真实性,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并在认识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当代人治国与修身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而在修史的过程中,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二、(2016邯郸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潮打空城寂寞回朱偰的人生和石头城
10、朱偰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幼时,执教于北京大学的父亲朱希祖躬自授读,谆谆教诲,期望良殷,朱偰亦立志自奋。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时期,是朱希祖的学生。朱偰才思敏捷,胜朱自清一筹。1932年7月10日,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与朱偰君一同赋诗,朱得句敏于我,诗成,皆出彼手。”1932年,朱偰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国立编译馆编审,年仅二十五岁。从1950年始,朱偰陆续将父亲的藏书捐献给国家。至此,涵养了朱氏家族文脉的藏书,经历了岁月动荡、战争硝烟,如江汉朝宗于海,由私有变为公藏。后来,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1956年8月,朱偰接到紧急报告,说许多人在城
11、南拆明代的古城墙。朱偰心急如焚,立刻赶到毁城现场。高高耸立的古城墙成为一堆瓦砾废墟,已经被拆到了中华门城堡附近。著名的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鬼脸城还未被拆除。令朱偰痛心疾首的是,他们把从古城墙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来铺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顿时灰飞烟灭。于是,焦急万分的朱偰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电告文化部。1956年9月23日,朱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痛说“南京人民都知道加以爱护的南京城墙,现在竟遭市政建设部门局部破坏,实在是不可原
12、谅的一种粗暴行为”,他“希望南京市人民委员会立即查明责任,加以处理,并设法制止利用城砖、拆除城墙的行为。有关负责部门应该立即做出检讨并作为教训,以避免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致使国家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转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同样做过抗争以保护古城墙的还有梁思成,他的种种努力,也未能阻挡住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时代风潮。朱偰被撤销一切职务,行政上降两级。1959年,被打入另册的朱偰,到出版社当编辑,时常被发配到农场,进行割麦子、拉板车、垒猪圈等重体力劳动。在生命的低谷之中,他的精神是高扬的,他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写了
13、一些作品。1966年8月26日,南京图书馆的造反派、红卫兵和南京工学院的红卫兵抄了朱偰的家。抄家之后是无休止的批斗。但是对于保护城墙的罪名,他永远不会低头认罪,他说:“关于拆城墙,我向政府提出批评,完全是从爱护文物出发,请允许我保留意见。”朱偰晚年在回忆年少的读书时光时说:“那时我佩服鲁仲连,功成不居;我爱好乐毅,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我喜欢荆轲、聂政、支持正义,剪除强暴。那时我立志做一个大丈夫,干一番伟大的事业。”生于文化世家,文化的印记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中国传统的文人,虽身躯柔弱,但精神上充满浩然正气。第四次写回忆录被没收之后,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朱偰化身为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宁为玉
14、碎,不为瓦全。他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朱偰去世十年后,得以平反。他的终生至交刘海粟送来挽联:真理长存,铁骨丹心昭百世;是非论定,文章经济耀千秋。一轮明月照耀着南京城残存的城墙,潮打空城寂寞回。朱偰的悲剧,带着无尽的历史沧桑,萦绕于此,逝去的再也不会回来。(有删改)【相关链接】朱偰(19071968),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为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等。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向政府提出意见,加以制止,最终阻止了南京的拆墙风潮,才得以有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的巍然屹立至今。朱偰这么解释自己对于
15、文物保护的热情:“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使大汉之天声,长共此文物而长存。”江苏作协主席艾煊在帽子和城墙一文中说:“朱偰的那一顶难受的紧箍帽子,为南京人换回了一座中华门。因此有人建议,南京人是否可用社会集资,在中华门城堡上为朱偰立一塑像。”朱偰一生治学态度严谨,他对金陵古迹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促使他研究中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摘自百度)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朱偰之所以卓尔不群,是因为他幼时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连他父
16、亲的学生朱自清都自认为略逊其一筹,朱偰二十多岁时就担任教授。B.建国后,无私而爱国的朱偰将父亲的藏书捐献给国家,化私有为公藏,因此,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C.明代的古城墙被拆毁,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鬼脸城成为一堆瓦砾废墟,拆下的条石被敲成小石子来铺路,这令朱偰痛心疾首。D.中国传统的文人虽身躯柔弱,但精神上充满浩然正气,朱偰和他佩服、爱好、喜欢的古代的仁人志士均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E.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却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解析A项,“是因为他幼时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全面,
17、还有朱偰“亦立志自奋”等因素。B项,因果关系不当。C项,“鬼脸城成为一堆瓦砾废墟”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鬼脸城还未被拆除”。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6.文中为什么要写朱自清和梁思成?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答:_解析回归原文,答案信息集中在第1段和第6段。第1段写朱自清是为了凸显朱偰才思敏捷;第6段写梁思成也起到了对比的效果,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墙历经重重困难,朱偰保护南京古城墙同样历经艰难困苦,这一对比,揭示出了时代背景,表现了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答案将朱自清与朱偰进行对比,凸显了朱偰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将朱偰同梁思成进行对比,揭示了时代
18、背景,写出了朱偰保护古城墙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追求。7.(概括内容要点)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挺身而出。请结合材料,概括其保护古城墙的具体行动。(6分)答:_解析综观全文,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挺身而出的具体表现有很多,按照文章叙述顺序进行梳理,不难概括出阻止行动、奔走呼号、撰文抨击、请示汇报这四个方面。考生可从这几个角度切入,概括作答。答案在奔赴现场查看后,他向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毁城行为加以制止。四处奔走,联合各界发出呼吁,以阻止“拆墙”风潮。撰写文章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对主持拆毁明城墙的有
19、关部门提出批评。电告国家文化部,请求制止南京的“拆墙”风潮。8.(分析传主形象)作为一位文人,朱偰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该探究题属于列举式题型,考生只需回归材料进行梳理,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概括,然后有条理地写出答案即可,回答时切记不可脱离文本。从文章第一段中可概括出第点;从他到现场阻止拆毁城墙、撰文批评等内容中可概括出第点;从所给的相关链接中可概括出第点;从材料中朱偰面对造反派、红卫兵时的态度可概括出第点。答案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他学贯中西,青年得志。正直执着,坚持真理:他挺身而出,保护南京古城墙,勇敢撰文,批评政府有关部门。严谨治学,孜孜不倦:他研究中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有崇高的气节、不屈的灵魂:永远不承认保护城墙的罪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