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九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可将澄清石灰水溶液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以检测CO2产生情况B. 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C.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 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D【解析】澄清石灰水溶液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均可以检测CO2产生情况,A项正确;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项正确;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
2、H、培养液浓度等,C项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均产生CO2,应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快慢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项错误。2.生物体吸收的O2用于A. 在线粒体中合成CO2B. 在细胞质中与H结合生成水C. 在线粒体中与H结合生成水D. 部分形成CO2,部分与H结合成水【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与应用,梳理有氧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中基质中进行,1分子葡萄糖酵解成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还原氢,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了还原氢,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氧气与前2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
3、反应生成水。【详解】生物体吸收氧气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和还原型氢反应生成水。故选C。【点睛】本题是有氧呼吸过程中反应物参与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场所,及生成物产生的具体过程和场所,掌握呼吸作用各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形成发生在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B. 丙酮酸脱氢分解成CO2阶段C. 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阶段D. 脱下的氢和氧分子结合成水的阶段【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详解】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
4、量的ATP,A错误;B、丙酮酸脱氢分解成CO2阶段,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少量的ATP,B错误;C、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阶段,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生成ATP,C错误;D、脱下的氢和氧分子结合成水的阶段,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会产生大量的ATP,D正确。故选D。【点睛】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少量的ATP,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的放出,则该过程一定不是( )。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酒精发酵D. 乳酸发酵【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中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
5、精,乳酸发酵产物是乳酸,所以答案D。5.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 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C. 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 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是光合色素,是氧气,是三碳化合物,是ATP。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项正确;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项错误;是三碳化合物,能被H还原为(CH2O),C项错误;是ATP,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生成,D项错误。6.下列哪组条件可较好的保存新鲜荔枝A. 低O2、零上低温、湿润B. 低O2、零下低
6、温、干燥C. 高O2、零上低温、湿润D. 高O2、零下低温、干燥【答案】A【解析】【分析】水果保鲜贮藏的过程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氧气能影响细胞的呼吸,因此,低温、低氧能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详解】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但若温度低于零度,则会冻伤水果;水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O2、高CO2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O2、高CO
7、2、零上低温、湿润环境下,有利于水果保鲜从而轻松获得新鲜荔枝。故选A。7.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B.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C. 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D. 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当氧气浓度0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当氧气浓度为b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AB、O2浓度为b时,吸收O2量和释放CO2
8、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低,A项、B项错误;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C项正确;D、O2浓度为a时,cd=ca,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项错误。故选C。8.科学家用含l8O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B. 葡萄糖丙酮酸水C. 葡萄糖丙酮酸氧气D. 葡萄糖氧气水【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 2丙酮酸6H2
9、O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24H6O212H2O34ATP。由此可见,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氧气,B错误;C、氧气是光合作用中水光解产生的,C错误;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中的氧转移到丙酮酸中,氧气不是有氧呼吸的产物,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内容,对于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9.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
10、娆。低温造成上述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A. 叶黄素B. 花青素C. 叶绿素D. 胡萝卜素【答案】C【解析】【分析】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详解】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花青素表现出来就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叶黄素表现出来
11、的就是黄色,所以秋天树叶的色彩有红色和黄色深浅不一,非常绚丽。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析出各种色素的颜色即在冬天发生的变化即可解答。10.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1未加入石英砂,研磨不充分2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3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4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A. 123B. 234C. 134D. 12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收集到的滤液颜色浅,说明浓度低,可能是溶质(色素)的含量少,如未加入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或者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也有可能是溶剂过多,即一次性加入过多的无水乙醇,故D
12、正确。11.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O2的部位是A. 类囊体膜B. 叶绿体基质C. 叶绿体内膜D. 线粒体内膜【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过程: 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选A。12.炎热夏季中午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植物根吸收不到水分B. 土壤肥力下降C. 光照过强造成色素分解D. 气温过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答案】D【解析】植物需要的CO2是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炎热夏季的中午,气温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因此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3、13.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b、c、d为曲线上的四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进行呼吸作用B. b点表示叶片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 c点表示叶片光合速率达到了最高,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D. 曲线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子可能是CO2浓度【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a表示呼吸强度,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即光补偿点,c点之后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光合速率不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详解】A、a点无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据图分析,b点表示光
14、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B错误;C、由图可知,c点表示叶片光合速率达到了最高,此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D、c点之后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光合速率不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能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D正确。故选B。14.适宜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与H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 五碳化合物增多,H减少B. 五碳化合物增多,H增多C. 五碳化合物减少,H减少D. 五碳化合物减少,H增多【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水的光解:;(2)暗反应:CO2的固定:【详解】在其他条件
15、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即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C5而积累,使C3迅速增加;C5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CO2+C5C3后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5时,C5将迅速减少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能准确判断环境条件改变时细胞中ATP、C3含量的变化情况,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分别发生A. 间期,后期B. 前期
16、,中期C. 中期,后期D. 间期,前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间期由于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故选A。【点睛】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
17、(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16.下图表示某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和c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 a、c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加倍C. 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a、c段D. 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b、d段【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18、;分析线段图可知,a、c持续的时间长,为分裂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详解】A、根据分析,b是分裂期,c是分裂间期,所以不是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a、c是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a、c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加倍,B正确;C、随着染色体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形成,而染色体的复制在间期a、c段,C正确;D、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即b、d段,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判断,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细胞周期的概念可以推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是分裂间期+分裂期
19、,而不能倒过来。17.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徽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基本制作流程为:解离一染色漂洗制片B. 同一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要多C. 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赤道板、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均清晰可见D. 持续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将会观察到着丝点分裂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详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
20、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A错误;B、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正确;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观察到,C错误;D、细胞经过解离步骤后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细胞观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8.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
21、是()A. 进行ATP合成B. 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进行细胞呼吸【答案】C【解析】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有细胞都进行ATP的合成,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A错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B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该基因只有在红细胞中表达,这体现了细胞分化中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所有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D错误。19.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A. 具有全能性B. 都能进行再分裂C. 都能够再生D. 都能进行再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
22、成小块,在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再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A正确,故选A。【点睛】只有明确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才能准确回答此题。20.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全能性D. 细胞分化利于提高细胞生理功能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23、:(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持久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具有持久性,A正确;B、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已分化的细胞还包含该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基因,所以具有全能性,C错误;D、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提高细胞的生理功能效率,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
24、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21.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期的细胞简图。(2)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子细胞内含有_条染色体。(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期。(4)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1: 2: 2的图示是_ 。(5)A图中染色体数为_,染色单体数为_。【答案】 (1). 间 (2). 4 (3). A后期 (4). B、C (5). 8 (6). 0【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
25、,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1)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A、B、C、D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2)B图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所以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子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3)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4)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三
26、者数目之比为1:2:2,说明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C图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符合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1:2:2。(5)A图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二倍,为8条,染色单体数为0。【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掌握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并学会判断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下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过程产生乙醇可用_检测
27、;过程发生在细胞中的具体场所是_(2)图(a)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填数字序号)。(3)图(b)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a)中_(填数字序号)过程表示。(4)图(b)中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5)图(b)中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_。此时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_ mol。【答案】 (1). 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 (2). 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3). (4). (5). 只进行有氧呼吸 (6). 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相等 (7). A/3【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
28、段 C6H12O6(葡萄糖) 4H(还原氢)+2C3H4O3(丙酮酸)+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6H2O(水)20H(还原氢)+6CO2(二氧化碳)+ 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 24H(还原氢)+6O2(氧气)12H2O(水)+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植物,低等动物和微生物) C6H12O6 2 C3H6O3(乳酸)(高等动物和某些植物,例如马铃薯的块茎和甜菜的块根等)。【详解】(1)图(a)中酒精
29、可以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检测,观察是否产生灰绿色;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2)图(a)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故过程产生能量最多。(3)图(b)中甲乙曲线表示有氧呼吸,即图(a)中过程。(4)图(b)中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5)图(b)中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与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若无氧呼吸消耗
30、了Amol的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A/3mol。【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内填编号)(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_上。(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_和 _。(3)过程称为_,其代谢产物是_。(4)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 _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随之_(填增加/减少)。【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氢(或H、还原态氢) (3). ATP(或三磷酸腺苷) (4). 还
31、原(或C3还原) (5). (CH2O)或有机物或C6H12O6或C6H12O6和H2O (6). CO2(或二氧化碳) (7). 减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图中为类囊体薄膜,为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基粒,为光反应,为暗反应。【详解】(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2类囊体薄膜上,可以由较大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光能的吸收。(2)光反应利用吸收的光能,把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把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3)过程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被还原为葡萄糖等有机物。(4)夏日的午后,气温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会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