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学案)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自主学习: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背景: 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2)表现: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中西合璧式服装_、旗袍、学生装等。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传入。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
2、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风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 ”、“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_。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沿袭下来。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改革开放以后:衣: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走向_。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_问题;政府还提倡“_工程。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
3、在城镇启动了“_工程”。风俗: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3. 变化的特点: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始终保持着民族本色。二、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中国报刊业: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 ;近代中国报刊业逐渐成为先进中国人宣传进步思想的重要工具,如维新派的 、革命派的 、新文化运动中的 、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2)现代中国报刊业: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主要的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内容比较丰富。(课外
4、知识补充)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的发展: 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2)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课外知识补充)(3)意义: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
5、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仅仅过了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2)特点 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3)意义: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娱乐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动探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婚礼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课堂基础达标1、(2013江苏卷)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明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
6、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2、(2013浙江文综)据中国近代报刊史载,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明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3、(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7、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4:15 革命文艺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6:20 革命文艺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11:00 国际时事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12:00 对工人广播12:30 新闻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16:00 红小兵节目1
8、6:20 红卫兵节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l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周六、日0:30 午夜剧1:30 怀旧影院场2:30 夜读心灵5: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7:20 知天下8:00 体育直播间8:20 做客中央台l 8:40 财经在线11:10 法治中国12:35 体彩时间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20:35 小喇叭22:30 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0:10 生活资讯l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8:
9、35 流行经典9:30 娱乐周报12:00 天天体彩20:30 天天福彩20:35 体育沙龙请回答:(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你如何认识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参考答案1.C 2.C 3.A4.(1)材料一:文革时期。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2)材料一: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材料二: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2分)原因:改革开放。(3)社会教化;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舆论监督;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