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31KB ,
资源ID:1025486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548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大田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舸(g) 遒劲(jn) 长篙(go) 下载(zi)B. 枸杞(q) 骨髓(su) 卮酒(zh) 殒身不恤(xn)C. 轧票(zh) 堕入(du) 莅临(l) 瞩目(zh)D. 嘈杂(co) 横亘(gn) 着陆(zhu) 契据(q)【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遒劲jng,下载zi ;B项,枸杞q,卮酒zh;C项,轧票g。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州大地 一筹莫展 哀声叹气 压轴出场B. 白璧微瑕 相濡以沫 依马可待 理屈词穷C. 黯

2、然神伤 巨星陨落 精兵简政 指手画脚D. 嘻笑怒骂 计日程功 元气大伤 危言耸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唉声叹气;B项,倚马可待;D项, 嬉笑怒骂。3. 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奥巴马政府虽然一再宣称重返亚太没有 中国之意,但事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总想回到乡间,在晚风习习中, 在柳条摇曳、蛙鼓频响的田间小路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今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 百姓家,与老百姓同庆新春,共度佳节,展现了总书记的百姓情怀。A. 遏制 徘徊 作客 B. 遏制 徜徉 做客C. 遏止 徘徊 作客 D. 遏止 徜徉 做客【答案】B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

3、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语境和词语的细微差别。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B. 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C. 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

4、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D. 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A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用来修饰“自然美景”很明显是错误的。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

5、,使人心情激动。此处不能用来修饰“灾情”。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不符合“多年未见的战友”的人物关系。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B. 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C.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D. 央视

6、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答案】A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B. 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作者第一次用“艾青”作笔名发表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C. 报告文学是一种记叙性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

7、题材,经过艺术加工,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既具有真实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D.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大卫,是个遗腹子。母亲死后,大卫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婆,在姨婆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大卫成为作家。7.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B.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

8、、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C. “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词语的理解与识记。D担任警卫的人在车右,尊者在左。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

9、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

10、,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乙)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

11、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8.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12、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9. 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B.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D. 谥,封建时代

13、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0. 下列对(甲)(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谋士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B.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C.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 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

14、,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在(乙)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答案】8. B 9. A 10. D 11. (1)给官吏、百姓登记造册,封闭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项将军。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入关和意外变故 (2) 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解析】8.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

15、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其中通过“下邳”“留”“陛下”这些标志可以判断。原文标点: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 试题分析:D项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0. 试题分析:C项“没费一兵一卒”错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所以”、“出

16、入”、“非常”、句意;(2)“畔”、“因”、“解”、句意。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翻译】(乙)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17、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

18、词,完成下列小题。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12. 这首词描写了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它是古代为了纪念_(填历史人物)而设定的节日,寒食节文化的核心内涵是 _(不超过10字)。本词上片描写了寒食节哪些风俗活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13.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一句历来为人传唱,请结合词人的情感作具体赏析。【答案】12. (1). (1)介子推; (2). “忠孝”或“诚信”(2)竞龙舟、荡秋千、拾翠踏青,(2分,少一种减1分)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气氛

19、,表现了词人对欢乐生活的热爱。 13. 庭院上空,月色清新明亮,院中轻柔的杨花随风飘荡,却似有若无,静中有动,以动衬静,营造出一个朦胧的静谧的世界。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游乐后安宁、恬适、舒畅的心情。【解析】12. 试题分析:第(1)问一道考核文化常识的题目,注意“寒食节”的来历。第(2)文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内容结合词中的“龙头”“秋千”“拾翠”“踏青”概括,情感结合结清抒情的方式概括,词的上片通过景物描写创设一个热闹欢快的气氛,表达的是对“欢乐生活的热爱”。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赏析诗句的题目,答题时一般从遣词造句,意境的创设、情感的抒发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的角度分析。此题借

20、“月色清新明亮,院中轻柔的杨花随风飘荡”创设一个“朦胧的静谧”的世界,表达“游乐后安宁、恬适、舒畅的心情”, “杨花过无影” 写景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此题注意从情景交融和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2)在再别康桥中,写作者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_(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

21、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精神的两句是:_ ,_(4)在记念刘和珍君第四节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文人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_,_【答案】 (1). 水何澹澹 (2). 山岛竦峙 (3).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4). 风萧萧兮易水寒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 流言 (7). 尤使我耳不忍闻。【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海水荡漾、峰峦矗立”“与康桥离别”“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精神”“对反动文人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笙箫”“竦峙”“澹”的写法。三、现代

22、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

23、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

24、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

25、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人民日报)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新诗在新文学运动中充当着旗帜和先锋

26、的角色,变化是新诗的根本。B. 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排除在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原因是人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C. 中国新诗能否繁荣取决于它适应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程度,而诗歌精神和审美精神又是诗歌的一种“常”。D. 新诗有它作为诗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化,“常”总是存在的。16.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 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新诗创作要

27、注重形式美和音乐美。C.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只要“走出”,拉开审美距离,就会有诗美体验,就会创造出诗。D. 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这是他的“变”中有“常”。1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所以,处在国泰民安的当下,诗人们是写不出上等诗篇的,也成就不了大诗人的。B.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C. 新诗的“常”是指中国诗歌传统,它是恒定不变的诗歌元素;“变”则是指新诗

28、创作对传统规范的不断突围、超越与改写。D. 中国新诗要想在未来文学中重振雄风,必须在“变”中继承“常”,时时回望,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答案】15. B 16. C 17. A【解析】15. 试题分析:B“国人”扩大了范围。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差别,即可得到答案16. 试题分析:C“只要“走出”,拉开审美距离,就会有诗美体验,就会创造出诗”说得绝对化了。17. 试题分析:A“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

29、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所以说法错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徐志摩的故乡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裂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

30、诗人穆旦、作家金庸等。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600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栅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座典雅的住宅。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又将他与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

31、。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宴尔娇宠之至。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

32、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两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后者痛断肝肠。瞻视橱柜中的种种实物和墙壁上的许多照片,眼前仿佛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他是“新月派”的灵魂,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才俊,胡适、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沈从文、卞之琳等都围绕着他,如群星拱月。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由于历史的倾斜和观念的偏颇,他在半个世纪中受到贬损,但其美丽的文学光焰无法遮拦。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他的诗又重暖人间。有人说他是过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

33、文化之根植于中国沃土,他自书楹联“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因此他的诗才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精湛的语言。一篇篇抒情短章广受读者的喜爱,那首仅有五行的沙扬娜拉堪称短诗极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站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飞机时的感言:这座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过大潮,飞在丛林间。我当时就望这样飞出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宇宙里去这隔世的玄思和遐想,已成为现实,如今有多少诗的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

34、翔。(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从徐志摩的故居、爱情、诗歌三方面入手,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徐志摩的形象,且选材典型,详略得当。B. 首段景物描写,表现幸福安详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C. 第二段渲染氛围,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也表现了徐志摩聪颖、大气、潇洒、果敢的性格特点,引人入胜。D. 本文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诗歌、人物语言,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饱含深情。E. 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娓娓道来,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35、19. 请简要概括徐志摩的形象特点。20.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8. BC 19. 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有韧性;一生追求爱、美、自由,;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他是“新月派”的灵魂。 20. 文章最后一段,从结构上看,总结全篇,呼应开头,使全文结构紧凑。从内容上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评价徐志摩的人生、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后继者们的影响,突出徐志摩对中国诗歌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解析】18. 试题分析:B项,第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幸福安详的氛围,而不是“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

36、悼之情”。C项,“聪颖、大气、潇洒、果敢”是指文章第二段列举到的海宁人,而不是专指徐志摩。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但不同于小说,小说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过等概括,三问一本要摘录文中的词语或语句进行概括。如此题通过文中的语句“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和“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可以概括出“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追求爱、美、自由”。2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段落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语段的位置内容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此题语段的位置在文章的结尾,从形式上一般要分析和上文、开头以及

37、标题的关系,此文开头写“红顶楼房”,结尾站在庭院,首尾呼应;从内容上此段是对上文介绍徐志摩的总结,借徐志摩的话结尾,以及作者的评价“如今有多少诗的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翔”写出徐志摩对后继者们的影响,突出徐志摩对中国诗歌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结尾,注意从照应上文和

38、升华主旨的角度作答。四、语言文字运用21.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生寓意。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去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1)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以内):(2)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以内)【答案】(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过。(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最终还是两手空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这是一则富有启示意义的故事,可从赞扬

39、的角度概括出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也可从贬抑的角度,指出贪欲的危害,合情合理即可。解答写启发类的题目,首先要把握文段主题。文段中狐狸为吃葡萄(得),先“瘦身”(失);吃肥后要钻出来,再次“瘦身”(失)。两次“瘦身”的结果(人生收获) 在于: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形象的标题(10字以内)。日前,有“冰山之父”美称的慕士塔格峰山脚下来了一群青年志愿者,他们中有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边防支队苏巴什边防派出所官兵和当地的年轻人。他们专门赶来清洁垃圾,捡拾了包括塑料袋、纸箱、饮料瓶、啤酒罐等各类

40、生活垃圾200多公斤,并将这些垃圾集中处理。【答案】还“冰山之父”圣洁容颜【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拟标题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形象”,从内容山看是清洁工清理“慕士塔格峰山脚下

41、”的垃圾,但要说的形象一些。如答案中给的题目。23. 我们在诗文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橘子洲 雨巷 易水 鸿门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答案】雨巷深处落寞才子邂逅丁香姑娘(鸿门宴上勇猛壮士扭转不利局面,易水声里慷慨勇士奔赴虎狼之国。【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此题注意上联的组成“康河桥边(偏正短语作状语)多情游子(偏正短语作主语)作别(谓语)西天云彩(偏正

42、短语作宾语)五、作文24.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请补充完整题目。 写出事件波澜。 凸显人物个性。【答案】那一次,我真悲伤曾几何时,记得这样一句话:“佛曰: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要攒多少次的回眸,才能与你们相知相识。” 题记人生真的需要经得起考验,人生路漫漫,总有一些残缺的美好,破碎的美丽,总会有些让人觉得感伤。在半年前的那一天,那一刻,我长大了,我要毕业了,可我并不觉得很快乐而是真的觉得是撕心裂肺般的疼,因为,在那一天,我要与那些同窗六年的同学分道扬镳了。也许我们今后难以再次相见,也许我们会因为某些事而相遇。人们常说:“有的

43、时候,离别是为了相聚;但是更多的时候,相逢都是以离别结束。”事实的确如此。可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无法预料那些结果,所以我更加悲伤,更加迷茫。那天,是我们分离的日子。清晨的雾很重很重,不知是为何,但我想,它可能也为我们而伤感吧!抬头仰望,天空也显得似乎有些阴郁。每个人都怀着紧张的心情,踏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然后又风风火火地拿出电话本、校友录,一个挨一个地写着,那么仔细,那么认真,然后再将本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中,好象生怕弄丢了似的。每个人的背影都那么忙碌,却都隐含着那淡淡的忧伤。许久,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却安静得可怕,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那细小的声音,我想我们又不约而同地回忆起那些值得

44、我们留恋的往事了。曾经的我们爱躲避太阳的毒辣,成群结队地坐在校园里的小树和假山旁,在那里,我们总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畅谈心事,诉说烦恼;曾经的我们爱玩耍,因为我们相信校园无限大,总有我们小小的容身处;曾经的我们,自认为有许多烦恼,其实,我们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曾经的我们,总想离开彼此,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去学习更多的有趣的新知识。可是,当我们在拿到毕业照片的同时,却很不争气地留下了眼泪,那时,我们突然感觉离别近得可以触摸。无论经过的这段日子是充满了耀眼的阳光与幸福,还是点缀了无数年少的心伤与迷茫,最后的最后,剩下的都是离别。我们每个人沉默着,沉默着,谁都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是想再看看这个一如既往的校

45、园,看看这个我们曾经的“家”。然后,大家都散了,散了。离开校园,我突然释怀,我想:人生真的就是一次单程列车,经过的风景永远无法再重温。时间能冲淡一切,那一次留给我的伤痛,也会随时间而慢慢淡逝,而我,真的应该更珍惜现在,因为【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注意先把内容补充完整,然后补充的内容行文,问题要求是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同时满题干中“写出事件波澜”“凸显人物个性”的要求。如写“那一次,我真悲伤”要交代为何悲伤,可以从先高兴最后才知道被骗的内幕而悲伤制造波澜,塑造一个言行不一致的朋友的形象。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情节精彩

46、,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要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