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9.50KB ,
资源ID:102809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80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综合素养提升训练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综合素养提升训练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1、第三单元综合素养提升训练一、温故知新(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90年时光荏苒,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让申纪兰从一个勤劳朴实的年轻姑娘变成饱经风霜的老者;时间改变不了的,是申纪兰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

2、司时倍感头疼。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ABC D【解析】饱经风霜:饱,充分的;经,经历;风霜,比喻困苦和挫折。形容经受了非常多的磨难和困苦。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此处应用“挖空心思”或“处心积虑”。卷土重来: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用来形容“素质”。此处可用“参差不齐”。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人心向背

3、: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或反对的。句中误用为单方面背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B )A拿破仑战败,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在俄国文化上留下了痕迹,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B“思想精深”是指想得深、想得透,可以为读者观察世界提供一种有益的角度。比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切入世界的独特视角。C评论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等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学校与学习者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教、学、评、测等多

4、个环节均因技术的推动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解析】A项,结构混乱,“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句式杂糅,应该去掉“最好的证明是”或去掉“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C项,偷换主语,可在“成为”前加上“该书”。D项,搭配不当,“创造”与“新时空”不能搭配。另外,“教、学、评、测”顺序不当,应是“教、学、测、评”。3阅读复活,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A玛丝洛娃在认出聂赫留朵夫之后,她的脸色变得阴沉了,斜睨的眼光盯住聂赫留朵夫不放,朝他微微一笑。这些行为动作表明,聂赫留朵夫给她带来的伤害已经平复,面对这个曾经伤害自己的男子,把他当作

5、一个顾客,露出妖媚的笑容。B玛丝洛娃年轻时在聂赫留朵夫姑妈的庄园里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不幸的玛丝洛娃因此被赶出主人家,生活颠沛流离,后落入妓院。在妓院里,因被诬陷毒死人而受审。C“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是来自聂赫留朵夫内心的一声喟叹。面前的玛丝洛娃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孩纯洁可爱的卡秋莎,而是一个堕落、卖弄风骚、见钱眼开的粗俗女子,她丧失的不是生理学上的生命,而是自己纯洁可爱的灵魂。D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并不坚定。他出于忏悔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这使得聂赫留朵夫怀疑

6、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所以他未将结婚的想法告诉玛丝洛娃。【解析】聂赫留朵夫给她带来的伤害仍然难以平复。4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艺术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大卫科波菲尔中每个人物所使用的语言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气和语调。如“请允许我向你告辞,昆宁先生,我不再打扰了”出自能说会道、喜欢卖弄学问的米考伯先生之口;“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出自前来向米考伯要债的人之口。B“复活”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死了又活过来”,文中指男主人公在生活中一度走向堕落颓废,最后在心灵上、道德上、思想上实

7、现了新的飞跃,开始了积极向上的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复活。C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海”是主人公活动的场所。大海虽然极富生命力,但又非常残酷,它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小说以“老人与海”为题,就是要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不可被战胜的精神。D百年孤独中的“百年”并非实际,而是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是指拉丁美洲人民长期存在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思想。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发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解析】“精神复活”的不仅

8、是男主人公,也包括女主人公。二、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聂赫留朵夫在监狱大门口拉了拉铃。他不知道玛丝洛娃今天情绪怎样,又想到她和她同监的人都对他保守着什么秘密,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他向出来开门的看守说明要见玛丝洛娃。看守回去打听了一下,告诉他玛丝洛娃在医院里。聂赫留朵夫就上医院。医院看门的是个和善的小老头,立刻放他进去,问明他要见什么人,就把他领到儿科病房。一个青年医生,浑身散发着石炭酸味,在走廊里接见聂赫留朵夫,严厉地问他有什么事。这位医生处处体恤囚犯,因此经常同监狱当局,甚至同主任医生发生冲突。他唯恐聂赫留朵夫提出什么违章要求,就表示他对

9、任何人一视同仁,还装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这里没有女病人,这里是儿科病房。”青年医生说。“我知道,不过这里有个女人是从监狱里调来担任助理护士的。”“对,这样的女人这儿有两个。您究竟有什么事?”“其中有个叫玛丝洛娃的,我同她很熟。”聂赫留朵夫说。“我想见见她,我为她的案子要到彼得堡去上诉。我想把这东西交给她。里面只有一张照片。”聂赫留朵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说。“行,这个可以。”医生的态度缓和了下来,接着吩咐一个系白围裙的老太婆把助理护士玛丝洛娃叫来。“您要不要在这儿坐一下?到候诊室去也行。”“谢谢您。”聂赫留朵夫说,趁医生态度好转,就向他打听玛丝洛娃在医院里工作得好不好。“还不错,要是考虑到

10、她过去的生活经历,应该说很不错了。”医生说,“喏,她来了。”老太婆从一扇门里走出来,后面跟着玛丝洛娃。玛丝洛娃穿一件条纹连衣裙,外面系着白围裙,头上扎着一块三角巾,盖住头发。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刷地红起来,迟疑不决地站住,然后皱起眉头,垂下眼睛,踏着走廊里的长地毯快步向他走来。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本想不同他握手,但后来还是向他伸出手,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自从上次他们谈话时她发了脾气又道了歉以后,聂赫留朵夫还没有见到过她。他料想她今天的心情同上次一样。但今天她完全不同,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拘谨,羞怯,而且聂赫留朵夫觉得她对他很反感。他对她说的话同刚才对医生说的话一样。他告诉她他将去彼得堡

11、,并且把装着他从巴诺伏带来的照片的信封交给她。“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拿去吧!”她扬起黑眉毛,用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惊奇地瞅了瞅,仿佛在问这给她做什么。然后默默地接过信封,把它插在围裙里。“我在那里看到了您的姨妈。”聂赫留朵夫说。“看到了?”她冷冷地说。“您在这儿好吗?”聂赫留朵夫问。“没什么,挺好。”她说。“不太苦吧?”“不,不算什么。可我还没有过惯。”“我很替您高兴。总比那边好一些。”“那边指什么地方?”她问,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那边就是牢里。”聂赫留朵夫赶快回答。“好什么呀?”她问。“我想这里的人好些。不像那边的人。”“那边好人多得很。”她说。“明肖夫母子

12、的事我奔走过了,但愿他们能得到释放。”聂赫留朵夫说。“但愿上天保佑,那老太婆人真好,”她说,再次表示她对那个老太婆的看法,接着微微一笑。“我今天要上彼得堡去。您的案子很快就会受理。我希望能撤销原判。”“撤销也好,不撤销也好,如今对我都一样。”她说。“为什么说:如今都一样?”“不为什么。”她说,用询问的眼光瞅了一下他的脸。聂赫留朵夫把她这句话和这个眼光理解为:她想知道他是坚持他的决定,还是接受了她的拒绝而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您都一样。”他说。“不过对我来说,您无罪释放也好,不释放也好,倒真的都一样。不管情况怎样,我都将照我说过的话去做。”他坚决地说。她抬起头来。她那双斜睨的黑眼睛又像瞅

13、着他的脸,又像瞅着别的地方。她整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不过她嘴里所说的同她眼睛所说的截然不同。“您何必说这种话呢!”她说。“我说这话是要让您明白我的心意。”“这事您已经说够了,用不着再说了。”她好不容易忍住笑说。病房里不知怎的喧闹起来,传来孩子的哭声。“他们好像在叫我。”她不安地回头望望说。“好吧,那么再见了。”他说。她假装没有看见他伸出手来,没有跟他握手就转过身,竭力掩饰她的得意神气,沿着走廊的长地毯快步走去。“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她在想些什么?她有什么感受?她是要考验我,还是真的不能原谅我?她是没法把她的思想和感受说出来,还是不愿说?她的心肠变软了,还是怀恨在心?”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

14、么也无法回答。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她变了,她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使他同她联结起来,而且使他同促成这变化的上天联结起来。这样的联结使他欢欣鼓舞,心里充满温暖。(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D )A青年医生所表现出的“严厉”和“怒气冲冲”,侧面表现出他对囚犯的关照与体恤,以及对聂赫留朵夫的刻意戒备。B医生的态度之所以缓和下来,这与上文聂赫留朵夫明确告诉他这次探访的目的以及自己与玛丝洛娃的关系很熟密切相关。C“聂赫留朵夫觉得她对他很反感”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次见面时她对他发了脾气,二是这次见面时她竟然“皱起眉头”,不想同他握手。D聂赫留朵夫提到“那边

15、”时,玛丝洛娃脸上泛起红晕,是因为她那让人不堪的牢狱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她觉得很难堪。【解析】玛丝洛娃脸红并非“那让人不堪的牢狱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而是曲解了“那边”的含义,误以为聂赫留朵夫重提旧情,进而触发了她对过去的记忆,因此脸红。6下列对文本中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C )A文章开篇设置悬念,写聂赫留朵夫因不知道玛丝洛娃的情绪怎样、不了解她们对他保守的秘密而提心吊胆,神经紧张,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章写青年医生为体恤囚犯甚至不惜与主任医生发生冲突,这为下文他向聂赫留朵夫介绍玛丝洛娃并称赞她的工作做了铺垫。C对玛丝洛娃的出场,作者按照从肖像到动

16、作再到心理这种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变化顺序依次展开描写,这符合普遍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接受。D“那边好人多得很”,这是玛丝洛娃对监狱环境和狱友的认知,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凸显了她善良的一面。【解析】作者对玛丝洛娃出场的描写,并不是“从肖像到动作再到心理”“依次展开”。7结合下面所提供的课内文段并阅读选文中的画线部分,对比分析两个文段在表现人物形象上有哪些不同之处。(6分)(课内)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答案】_课内文段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连用几个动词“瞧瞧”“伸”“抓”和“塞”,表现出玛丝洛娃对金钱的

17、职业化的贪婪与灵魂的堕落;选文文段在使用动作描写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通过使用描摹状态的副词“惊奇地”“默默地”来表现她由照片引发的痛苦回忆和心灵上的触动。_8节选文本中的哪些因素让聂赫留朵夫认为玛丝洛娃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_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同他握手,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拘谨,羞怯。由这种羞耻感可以看出她那颗禁锢得近乎麻木的心出现了新的变化。由照片以及对“那边”的误解而引发的对过去的回忆,让她的脸上再次泛起了红晕。这也表现出过去生活中的甜蜜和痛苦的记忆已经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对孩子哭声的不安和关注,说明她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善良与

18、母爱已被唤醒。_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送元颢还北。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前军大都督,发自铚县,进拔荥城,遂至睢阳。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城以相拒。庆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以四面萦水,守备严固。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

19、租车七千八百辆。仍趋大梁,望旗归款。魏左仆射杨昱率众,据荥阳拒颢。兵既精强,城又险固,庆之攻未能拔。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骑一万,据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一鼓悉使登城,遂克之。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骑三千背城逆战,大破之。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寇楚州,刺史桓和陷没,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

20、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选自梁书陈庆之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B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C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

21、走/庆之收之以归/D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申,十二时辰之一。干支计时中十五时到十七时为申时,也称作“黄昏”。B羽林,皇帝禁卫军。后改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意。C赠,古代皇帝对故去的官员或其父祖的加封。文中指为陈庆之追封官爵。D鼓吹,即鼓吹乐,古代一

22、种器乐合奏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也称作黄昏”解说错误,申时又称作哺时、日哺,“黄昏”对应的是戌时,指十九时至二十一时。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陈庆之忠心耿耿,深受高祖赏识。高祖喜欢下棋,常常通宵达旦,其余侍从都因疲倦睡着了,只有陈庆之通宵伺候闻呼即至,得到高祖的亲信、赏识。B陈庆之孤军北上,护送元颢北归。北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动乱,便投降梁朝,想借梁朝之力自立;陈庆之在高祖的任命下率军北上,护送元颢北归。C陈庆之能征惯战,屡次摧折强敌。睢阳之战,敌人分筑九个城垒抗拒,陈庆之攻陷其中三个后,敌人终于投

23、降;荥阳之战,陈庆之生擒敌军主帅。D陈庆之善于抚慰,军士愿意效死。陈庆之性格戒慎小心,射箭不能穿过盔甲,骑的马也不敏捷,但陈庆之善于抚慰将士,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尽力。【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荥阳之战,陈庆之生擒敌军主帅”错误,应为“考城之战”。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5分)译文: 陈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邺,逐渐升任主书,他散家财招募士兵,常思发挥功能和作用。(2)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5分)译文:_当敌骑未全到来时,须平定他的城垒,诸君不要狐疑,那样会自己

24、贻误战机让人屠杀切成肉泥。_【参考译文】陈庆之,字子云,是义兴国山人。幼年就随从高祖。高祖喜好下棋,每次下棋都是通宵达旦不停止,同辈都疲倦睡觉,只有陈庆之不睡觉,一听到呼唤就立即到达,很被亲信赏识。陈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邺,逐渐升任主书,他散家财招募士兵,常思发挥功能和作用。大通初年,北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主动摆脱困境来梁朝投降,请求梁朝立他为魏主。高祖接纳了他,任命陈庆之假节、飙勇将军,送元颢回北方。元颢在涣水即魏帝号,授予陈庆之前军大都督职务,从铚县出发,进取荥城,于是到了睢阳。北魏将领丘大千有部众七万,分筑九个城垒相抗拒。陈庆之进攻他,自黎明至下午,攻陷了三个城垒,丘大千于是投降。

25、当时北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皇家卫军、有爵者的服役人共二万来救梁、宋两州,进驻考城,城四面绕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活捉元晖业,缴获输纳租赋的车辆有七千八百辆。便直趋大梁,敌人望旗投降。北魏左仆射杨昱率领人马,占据荥阳抗拒元颢。北魏士兵既精强,城又险固,陈庆之攻城未能拔取。北魏将领元天穆的大军又将至,先派他的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带领五千胡骑,援助杨昱;又派右仆射尔朱世隆率一万骑兵,据守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当时荥阳没有拔取,士众都很恐惧,陈庆之便解下马鞍喂饱战马,向众人宣传解释说:“我认为与敌骑不可在平原以力气相竞争,当敌骑未全到来时,须平定他的城垒,诸君不要

26、狐疑,那样会自己贻误战机让人屠杀切成肉泥。”就一鼓作气全都登城,于是攻克城垒。不久北魏军队在城外合拢,陈庆之率骑兵三千背城迎战,大破魏军。从铚县出发至洛阳共一百四十天,削平三十二个城垒,交战四十七次,所去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大同二年,北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侵犯楚州,刺史桓和陷没,侯景于是进军淮上,送信给陈庆之让他投降。皇帝派遣湘潭侯萧退、右卫夏侯夔等人赴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当时下着大雪,侯景丢弃军用物资败走,陈庆之收取而归。五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追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给一部鼓吹。谥号为武。陈庆之性格恭敬而戒慎小心,衣不穿丝绸,不喜好音乐,射箭不能穿过盔甲,骑的马并不

27、敏捷,然而善于抚慰军士,因此他们都能效死尽力。四、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忆滁州幽谷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D )A诗人已离开滁州,千峰环抱的幽谷、山花烂漫的景象仍让他难以忘怀。B往昔辛勤种植花木,如今花开花落谁来欣赏,诗人因此生发怅惘之心。C欧阳修曾谪居滁州,自号醉翁,他想象田夫野老还会记得当年的自己。D尾联以景结情,表明希望有人能陪自己再访滁州,抚琴为乐夜访幽泉。【解析】“表明希望有人能陪自己再访滁

28、州,抚琴为乐夜访幽泉”理解有误。14诗人为何追忆滁州幽谷?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 滁州幽谷景象优美,自己曾在此手植花木。自己曾在滁州与民同乐,留下可供追忆的治滁行迹。年华老去,更加留恋当年在滁州时的高情雅致。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5在下列句子的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6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若夫乘天地之正_,_而御六气之辩_”,就能遨游于无穷无尽之境,从而不再“有所待”。(2)蜀道难中,李白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来表达担忧之意的句子是:“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雄姿英发_”和“_羽扇纶巾_”,从仪态和装

29、束的角度写出了周瑜的年少得志和儒雅风度。六、语言知识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建筑也是如此。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世界建筑史上往往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画卷,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_。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_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

30、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_,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_的问题。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世界建筑史上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B世界建筑史上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是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C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

31、D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解析】原句中,“世界建筑史上”语序不当,可做“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的定语。“往往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成分残缺,可在“是”后加上“以”或“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不如人意以致百花齐放琢磨B不如人意以至万紫千红捉摸C差强人意以致万紫千红捉摸D差强人意以至百花齐放琢磨【解析】不如人意:不使人满意。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在时间

32、、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琢磨:思索;考虑。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虽然它们放在一起可能会“损人”且不“利己”,但各自都很美观B即使它们放在一起可能会“损人”且不“利己”,但各自都很美观C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D虽然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解析】根据语境,该句强调的是房子“互不和谐”的危害,排除AB

33、项;文段中没有说这些建筑“本身各自都很美观”,选用假设关系更好,排除D。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文学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而且比创作还困难。因为翻译不是自我的随心创作,而是需要翻译者在阅读原作中,走进作者的内心,_。同时,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_,如果对本国与对方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要做好翻译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钱钟书认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_,这才算得入于“化境”。【答案】_用本国语言对原作进行恰当转换_更是不同文化间的

34、转换_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文化风味_20请从下面这则材料中,分点概括四川省十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要求:表达准确,不出现数据,每点不超过12字。(5分)2021年5月26上午,四川省公布了全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情况。目前全省常住人口共8 367.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8 041.8万人相比,增加了325.7万人。成都市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 000万大关,达到2 093.8万人,其余20个市(州)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十年间全省人口进一步向成都聚集。年龄构成上,全省014岁人口占16.1%;1559岁人口占62.19%;60岁及以上人口占21.71%。与2010年相比

35、,这三项数据分别下降0.87%、下降4.54%、上升5.41%。受教育程度方面,与2010年相比,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 675人上升为13 267人,文盲率由5.44%下降为3.98%。全省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68.8万人,占6.8%。与201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5.9%,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答案】_常住人口呈现增长态势。人口进一步向成都聚集。存在人口老龄化倾向。人口受教育程度得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明显增长。_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喜欢过着整饬、有序的生活,每天有规律地起居、做事:认一个甲骨文,识别一种植物,读一本新书,做笔记

36、。这样我晚上上床时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厚实,好像长出了一片新叶。喜欢这种稳定累积的意义感,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自己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黎戈如果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还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生存竞争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人类依然循规蹈矩,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金马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指导】本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求异即分析,求同即综合。题目包含了显性的限制和隐

37、性的限制,既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又考查考生的价值问题。考生构思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思考材料间的内在关联,确定出一个主要立意,并由此展开议论。题中两则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的主题,大而言之是对人生观、价值的考查。此题较开放,能形成的立意点较多,审题的门槛较低。但要让考生在思考日常生活基础上写出具有较高境界及深刻体悟的文章,以旧瓶装新酒,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参考立意】1单材料立意(1)在整饬有序(有规律)的生活中让人感觉稳定,获得意义的累积和成长。(2)生活中不追求整饬有序(不规律)也可以积累意义和获得成长。(3)生存竞争的时代要勇于创新;在竞争时代不创新(循规蹈矩)会导致自我

38、溃败。(4)时代接受少数人创新、多数人循规蹈矩的姿态。(创新只是个人的杰出表现,大多数人还是符合时代状态循规蹈矩的)2综合两则材料立意(1)在整饬有序中寻求创新。(既可以有规律地生活,又可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不断创新,有规律的生活并不影响创新。(2)整饬有序过于循规蹈矩,会妨碍创新。(要突破“规律”限制或要摒弃循规蹈矩的固化生活模式,勇于创新)(3)创新与整饬并不相悖。整饬有序不等于死规矩,创新也不等于混乱无序。【优秀例文】行囿于规,思超乎矩黎戈的规律稳定的生活与金马的创新主张,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行为与思想的矛盾性与同一性。一方面,我们追求黎戈式稳定有规律、有质感、有厚度的生活;另一方面,我

39、们又不得不打破思维规律,力争在关乎创新的生存竞争中据有一席之地。行囿于规,这是生活对我们的要求。俗语常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确如此,看似纷繁芜杂的世界,正是由无数规矩调制而成的文明有序的存在。小到上班族三点一线、朝五晚九的生活,大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治交流,无不诉之于规,有形的,无形的。何为规矩?规矩正是人类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摸索出、总结出的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固定成分。它是秩序、安稳的保护伞,是遵循的对象。因此,即使如阿甘正传所言“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你仍可坦然地规律起居、做事,在规律的保护伞下,感受黎戈式生活慢慢积累的厚重感。思超乎矩是生存竞争对我们

40、的启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这个新思想、新潮流如风暴般迅猛发展的时代,如果你是那只抱着外壳,循规蹈矩、停滞不前的蜗牛,不懂得变通与创新,那么你将注定被卷进深渊。如果爱因斯坦囿于经典力学,就不会有物理界的第三次革命;如果徐本禹囿于成见,不愿深入山区,就不会有稚嫩的肩膀扛起可爱的生命,扛起希望与担当;如果华为不能早做预判,大力研发5G通信,就不会有如今中国在5G通信上强大的话语权如果说规律是前人总结后人遵循的,那么创新就是踩在“规律”这位巨人肩膀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我想,只选择“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大抵就是思维的停滞与僵化,正如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般徘徊不前的人们。这的确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然而,行囿于规,思超乎矩,这就可以于循规蹈矩中跳脱常理的极端行径。只有既有如儒家“不逾矩”的清醒,又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执着追求,方能在行与思中既感到平稳的厚实感,又徜徉于创新的海洋。行囿于规,不逾矩;思超乎矩,日日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