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2.22MB ,
资源ID:102783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78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下图为非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 边界有实有虚C.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 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2. 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 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 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季节变化小D. 丁区域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按单一指标(自

2、然带)来划分的;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四区域代表不同的自然带,属于同一层次。选C正确。【2题详解】甲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都非常充足,A错;乙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B错;丙区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C错;丁区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D正确。选D正确。【点睛】区域的划分标准有多种多样,有单一性指标也有综合性指标;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一般行政区划分有明确的界线,自然区间没有明确界线;区域内部还可划分下一级区域,具有

3、层次性;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内部有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在该方案中,规划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这说明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城市化水平B. 科学技术水平C. 区域的开放程度D. 自然地理条件4. 从总体上看,该城镇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没有农业活动 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带动了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A. B. C. D. 【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平坦的地势可以减少工业区的建设成本;工业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可减轻对城区空气的污染。这说明影响该方案中规划工业区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4、自然地理条件。ABC不对,故选D。【4题详解】城镇地域也有农业活动,只是不占主要地位,对,不对;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的发展,不对,对。故选A。下表为工业化阶段相关资料表,下图示意某年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5. 该年长江流域内的各省级行政区中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是A. 湖南、安徽、重庆B. 四川、云南、江西C. 广西、湖北、云南D. 上海、浙江、江苏6. 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 经济布局亟待优化C. 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D. 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答案】5. D 6

5、. B【解析】【分析】【5题详解】由表可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地区,人均GDP4000美元,第二、三产业比重90%;由图示可知,只有浙、苏、沪符合条件;桂的人均GDP小于2000,是初期工业化;川、湘、鄂、赣、渝、滇应是中期工业化。选D正确。【6题详解】根据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表中信息可知,长江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发展有较大差距:青、藏等省级行政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湘、鄂、皖等省级行政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浙、苏、沪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布局亟待优化,A错、B正确;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C错;东西部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明显,D错。选B正确。【点睛】

6、不同工业化阶段产业特征:在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由于需求拉动、技术要求简单、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便宜等有利因素得到较快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地位有所削弱,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还较慢,这时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在工业化中期,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轻纺工业继续发展,但是速度逐渐放慢,而以能源、动力、基础设施等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取代轻纺工业的位置而成为主导产业。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下降幅度较快,但高新技术制造业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智

7、密型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该城区由到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A. B. C. D. 8. 该城区工业()产品联系紧密技术协作密切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竞争激烈A. B. C. D. 【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该城区由到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的数量逐渐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正确;经过该区域的公路与高速公路增多,但运输方式没有增多,错误;交通密度增大,说明该地对外联系得到了加强、区域开放程度提高,正确;工业增多,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改善,错误。故选B。【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

8、出,该城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原先单个的服装厂、制药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生产厂家,这说明该城区的工业规模效应增强,正确;与此同时,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正确。故选C。下表为某年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9. 影响表中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农业发展水平B. 工业发展规模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人口自然增长率10. 从区域发展阶段看,推动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A. 人口规模B. 交通状况C. 自然资源D. 高科技【答案】9. C 10. D【解析】【9题详解】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比重;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城镇

9、化水平影响较小;表中上海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但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辽宁高,比广西低,从而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影响表中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表中辽宁的第二产业比重比上海、广西高,但城镇化水平没有上海高,从而判断工业发展规模不是影响表中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由表中数据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呈正相关,通常情况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所以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选C正确。【10题详解】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且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可判断上海已经达到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

10、段,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高科技,D正确;人口规模大小、交通状况不是推动城市的高效益阶段进一步发展的动力,A、B错;上海自然资源短缺,也不能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C错。选D正确。【点睛】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阶段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占比重最大的影响因素。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

11、业发达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12.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 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 经阿拉伯海时,多顺风顺水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沙漠D. 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答案】11. D 12. C【解析】【11题详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是京津冀人口稠密,西部是西欧人口密度也大,A错;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工农业发达,农业中乳畜业占重要地位, B错;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C错;东部城

12、市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较低,西部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速度慢, D对。【12题详解】6月至8月北半球是夏季,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经南海时不会遭遇梅雨天气,梅雨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A错;经阿拉伯海时,受西南季风洋流影响,多逆风逆水,B错;经红海时,两岸是沙漠区,C正确;经地中海时,夏季正值副热带高压控制,风浪小,炎热干燥,D错。选C正确。【点睛】读图能力是建立在对图示基本特征了解的基础上,首先要根据海陆轮廓,读出图中东端、西端所在地区。然后才能根据区域的特征,判断正误。能够判断海上航线的分布位置,了解沿线经过主要地区的气候、植被、洋流等自然特征,才

13、能判断。区域基本特征的记忆是基础。读沿106.5E经线所制作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3.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 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的地区C.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14. 有关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D. 土壤贫瘠,应合理发展柑橘等产业15. 有关地说法正确的是A. 与地气候类型相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与地耕作方式相同,以水田为主C. 为盆地地形

14、,比地年太阳辐射量多D. 土壤主要为紫色土【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分析】【13题详解】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平均气温等值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相吻合,成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南方与北方、暖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界线、水田与旱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线。选C正确。【14题详解】地形区为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故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A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B错;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不足,C错;该地区位于暖温带,不适宜种植柑橘,D错。所以选A。【15题详解】地位于四川

15、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A错;地多为旱地,地多为水田,两地的耕作方式不同,B错;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比地年太阳辐射量少,C错;地土壤为特有的紫色土,D正确。所以选D。【点睛】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冬季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2、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以南是湿润区以北是半湿润区;3、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4、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5、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无结冰期且径流量大,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且径流量小;6、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界线;7、秦岭

16、-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 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C.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 补充气源17. 制约我国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 农业基础薄弱B.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C. 水土流失严重D. 自然资源不足18. 西气东输工程对能源输入区的有利影响有A.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B.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大气环境保护C. 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D. 工程量大,有利于西部资金

17、流入,促进经济发展19. 我国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 B. C. D. 【答案】16. D 17. B 18. B 19. C【解析】【16题详解】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三角,途经宁夏、陕北,主要是黄土高原也有丰富的天然气,可中途补给补充气源;路线更长,增加了管道建设成本;最终到达东部,不是为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可以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天然气开发,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选D正确。【17题详解】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18、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农业基础薄弱、是缺少资金、技术;水土流失严重,不是制约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西部地带自然资源丰富。选B正确。18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能源的需求较少;西气东输对能源输入区,可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相对环保,有利于输入区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对迁出地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有利于资金流入西部,带动西部就业。选B正确。【19题详解】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可针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

19、资金匮乏问题,政府可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和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落后的问题。选C正确。【点睛】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江浙沪地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城市的分布。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以及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

20、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该流域A. 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B. 大气降水补给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C. 径流量与降水量同步增减D. 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1. 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土地沙漠化B. 地面沉降C. 土地盐碱化D. 水土流失22.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 输沙量增大,水库泥沙淤积严重B. 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C. 径流量减小,河水不易决堤泛滥D. 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答案】20. B 21. D 22. A【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基本一致,由此可判断大气降水补给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径流量主要来自降水量

21、,但并不完全同步增减,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小。选B正确。【21题详解】该流域降水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判断应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该地区沙漠化问题不突出;该地降水多、径流量大时,河流的输沙量大,应是水土流失严重;地面沉降是因为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土地盐碱化与蒸发、地形及地下水位有关,也不能确定。选D正确。【22题详解】该河在雨季输沙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泥沙淤积严重;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输沙量大,下游河床淤积,易形成地上河,下游易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航运。选A正确。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23. 甲、乙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A. 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B. 土壤贫瘠,化肥大量使用C. 冰雪融水多,地下水水位升高D. 灌溉不合理,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24. 丙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 人类不合理灌溉B. 地势低平,海水浸渍C. 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 降水少,蒸发旺盛【答案】23. D 24. B【解析】【23题详解】甲、乙两地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蒸发旺盛,灌溉不合理,使得盐分易在地表聚集,形成盐碱地,D正确;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盐碱地比重应较小,盐碱地成因与人口密度小关系不大,主要是不合理灌溉造成,A错;土壤贫瘠,

23、化肥使用量大,可能导致土壤板结,不是盐碱化,B错;乙地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不是冰雪融水导致的,C错。选D正确。【24题详解】丙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滨海地带地势低平,海水浸渍;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大;该地位于季风区内,夏季降水多。选B正确。【点睛】盐碱地形成条件: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地理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

24、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细的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下面小题。25.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开矿降水增多人口增加过度开垦A. B. C. D. 26.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提高土壤肥力气候干旱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增加土壤酸化A. B. C. D. 【答案】25. C 26. C【解析】【25题详解】读图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和草地面积的缩小及耕地

25、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可推断,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开垦问题;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量非常少,故主要原因不是开矿;该区域的西北部出现了沙漠景观,可推断明清时期景现的变化也不是因为降水增多。选C正确。【26题详解】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的过度开垦,势必会加重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植被减少,地表裸露,荒漠化加重,沙尘暴增加,局部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正确,选择C正确;提高土壤肥力不属于环境问题,错误;该地区植被破坏不会导致土壤的酸化,错误。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

26、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 调蓄黄河洪水C. 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 汇集灌溉余水28. 为防治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秸秆还田,改良土壤 完善排水系统填沟蓄水,储存水资源 大水漫灌,施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A. B. C. D. 【答案】27. D 28. A【解析】本题组以河套灌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湿地的作用、土壤盐碱化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27题详解】由图可知,乌梁素海连接排水渠道,根据黄河流向判断当地地势为西高东低

27、,因此乌梁素海位于各条渠道的下游,主要作用是汇集农业灌溉余水,故D项正确。因地势比灌区低,所以选项A不正确;该湿地对黄河洪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该湿地水量小,水较浅,航运功能不强,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28题详解】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可抑制蒸发,降低土壤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危害,选项符合题意。完善当地的排水系统,可以尽快把淋盐后高盐度水排出,同时可防上大量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选项符合题意。填沟蓄水会加剧水分蒸发,会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抬高地下水位,加重土壤盐碱化,选项不符合题意。大水漫灌会使大量地表水下渗,抬高地下水位,从而加剧

28、土壤盐碱化,选项不符合题意。云南丘北普者黑位于云南东南部,主要由孤峰、湿地、溶洞群等景观构成。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大量污水和垃圾,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有关普者黑湿地生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提供各种物质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A. B. C. D. 30. 普者黑湿地遭到破坏带来的影响有气温日较差增大 降解污染物能力下降空气湿度增大 生物多样性增加A B. C. D. 【答案】29. D 30. A【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生态意义。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等;破

29、坏湿地,其生态效益下降。【29题详解】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等;提供各种物质资源属于湿地的经济价值。选D正确。【30题详解】湿地遭到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湿度减小,气温日较差增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选A正确。“洪水一大片, 枯水几条线”,曾经是洞庭湖的真实写照。完成下面小题。31.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增大湖盆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A. B. C. D. 32. 洞庭湖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

30、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立体养殖,综合开发资源A. B. C. D. 【答案】31. D 32. C【解析】本题考查湖泊治理。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湖泊,洞庭湖萎缩与流域内水土流失重、泥沙淤积有关,与湖泊周边地区围湖造田有关;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泥沙在洞庭湖区的淤积;而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可以扩大洞庭湖面积,有利于湖泊恢复。洞庭湖湖区面积广大,周边地区人口多,人地矛盾突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立体养殖既保持了水面面积,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可缓解人地矛盾。【31题详解】

31、洞庭湖萎缩与流域内水土流失重、泥沙淤积有关,与湖泊周边地区围湖造田有关;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泥沙在洞庭湖区的淤积,正确;而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可以扩大洞庭湖面积,正确;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与湖泊萎缩关系不大,错;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增大湖盆,不利于湖区生态保护,不可取,错。选D正确。【32题详解】湖区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不足,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不能缓解人地矛盾,错;围湖造田虽然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会加剧洪涝灾害, 不可取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正确;立体养殖既保持了水面面积,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可缓解人地矛盾,正确。选C正

32、确。在决定建设长江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埃及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 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 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3.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B.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 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 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34. 从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正确的是A. 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 三峡工程处于热

33、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 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 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答案】33. B 34. C【解析】【33题详解】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不是供水,而是为下游防洪,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灌溉,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库区,下游至入海口处的影响也非常大。据此分析本题选B。【34题详解】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分别建设在长江、尼罗河上。尼罗河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长江处于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所以长江年径流量远高于尼罗河。落差大是水能丰富的原因,并不是径流量大的原因;阿斯旺工程的

34、上游是热带荒漠或热带草原区,农业不发达,不需要大量取水灌溉。据此分析本题选C。【点睛】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防洪,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灌溉,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下游。长江流域降水量远远大于尼罗河流域,长江的年径流量远高于尼罗河。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5. 巴拉那河中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A. 全年多雨,降水丰沛B.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 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 土质黏重,便于下渗36. 关于巴拉那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流域内水流平缓,

35、可以全流域通航B. 圣保罗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C. 上游地区山色秀丽,空气宜人,适合发展旅游业D. 下游地区适宜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答案】35. B 36. C【解析】【分析】【35题详解】巴拉那河中下游地区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巴拉那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巴拉那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冬季气温高于0,故该地区不可能冻土广布;由材料信息“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可知,该地区土质黏重,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选B正确。【36题详解】巴拉那河流域上游位于山区, 上游水流湍急,不利于通航,山色秀丽,空气宜人,适合发

36、展旅游业,A错、C正确;从图中看,圣保罗附近铁矿资源丰富而不是煤炭资源丰富,B错;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多沼泽,不适宜发展山地立体农业,D错。选C正确。【点睛】巴拉那河中下游地区沼泽成因: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多条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37. 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A. 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市场需求广阔B. 支流众多,水系稠密C. 年降水量丰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小D. 流域内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38. 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A. 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B. 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

37、收入C. 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D.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答案】37. D 38. A【解析】【37题详解】河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方面考虑;田纳西河主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流域内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降水多,流量大,所以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水力丰富的原因;支流多不能说明水力丰富;降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较大。选D正确。【38题详解】甲地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气候温暖,又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利于发展棉花和玉米等种植业;平原景观,公园旅游景点单调,不适合;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该地不是城市群带,发展乳畜业远离市场,不适合。选A正确。黄河是我国的母

38、亲河,黄河的综合治理关系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读黄河流域水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9. 从理论上讲,图中的河段综合治理模式和田纳西河流域最接近的是A. B. C. D. 40. 黄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哪一种是不同的A. 土地退化B. 植被破坏C. 水质污染D. 风蚀荒漠化【答案】39. D 40. D【解析】【39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经验主要是属于水力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地和地位于平原地区,地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水土流失区,这些与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不相一致;地位于山区,水能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经验,选择D。【40题详解】生态环境问题

39、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主要有: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风蚀荒漠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田纳西河流域不会出现风蚀荒漠化,选择D。二、简答题(共2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材料二 如下表和下图。 (1)荒漠的名称是_,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地和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双选) A. 过度放牧 B. 过度樵采 C. 过度农垦 D. 水资源的利用不当(3)结合表格对比分析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地区差异成因新疆_ _ 内蒙古_ _ (4)内蒙古在防治荒漠化方

40、面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风力作用强。(2)BD(3)荒漠化土地面积大;比内蒙古离海洋远,降水少;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分布广;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土地退化,沙化严重。(4)合理发展畜牧业,防止过度放牧;加强人工草场建设;退耕还草;已沙化土地采取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等措施(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荒漠化分布及成因。定位地区可结合所学、特殊地理事物及轮廓形状等可知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大风天多、植被稀少、地表径流量少有关,结合其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地和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

41、的共同原因,自然原因相似,人为原因不同。新疆与内蒙古不同地区荒漠化、沙化的原因,要结合各地的地理条件差异分析。内蒙古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造成的,荒漠化防治措施从生产方式、生物保护等方面入手。【详解】(1)由图示轮廓形状可知,位于塔里木盆地内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化有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大风天多、植被稀少、地表径流量少有关,结合其地理位置进行分析;主要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加之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地形封闭,风力作用强。(2)本题考查不同区域沙化的共同成因,结合两地共同的地理条件分析;由图示可知,两地都是深居内陆的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两地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资源的不合

42、理利用及过度樵采造成的;不是农牧交错带,也不是温带草原带,不是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造成的。选BD正确。(3)本题明确不同地区荒漠化、沙化的原因不同,结合各地的地理条件差异分析;新疆深居内陆,气候更加干旱,比内蒙古离海洋远,降水少,荒漠化土地面积更大; 内蒙古东西跨度大,由东向西水分条件变差,东部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土地退化,沙化严重,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分布广。(4)内蒙古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造成的,荒漠化防治措施从生产方式、生物保护等方面入手;所以防治荒漠化应合理发展畜牧业,防止过度放牧;加强人工草场建设,保护草场资源;退耕还草,恢复自然植被;已沙化土地采取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等措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