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题七(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适合形成氢键以及极性分子特性使水成为重要的生命分子B. 酸、碱以及它们构成的缓冲系统帮助维持细胞内外的稳态C. 单体聚合成多聚体是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D. 三磷酸腺苷分子水解与细胞中诸多放能反应相伴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
2、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详解】A、适合形成氢键以及极性分子的特性使水成为重要的生命分子,A正确;B、酸、碱以及它们构成的缓冲系统可帮助维持细胞内外的稳态,B正确;C、单体聚合成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C正确;D、ATP的分解与细胞中诸多吸能反应相伴发生,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作用和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2.下图SARS-CoV-2病毒感染能引起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由RNA、蛋白质外壳和囊膜组成,囊膜主要
3、来自寄主细胞膜,也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下列有关SARS-CoV-2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囊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B.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 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是否携带病毒D. 现在发现该病毒仅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A正确;B、病毒不含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C、可以用咽拭子和PC
4、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以检测是否携带该病毒,C正确;D、目前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亲密接触进行传播,D错误。故选D。3.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正确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说明了发育晚期,遮光70%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答
5、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本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也研究了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器官积累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有机物的积累与分配。【详解】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A错误;B、由图可看出,发育早期,正常光照和遮光70%条件下,营养器官中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均高于生殖器官中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由此推出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B正确;C、遮光70%条件下,发育早期(1-2)分配到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远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光合产物量
6、,而到了发育的中后期(3-5),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C错误;D、由图可知,发育晚期(5),正常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D错误。故选B。4.从某二倍体动物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通过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染色体变异发生),将这些细 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 的是A. 甲图中B组细胞有些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 甲图中A组细胞都是次级性母细胞C. 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图细胞属于甲图中B组类型D. 甲图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A【解析】【分析】对甲图进行分析可知:A组细
7、胞中染色体数量为N,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或该细胞为减数分裂后产生子细胞;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2N,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或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组染色体数量为4N,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乙图进行分析可知,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均为2N,故B组细胞有些正在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A组细胞只含一半的染色体,所以可能是次级性母细胞或性细胞,B错误;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
8、所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组织可能来自精巢,C错误;由于C组细胞的染色体为4N,只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所以C组中不可能有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A。【点睛】熟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准确判断题图细胞所处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 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
9、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需要消耗ATPC. 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的反馈调节过程,为抑制,为促进D. 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被溶酶体分解;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减少其来源,增加其去路。【详解】A、胆固醇属于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A错误;B、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
10、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由图中可知,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以通过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此为图示中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为图示中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此为过程,所以为抑制作用,为促进作用,C错误;D、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D错误。故选B。6.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在生物之间只能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B. 组织
11、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C.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D. 正常人细胞中遗传信息在DNA与RNA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
12、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A正确;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可以穿过细胞膜双向流动,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水流动速率基本相同,B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正确;正常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转录),不能从RNA流向DNA(逆转录),D错误。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7.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1)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_的培养液
13、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然后,科学家立即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2)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sec1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sec1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14、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答案】 (1). 氨基酸(3H亮氨酸) (2). 追踪时间(时间) (3).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4). 内质网小泡 (5). 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2、放射性示踪技术:用放射性元素取代化合物分子的一种或几种原子而使
15、它能被识别并可用作示踪剂的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带有放射性,因而可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来追踪。【详解】(1)由于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所以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根据曲线图中放射性出现的时间早晚可知,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2)sec12基因突变后,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与内质网小泡的形成;sec17基因突变后,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6、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说明内质网脱落的小泡与高尔基体没有融合,推测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功能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和表格,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形成向_方向的局部电流。(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
17、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这是一种_(“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人产生尿意的部位在_。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请分析原因_。(4)大部分同学们不记得小时候尿床的经历,这种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_有关。但是还有部分同学还记得小时候尿床经历,这种长期记忆可能与_有关。【答案】 (1). 膀胱壁感受器c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 (2). 初级排尿中枢(或右) (3). 正反馈 (4). 大脑皮层 (5). 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6). 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7). 新突触的建立【解析】【分析】1、神经调
18、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将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排尿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所以产生尿意的神经
19、传导途径为: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方向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一致,故形成向排尿中枢方向的局部电流。(2)由于是兴奋后,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是正反馈调节。(3)产生尿意的部位在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由于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若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会出现多尿症状。(4)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点
20、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水分调节等多方面知识,解题关键理解图示水平衡调节过程,易错点是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断。9.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生姜属于耐阴作物,在橘子树底下种植生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果树的立体空间为生姜提供遮阳,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而且还能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下图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1)图中表示生姜的曲线是_。若24小时中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生姜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应_。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_。(2)某种植物A,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独特光合作用和特有的固定CO2
21、的方式,如图一和图二所示(图三表示大部分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方式)。植物A在夜间开放气孔吸收CO2,固定CO2形成苹果酸存储于_中,从而导致细胞液酸度上升:而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CO2用于_。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有利于植物生长在_的地区。以避免白天由于气孔关闭而导致_供应不足。【答案】 (1). B (2). 大于a (3). 细胞呼吸和外界环境 (4). 液泡 (5).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6). 干旱、炎热地区 (7). CO2【解析】【分析】分析坐标图,A是阳生植物,B是阴生植物,图中表示生姜(耐阴作物)的曲线是B。分析下图:植物A在夜间开放气孔吸收CO2,形成苹果酸存储于液
22、泡中,以避免白天由于气孔关闭而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详解】(1)由于生姜属于耐阴作物,在橘子树底下种植生姜,上图中P/R=1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据图可知B曲线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较低,故B曲线表示生姜。a点时B植物的P/R接近1,若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由于生姜正常生长需要保证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一昼夜中有有机物的积累,故所需的光照强度应大于a。光照强度为a时,可以认为对于生姜整个植株而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对于叶肉细胞来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一部分来自于外界环境。(2)由图可
23、知:植物A在夜间开放气孔吸收CO2,固定CO2形成苹果酸存储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CO2用于暗反应CO2的固定,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以避免白天由于气孔关闭而导致CO2供应不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在干旱、炎热的地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形的分析与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荨麻草雌雄异株,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蕊)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有同学对上述现象做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_;_;
24、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另有同学对核心内容中的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_。(2)研究者采用_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答案】 (1). 提出假说 (2). 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A_B_)和aabb一样不育(无花蕊) (3). 只含有A基因(不含B基因)时表现为雄株,只含有B基因(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雌株 (4). 有道理,因为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交的结果和以上解释相同,所以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5). 单倍体 (6). 无花蕊:雄株=1:1【解析】【
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图解过程很好的解释了题干结果“荨麻草雌雄杂交,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据此判断:天然荨麻草若同时存在A和B和同时都不存在时,是无花蕊植株而败育,因此雌株基因型为aaBb,雄株基因型为Aabb,雌雄植株杂交遵循基因的分离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A_B_)和aabb一样不育(无花蕊);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为雄株,基因型为aaB_的个体为雌株。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时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26、上时,这两种情况下Aabb产生的配子均为Ab和ab,aaBb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杂交的结果也和以上解释相同,因此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2)由于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为纯合子,所以用单倍体育种能很容易得到纯合的雄株。纯合的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Aabb且比例是1:1,其中AaBb表现为无花蕊,Aabb表现为雄株,即无花蕊:雄株=1:1。【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干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
27、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容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
28、因是_;_。(2)根据青蒿素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沸点345),应选用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_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_。(4)科研小组进行上述-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步骤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答案】 (1). 青蒿素不易挥发 (2). 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 (3). 易溶于有机溶剂 (4). 乙醚 (5). 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6). 水浴 (7). 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8).
29、 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9). 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解析】【分析】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因此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详解】(1)由于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所以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2)根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四氯化碳的沸点是76.5,乙醚的沸点是34.5,应选用乙醚作为萃取剂,因为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故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以保证青蒿素
30、受热均匀,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4)设置不同浓度的青蒿素溶液加入癌细胞培养液中,统计癌细胞的增殖速率,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或者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步骤中需要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
31、油菜品种。(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_技术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在上述引物设计时,分别在引物中加入上图所示酶的识别序列,这样可以用_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得到_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右图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_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_,进一步筛选后培养获得转基因油菜。(4)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mRNA,在_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再依据融合基
32、因的DNA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测,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_。【答案】 (1). PCR (2). Cla(限制酶)和DNA连接 (3). A、D (4). 表达载体(或“重组质粒”) (5). 四环素 (6). 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 (7). 逆转录 (8). 转录【解析】【分析】1、基因文库包括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等。某个群体包含一种生物所有的基因的文库叫基因组文库,而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属于cDNA文库。2、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3、因此具有专一性。同种限制酶切割能够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质粒和目的基因连接。【详解】(1)扩增目的基因常用PCR技术。切割获得酶D基因和转基因肽基因时,应该用同种限制酶,以获得相应的黏性末端。因此,可用Cl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得到A、D端相连的融合基因。(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右图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重组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由于质粒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所以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4)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再依据融合基因的DNA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测,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完成转录。【点睛】本题以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为材料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能够结合图解中限制酶切点选择合适的工具酶获得融合基因,同时掌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及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