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95KB ,
资源ID:102693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69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九单元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九单元 第21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doc

1、第21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考纲要求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背景2内容3意义图示图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 背景2 过程3 意义轻巧识记经济体制改革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

2、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解读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用。划线部分反映了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史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

3、”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解读史料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人对此认识有误区,农民承包的是土地的使用经营权,没有变耕土地所有权,故谈不上资本主义复辟。史论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

4、(19531956年)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安徽、四川最先试点包产到户。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史

5、料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欲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解读本史料说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史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6、。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引自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解读本史料主要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什么是增强企业活力。具体原因是:僵化的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改革就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史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大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

7、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史论2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国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

8、变。1 (2013海南高考)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答案C解析关键信息有两个:一个是“1983年”,此时中国改革重心开始转向城市,但还未建立经济格局,可排除D项;第二个是“个体户从事运输售销行业”,可促进城乡市场活跃,但体现不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人员交流”等信息,可排除A、B两项。2 (2013天津高考)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

9、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达仁堂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茫然”状况。3 (2013江苏高考)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

10、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答案C解析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不是经济理论,排除D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A、B两项。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做了深刻阐发。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19901995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经济理论。4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

11、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判断分析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第一、五、七章目录,分别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5 2013年中国市场利润最高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眼镜、化妆品、婴幼儿用品等,社会上相当多的游资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资金的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

12、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的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对外开放过程2对外开放格局轻巧识记对外开放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特征:“渐进性”。两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史料一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

13、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解读特区在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方便,建设上以吸收外资为主。这些创新反映了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史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

14、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解读“东有深圳、西有喀什”、“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是对外开放“多层次”和“全方位”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史论从封闭保守到全方位对外开放(1)根本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内容:主要是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人才等。(3)途径:主要是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进一步开放内地城市。(4)特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友好国家的经贸关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多角度认识从历史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党中央总结我国

15、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形成的。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对外开放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1 (2012江苏高考)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本题从我国政府对外债的认识入手考查国家政策的转变。

16、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说明我国在重视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注意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贷款的史实,可以排除A、B两项。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说明国家发展不是依靠“民间融资”和“政府贷款”,排除D项。1969年之后我国长期不向国内外借债,联系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说明国家受“左”的思想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了思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政策也随之作出了改变。2 (2011福建高考)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

17、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由题干示意图的信息可知,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是在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1984年,符合题意。3 (2011上海高考)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材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答案C解析A项上海工业化一瞥,在材料中的“中共二大”无法体现;B项改革开放在上海和D项上海,红色的摇篮只是

18、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C项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全面概括材料的主题,包括工业化历程及红色的摇篮。4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晰有力的声音。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第一扇“窗”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出口特区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抓住时间信息“1979年”,内容“新中国融入世界”。A项是对内改革,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发生在1984年,排除;D项发生在1992年,排除。“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9年深圳出口

19、特区的建立打开了中国融入世界的第一扇“窗”,答案为B项。5 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美国人发现,自己家里的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均来自中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述现象说明中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符合题意,故选B项。审解组合类试题的技巧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筛选法、辨异法。最常用的是筛选法,又称排除法,以题干条件为“筛子”将备选项逐一过筛,排除那些与题干无关显然错误的选项,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留下正确答案。组合式选择题常出现提法

20、错误,那么凡含该内容的选项均错,称为“定一排三”法。1 “文革”结束也就意味着“左”倾错误的结束。错误。“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2 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经营权交给农民,产品的分配原则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只是扩大了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3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是

21、社会属性不同,其运行机制是一样的。错误。两者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施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体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的特点,19781983年底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1984年改革重心转入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4 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956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年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管理体制,1992年以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6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练出高分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 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23、”。与上述认识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知,B项正确。依据教材知识,A、C、D三项不符合题意。2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答

24、案C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本质问题”,这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思考。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对小农的经济行为的肯定,符合这个观点是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

25、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劳动者积极性。A、B两项不属于小农的经济,D项未涉及小农的经济。4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提高经济效率,使农业、工业得到协调发展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5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

26、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把握材料“开放整个海岸”以及“35年来”的时间信息即可判断为1984年的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6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事件的识记。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是1978年12月;人民公社体制

27、在全国逐步废除是1985年开始的;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是1982年;1987年,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故先后顺序为。7 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19789731985471934199030254520064.6395.37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C广大人民的愿望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能力。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分析表格可见,市场调节

28、的作用越来越大。8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根据相关大事的时间和“催生创业高潮点的动因”两个依据来解题。A项、D项都符合题目中的时间,但D项不完全符合题目强调的“催生创业高潮点的动因”,而A项较符合题意。深化训练练

29、会深度思考9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C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D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选项排查:A项“根本上”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集体所有,农民仅是获得了使用权,提高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C项“理性回归”说法错误,从表面上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30、制是以家庭为单位,但与传统社会小农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经济体制改革前,正是因为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说法是错误的。10有一浙江商人,1980到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 B改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问题分析和知识再现。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1980到1992年”。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从1992至2000年是逐步确立的过程,到20世

31、纪末21世纪初初步确立,故D项与材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11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质疑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从题干意思中我们能看出对于“包田到组”还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A、C两项说法错误,D选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时期还没有全面展开。12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

32、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或控股工业集体工业个体工业其他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从表格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1978年只有单一公有制,到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一定比例,说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000年,公有制仍是我国经济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国有企

33、业改革,故A、B、D三项不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近代重要城市区域分布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分析形成此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材料二2013年7月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酝酿中的城镇化改革方案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优化提高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三大城市群,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2)据材料二指出东部三大城市群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三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答案(1)特点:分布于沿江、沿海地区。

34、因素: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较早开始瓦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水陆交通便利。(2)地位:支撑、引领全国经济发展。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是外国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

35、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1987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着重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的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材料三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

36、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访日美后讲话材料四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指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原因。(2)材料二、三从什么角度告诉了我们对外开放的必要性?(3)结合材料四,简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答案(1)国外出访,世界现代科技的发达和各国利用外资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状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取国外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邓小平对有关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多次论述,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2)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从世界角度看,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3)必要性: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重大意义: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