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910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结合学情设计与把握课堂教学特色摘 要: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人在农村中学从教十几年,深刻体验到,不管用怎样的教法与学法,都必须要适合所教学生的学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好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高效,教师才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关键词: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特色以前我在上大海啊,故乡一课时,没有细心地了解学情,总是非常用心地探究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苦思冥想如何改进。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还获得市一等奖。但当时总觉得还有些问题困扰着我。后来评委说了一句,大多教师上课“不太关注学生的学”;去年去北京学习时我也察觉到,有特色且高效的教学都是“依学情”把握课堂教学的

2、,这又给我一次理念引导。因为上课注重备学情,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仰仗于学情分析,考虑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因素,教法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1 细析学情,至关重要案例一:学情分析。在上大海啊,故乡一课。我先进行了学情分析。做口头小调查,班中各学生擅长什么?如唱歌、跳舞、乐器、表演等;最不擅长什么?如识谱、节奏、歌曲分析等。音乐课上最喜欢及最不喜欢什么?学生有什么想法等。现实中了解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身心所需和审美规律,如适合“对话与交流”的教学特点。了解到初二的学生已基本具备视谱能力,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不够强,力度强弱的表现一

3、般,对情感和情绪起伏的表达很差,分析音乐元素的能力也比较差。班级中学生的水平差距较大,班中有器乐演奏、舞蹈特长的通常只有一两个人,男同学在活动实践中往往比较羞怯,缺乏自信心。对于珠海本地的学生来说,本课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在教师积极有效引导下,学生应该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情感体验将很深刻,学习兴趣也将很浓。2 依据学情,创设情景,快速使学生进入状态案例二:情景创设导入。我创编过有关“海的文化”的节目,有可以铺满整个舞台的蓝布,于是我把整块蓝布“布置”在教室讲台附近的所有空间,学生一进来就被海的美“迷”住了。上课之前,我用独特的方式导入:播放配有海鸥叫和海浪声的优美背景音乐,

4、边放动感海鸥的图片和珠海渔女的图片,轻声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听!这熟悉的海浪声和亲切的海鸥声,它曾伴我们成长。看!这美丽迷人的大海,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构起儿时的回忆,想起和妈妈走在沙滩上的脚印是大海哺育了我们,是大海让我们更眷恋家乡,是大海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更美好!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向大海,歌唱大海,歌唱故乡。”(1)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情境,使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

5、美对象,耳闻目睹的全是美的形象及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2)我采用特殊的师生亲切交流的方式进行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对大海的美丽画面有一种想象。借助多媒体展示珠海渔女的画面,使学生对大海的美丽画面突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开始就有“家乡”的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抒发感情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 结合学情,活化生活环境资源,设计教法和学法案例三:学习附点、切分节奏(感受理论)。学习歌曲的主导节奏(难点)时,我没有急于教学生练习节奏。而是让学生先看视频,听赏并模仿长、短两种海浪

6、声。第一种:长的海浪声。加入三拍子节奏,突出强弱(f p p):3/4 X X。第二种:细碎的海浪声。教师要求听赏模仿海浪细碎的声音,并引导学生先跟教师学细碎的海浪声,带入强弱。请学生站起来挑战,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准确无误地将附点、切分节奏拍打得很好,连重拍在标准拍上的效果也打出来了。教师带领全班“玩”起海浪声来,一起学细碎的海浪声节奏:3/4 X X X X XX X,引导学生玩中学习主导节奏。全班同学很快就“玩”熟“秀”准了,纵观课堂学情:全班学生自信无比,雅兴始终未退。对比以往乐理的“死板”教学,差别甚大。(1)有以上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很简单:在教材中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用独到

7、的眼光,创造性用好教材。把握学生状况可抓住学生最稳定的学习动机兴趣,引导学生实施有效学习。对于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通常老师们的做法是先把这些知识点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进行讲解,但那是一种破坏整体性的行为,对知识点的教学采取的是一种“满堂灌”的做法,有点“逼”学生去接受的感觉。其实,教学中,不只是学生情感,连乐理知识也可转为“慢慢渗透”的方法。(2)教学中利用学生生长于珠海这一有利因素,让学生听赏并模仿细碎的海浪声,由于对海浪非常熟悉,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相关的学习素材,突出教学的直接、有效而又有特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强弱的大海波涛起伏感,体会意境美。在难点学习中保持学习兴趣。在节奏

8、练习中,结合熟悉的海浪声和自由协调的身体动作(拍手、摇晃)来感觉节奏,变机械的节奏训练为对音乐节奏的美感反应,从中得到节奏美感的体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先感知后理性”的音乐艺术认知规律,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对难点的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能真正在快乐中学习,真正体现音乐走进生活,生活走进音乐!(3)优化选择“经济型”环境资源,把教材资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挖掘生本资源,让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表现,使音乐课教学更亲切、实际、可信、可行。教学更有创造性,教学特色更突出。4 从学情出发,把握课堂教学特色结合对哼唱旋律、分析歌词与旋律线,教师用有感染力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激情引导学生做到

9、高质量的演唱,严格要求学生按三个不同层次表达歌曲,注意力度与情绪的变化,想象不同的海浪起伏线,唱出层次感:mp mf f,提高演唱歌曲的水平。新课标提出“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一教学目标在这里得到彰显。教学设计独特,处理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关注到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并以形象的比拟,差异的对比与音乐作品本身做“量体裁衣”的结合,挖掘教材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教学中一直以激活情感为手段组织教学,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步步把握音乐作品脉络,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情感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5 发挥学情优势,充分感受音乐美,创造风格,彰显课堂独创性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教法自然生。教师要从音乐本身出发,不能想当然地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案,要大胆地尝试,设计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案,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挥学情优势,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塑造美的人格。并在引导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方面,创造风格,使课堂更具独创性,也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参考文献:1 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 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4 中小学音乐教育M.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