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成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他们,学习能力和小学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自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目前学生群体、教师队伍、家长群体以及学校层面等在对待音乐学习和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并对待这些问题,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才能朝着良性方向前进和发展。【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问题;解决策略音乐能启发人们产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鲜明美好的音乐艺术形象,而且有悦耳动听的音响,充满生活的气息,表现出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及思想
2、,可以振奋人的精神,促使人积极向上。正因为如此,很多学校都适当地开设了音乐课程,并在课堂中引入适合初中学生个性特质的音乐作品,这样既调节了紧张的学习气氛,又促使了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初中音乐教育的一些问题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多数普通中学音乐课课程较少,上课的质量也不高,致使许多中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音乐熏陶和培养少得可怜。从学生群体中的抽样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太少,老师并不重
3、视教学,通常以播放影碟的形式敷衍课堂授课;从教师群体中的抽样调查表明:60%以上的教师反馈的信息是学生本身不重视音乐课,学校也不重视音乐教育,教师要想在音乐教学上有质的突破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第二课堂的开设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困难。现从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四个层面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一)学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初中学生的音乐认知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发展之中。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成人相比,他们的认知水平常常有表面性和片面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又缺乏稳定性;产生了“成人意识”;并且自我意
4、识增强。一份关于学生教育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音乐在当今初中生业余生活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下列文艺类型中,你最喜欢哪一类?调查结果是这样的:选择“音乐”的最多,占到了 30%;选择“电视、电影”的占 13%;选择“电脑”和“美术”的各占 19%;选择“小说”的占 13%;选择“诗歌”、“摄影”、“书法”的各占 2%;而“戏剧”一项则无人选择。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音乐在当代初中生的自我艺术欣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音乐领域内的价值取向上,中学生对通俗歌曲是特别青睐的,其对通俗歌星的狂热追逐,也一度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初中生普遍对音
5、乐教材上的曲目不感兴趣,认为教材上要求歌唱、欣赏的曲目太陌生,且曲调平缓,歌词无新意,与生活环境相距甚远,无法引起共鸣。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通俗音乐是最受中学生欢迎的音乐品种。其已经成为当代初中生业余生活和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部分初中学生在闲暇时间喜欢以接触通俗音乐来打发时间或是以其作为基本的休闲娱乐。不论是现在的电台、电视、或者是网络上所流行的一些歌曲和音乐剧都是他们所喜爱和关注的。但由于这一时期他们的嗓音正处于变声期阶段,虽然喜欢唱歌,却因为声音的改变导致的稳定性差以及对于音乐的感觉产生了不一样的变化,致使其对唱歌活动产生了恐惧感,最应引起老师注意的就是可能会由此产生
6、焦虑感和自卑感等。因此音乐教师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和心理疏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从而降低音乐学习的热情。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的急剧变化以及成人化的意识,让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情感的发泄窗口。那些广为流传的通俗歌曲往往来自于普罗大众,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简单易懂,易于传唱,能较好满足这一时期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发展需要,自然而然更易于被初中生所接受。也正因为如此,初中学生总是不太喜欢音乐教材上的曲目。再加上少数音乐教师在讲课中缺乏趣味性,吸引力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使得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排斥感和抗拒性。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音乐只属于小三门,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学好学坏
7、都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从而使音乐课在其心目中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体。在初中阶段由于音乐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这门课程在初中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且还经常在特殊时期被其它课程占用。再加上专业音乐师资数量缺编较为严重,甚至还有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都没有配备齐全。这也就于无形中降低了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对音乐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教师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自身职业认知不清晰,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敬业严谨、关爱学生的精神品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举止、优美的教学风范,认真的教学态度等将会成为重要的教育要素直接进入学生的视野。一个爱
8、岗敬业、精力充沛、举止大方的教师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还能美化他们的心灵。这一切,将会直接触动学生的心扉,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本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发现、感悟和创造生活中和音乐中的美,不断提高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人格情操。现在普通中学对音乐教学的忽视,导致许多在职音乐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科目的不重视,放松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认为音乐科目并不重要,从而简化课程的教学设计。这部分音乐教师上音乐课往往敷衍了事,一堂课下来,无非是让学生唱几首歌,学几个动作,或者让他们自已欣赏几部音乐作品。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滑落,
9、他们会觉得音乐知识的学习是无关紧要的。这将使音乐教育走上一个误区,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较大问题。目前音乐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很少关注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和方式,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音乐观念,因此,教师一味要求学生了解乐理知识,欣赏教材罗列的曲目,并认真仔细地把曲名,作者,时代背景,曲中表达的中心思想等信息讲述给学生,强行让学生了解和背诵。这种方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把音乐课上成了语文课,是一种工具主义思想的体现,完全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案例表明,有的老师为了讨学生喜欢,就一遍遍播放同一首
10、乐曲,让学生跟着乐曲打节拍,模仿,或者画符合意境的图画,就结束了。这样,学生们并没有获取到应有的知识,失去了堂课本身的价值,使课堂教学变得毫无意义。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和交流也是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不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少吸引人眼球的教具,还是有着多么丰富多彩的课堂讲授,没有互动的课堂终究是不完整的,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次数,把握住课堂中的每一个契机,让学生始终对音乐充满好奇和兴趣。(三)家长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学生家长在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上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特别不重视,另一种是过度重视。在越来越激烈的升学压力下,部分家长在现行教育政策上做
11、文章,不管孩子是否喜爱音乐,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逼迫其对某样音乐技能进行枯燥地学习。还有的家长好面子、喜炫耀,用孩子的证书和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致使许多学生在心里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所谓的重视,实际上是一种功利主义思想在作怪,也是家长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这一点往往不容易被家长群体自觉发现,他们还一直坚定地以为自己所做的就是为孩子好,所以往往缺乏自省。不重视音乐课的家长思想依旧处于传统阶段。他们只重视孩子文化课的学习,认为音乐是副科和豆芽学科,上与不上都不重要,不会影响孩子将来升学。这种家庭教育观念无疑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观念。结果家长和孩子都只追求文化课的学习,眼睛只盯着考
12、试成绩,不讲其他,一味死读书和读死书,缺乏思想和创新思维,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致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很好适应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四)学校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我国部分学校的领导眼里音乐课是无关紧要的,音乐教师并非为学校的主力教师,因此其在学校里只需要有无需要多。还有一些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确实掌握住学生人数即可,不需要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音乐中的奥妙或有所体悟,在学校需要各大活动的表演或比赛时,能够挑选出几名代表学校夺得荣誉的学生即可,无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日常教学秩序方面,别的科目经常占用音乐课堂教学时间,学校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处于默认状
13、态,使音乐课形同虚设。也正因为学校领导有这样错误的认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多数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念。这一现象在当下属于非常普遍的情况,对于音乐老师来讲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与素质教育的精神严重背道而驰。二、对于初中音乐教育的思考(一)学生方面学生应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虽然音乐课程不是主要的科目,但也要认真听讲,努力配合老师的教学。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要让音乐融合到生活和课余时间中。可以适当的对乐器、唱歌和舞蹈进行学习,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品质。(二)教师方面1.教师的态度教师自己首先应重视音乐课,不应因其是辅助性课程就忽略和简化。
14、要把上好音乐课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追求,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要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应有不断钻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夯实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找到更适合于各类学生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和谈话法等。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不能拘泥于教材,要能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媒体等相关资源,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引导其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倡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增加音乐活动中的感受分享,使学生能够对于当下的感受有所抒发,藉以获
15、得更多的认同感。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通俗歌曲十分挚爱,音乐教师亦可以在传统民族音乐中加入通俗音乐的元素,让学生比较不同风格的差异性,潜移默化,慢慢引导,这样能够使学生不再厌恶民族音乐,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课余,教师应与家长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对那些喜炫耀、重功利的家长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其保持一颗平常心,更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注意事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清楚了解其音乐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每天都在被各式各样的音乐包围着,良秀不齐,庸雅交杂,美丑难分。初中生正
16、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不稳定性,音乐能力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这些特性制定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正确引导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看清这些问题,找到其根源,研究解决方法,是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的义务和责任。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还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同行者,所以教师应放下姿态并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进步。(三)家长方面首先,家长应摒弃传统思想,用平常心来对待音乐。即使本身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度创造音乐氛围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家长应在孩子表演和演唱时耐心欣赏与聆听,并适当给予鼓励与肯定,切勿以功利化或专业化来要求孩子对某一样音乐技能进行强制性的学习。适当的音乐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还可以促进其智力、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