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660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2015.4一、选择题2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 【解析】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等信息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

2、显著特征是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项结合,故A项正确;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只涉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只涉及宗法制,故C项错误;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只涉及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25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年代道、路、省州数郡国数县、邑、道、侯国等户数(万)西汉平帝(15)1310315871223唐贞观十三年(639)10道3581551缺唐开元二十八年(740)15道32815738413宋开宝(968975)末2971086309宋宣和四年(1122

3、)26路2881234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表格中所涉及的不同时间中的“道、路、省”、“州”、“郡国”、“县、邑、道、侯国”均是指地方行政区划,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是材料表格的表面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与专制主义无关,故C项错误;古代监察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26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

4、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解析】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观点太片面,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没有全面体现材料本

5、质,故D项错误。【答案】C27“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材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

6、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D项正确。【答案】D28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说明他的思想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故A项

7、正确;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是一场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群众基础有限,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A29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清朝因闭关锁国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闭关锁国政策最主要是限制民间对外

8、贸易,对于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在小范围地区进行,故A项错误;民间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在明后期,同时主导地位的变更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时间清前期不符,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保留了具有官方背景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朝对外贸易的窗口,故D项正确。【答案】D30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 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 D政治革命与文学

9、改良具有同等作用【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章士钊指出“提倡新文学”取得成功的的前提是国家政治制度先进,他的理由是文学艺术只是一部分,欧洲的文化发展,都是与政论同时进行的,他更突出政论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政治革命与文学改良具有同等作用,说法太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B31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

10、率对比变化说明了()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C全球化日益加深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考点】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往来的外交政策,并不是中国加入WTO后才认识到中外交往应该平等,故A项错误;中西差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 项错误;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多重发展趋势,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等,说明全球化下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故C项正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之一,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不能代表所有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32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

11、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柏拉图思想主张 【解析】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是二人思想主张的表象而非政治主张的实质,故A项错误;孔子的思想主张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故B项错误;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是孔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

12、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理想国一书表达自己重新建构有序理想社会的国家,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故D项正确。【答案】D3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考点】“斯大林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

13、化福利制度 【解析】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与材料内容相反,是苏联习西方,故A项错误;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是指斯大林时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有助于缓和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故C项正确;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效仿苏联经济建设模式,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41946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

14、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B电文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乔治凯南电报认为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但不是它强调的重点,故A项错误;这封电报的重点是强调“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苏实行“遏制战略”,故B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1946年此时世界还未分裂,故C项错误;1946年 2 月,美苏还未进入“冷战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35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

15、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 【解析】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与材料背景不符,故A项错误;90年代初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欧盟成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材料关键信息“德国将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表明德国顺应欧洲一体化潮流,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法德关系材

16、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40(25分)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创造了世纪性繁荣,留下灿烂的商业文化。茶叶贸易是晋商最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材料一 表1 祁县茶商制茶工费与包装工费明细(单位:文担)上等茶叶中上等茶叶普通茶叶低等茶叶筛工工钱2 2752 0921 7451 110踹工工钱552552480480拣工工钱19301 017653507包装箱费362362362362其余开支300300300300各项合计5 4194 4233 5402 759史着民、牛

17、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资料与研究中祁县杀商大德诚文献(单位:两担)上等茶叶中上等茶叶普通茶叶低等茶叶汉口茶市售价(分a、b两个时期)a) 40b) 20a) 30b) 15a) 15b) 10a) 10b) 6安化毛茶成本1137876618272制茶工费与包装箱费328268214167运费(即水脚费)140140100100厘金041041041041关税及各项捐税17171010各项成本及费用合计18161495107368利润(也分为a、b两个时期的利润)盈利2184b)盈利184a)盈利1505b)盈利005a)盈利427b)亏损073a)盈利32b)亏损06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

18、济社会史资料与研究中祁县茶商大德诚文献及姚贤镐著: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二 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材料三 以制造砖茶为例,晋商制造砖茶是用木制平压机,“置茶于蒸笼中,架锅上蒸之,倾人模型中,置木架压榨器中,借杠杆力压之。移时在模中托出,放于楼上。听其自然干燥。”俄商于19世纪后期在华开办制茶工厂,“手压机每日出产60篓,有25的废品,而蒸汽压机每日出产80篓,只有5的废品,并且因使用机器而节约的费用,每篓计

19、银l两,按照以上产量每日即达银80两或英金20镑。”(Trade Reports 1878 Hankow p43)(在选用原料上)“查中国制造砖茶,向用茶末,以为运销蒙古之用,(俄商)所需原料不仅茶末,而茶叶亦有之,按机器所制之砖茶,较用旧法所制者,坚固异常,而难于碎裂,俟至本期(18721881)终时,砖茶贸易遂为俄商所垄断也。”班恩德: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晋商茶叶经营的特点。(12分)(2)从材料二可知,晋商文化深受中国哪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概括其推崇的经商理念。(5分)(3)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晋帮茶商逐渐走向了衰亡。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8分)【

20、考点】(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晋商)(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文化;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晋商)(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析】(1)根据材料一表一制茶工费与包装工费明细可知晋商制茶加工分工较细,技术较成熟;根据材料一表2 安化茶叶销至汉口的成本利润明细表,可知茶叶销售有季节性差异,旺季获利丰厚,淡季茶价下跌甚至亏损;晋商茶叶经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排斥行业外竞争者确保晋商在制茶产业的垄断地位。(2)第一小问文化,根据材料二“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

21、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可知晋商经商重视义利,凸显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第二小问理念,根据材料二“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可知晋商经商讲究义中取利,保持道德高洁。(3)原因之内因: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晚清政府腐朽落后,加重税收肆意剥削商人;农民武装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造成晚清政局动荡不安,缺乏稳定的经商环境;根据材料三“晋商制造砖茶是用木制平压机”“手压机每日出产60篓,有25的废品,而蒸汽压机每日出产80篓,只有5的废品”等信息可知晋商生产方式落后。原因之外因:外资入侵加

22、剧晋商经营竞争环境;根据材料三“手压机每日出产60篓,有25的废品,而蒸汽压机每日出产80篓,只有5的废品”工业革命中俄国生产方式先进,效率高于晋商传统的制茶工艺,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答案】(1)特点:茶叶加工分工较细,技术较成熟。旺季获利丰厚,淡季茶价下跌甚至亏损。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2)文化:儒家文化。(2分)理念:义中取利(或:义利兼顾)(3分,答出诚信、敬业等其它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3)内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清政府腐败;政局动荡;晋商生产方式落后。(4分)外因:外资入侵加剧;工业革命中的俄国生产方式先进。(4分)41(12分)材料

23、中英重大改革晚清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姓立宪”。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

24、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考点】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改革【解析】第一小问不同,可从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合分析,从内容上

25、,中国主要是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英国不仅只是资产阶级,还扩大到其他阶层;从结果上,中国改革失败,英国取得成功。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政治上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英国代议制民主完善,工业资产阶级壮大;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思想上中国民众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不大,英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答案】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分)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8分) 示例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

26、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 原因:(1)中国: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4分,任答2点即可) (2)英国: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任答2点即可) 示例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 原因:(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任答两点即可) (2)

27、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任答两点即可)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

28、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政治发展的影响。(9分)【考点】武则天吏治改革【解析】(1)根据材料“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可知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行科举扩大官员选拔来源;“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

29、字大幅度地增长”通过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统治基础。(2)“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有助于肃清吏治、纯洁官员队伍,创造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的和谐局面;“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运用强硬手段打击门阀士族,促进了“平民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封建官吏来源的选择基础,这些措施为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奠定了基础。【答案】(1)措施: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发展科举,选贤任能;休养生息,发展生产。(6分)(2)影响:肃清吏治、发展生产,有利于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打击门阀士族,促进了“平民政治”的发展;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的

30、基础。这些措施都为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奠定了基础。(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

31、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9分)(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6分) 【考点】(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2)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五权分立【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从材料一“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归纳可知早期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是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没有正确认识民主的本质;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如经济、阶级、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在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还比较薄弱,尚未进行思想领域里的启蒙运动,并不了解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内容,对西方民主的本质缺

32、乏深刻的认识。(2)据材料二“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对比材料一分析其不同,可知孙中山对西方民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等信息可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孙中山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答案】(1)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 (3分) 成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或政治(中):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思想(外):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 (任答2点,给6分)(

33、2)不同:对西方民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6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1年8月9日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

34、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朱大伟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材料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35、(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8分)(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7分) 【考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大西洋宪章(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可知宪章体现了民族自决和反殖民主义思想;“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

36、会安全”宪章倡导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安全。(2)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历时最长;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抗击了日军绝大部分主力,减轻了世界各国反法西斯的压力;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积极参与二战期间对法西斯作战的重要国际会议,协调中国反法西斯力量积极抗击日军,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1)思想:民族自决和反殖民主义思想;经济合作思想;社会安全思想;和平共处思想。(8分)(2)证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历时最长;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

37、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少从三个角度证明)。(7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曾国藩说:“古之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曾国藩在吸取前代理学大师“礼”的思想基础上,将理学家奉为世界本原的抽象的“礼”具体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封建的纲常礼教,维护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统治,最终实现“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目的。1861 年(咸丰十一年)7 月18 日,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

38、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次重申了“造炮制船”的主张,认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为此,曾国藩于1861 年设立了安庆军械所,潜心研制洋枪洋炮;1868 年,他支持容闳在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内设立机械学校,培训技术工人,给工人讲授机械制造原理,使他们掌握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摘编自熊吕茂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曾国藩的教育思想。(9分)【考点】曾国藩【解析】(1)依据材料中“将理学家奉为世界本原的抽象的“礼”具体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礼” “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信息可以概括出曾国藩重视“礼”;依据材料“曾国藩在遵旨

39、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次重申了“造炮制船”的主张”等信息可知其“师夷长技”的教育思想特点;“支持容闳在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内设立机械学校,使他们掌握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学以致用,强调科学教育的实用性。(2)第一小问背景,可以结合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巨变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转型”以及民族危机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曾国藩活动的史实从“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的角度分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作答。【答案】(1)特点:重“礼”;经世致用;师夷长技。(6分)(2)背景:东西文化交融;政治风云多变;社会转型。(5分)简评: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

40、,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4分)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ACDADBCDCBB40(25分)(1)茶叶加工分工较细,技术较成熟。旺季获利丰厚,淡季茶价下跌甚至亏损。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2)传统文化:儒家文化。(2分)经商理念:义中取利(或:义利兼顾)(3分,答出诚信、敬业等其它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3)内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清政府腐败;政局动荡;晋商生产方式落后。(4分)外因:外资入侵加剧;工业革命中的俄国生产方式先进。(4分)41(12分)

41、评分说明: 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分)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8分) 示例1: 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 原因:(1)中国: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4分,任答2点即可) (2)英国: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任答2点即可) 示

42、例2: 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 原因:(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任答两点即可)45(15分)(1)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发展科举,选贤任能;休养生息,发展生产。(6分)(2)肃清吏治、发展生产,有利于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打击门阀士族,促进了“平民政治”的发展;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的基础。这些措施都为唐玄宗前期

43、的清明政治奠定了基础。 (9分)46(15分)(1)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 (3分) 成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或政治(中):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思想(外):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 (任答2点,给6分)(2)不同:对西方民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6分)47(15分)(1)思想:民族自决和反殖民主义思想;经济合作思想;社会安全思想;和平共处思想。(8分)(2)证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历时最长;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少从三个角度证明)。(7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48(15分)(1)特点:重“礼”;经世致用;师夷长技。(6分)(2)背景:东西文化交融;政治风云多变;社会转型。(5分)简评: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