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姆勒靠中国续命?张延陶杨铭北京奔驰被称为北汽集团的利润奶牛在 2020 年迎来最冷寒冬。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利润跌幅超过 60%,深陷召回与裁员负面消息。在柴油车被罚这一“黑天鹅”事件贯穿 2019 年之后,2020 年的疫情又一次令戴姆勒猝不及防。北京奔驰接连向北京、天津等地方政府“哭穷”,戴姆勒受困于中国车市寒冬将在 2020 年成为大概率事件。但与此同时,戴姆勒的转型也在悄然进行。北京奔驰无奈“哭穷”一则刷爆网络平台的“北京奔驰日亏损超 4 亿元”的新闻在 2 月初横行网络。根据该新闻中所述,北京奔驰向天津市政府及天津市武清区政府发申请函,请求位于天津武清区产业园的 19 家供应企业复工,
2、在申请书中,北京奔驰提到其库存仅够一天使用,如果不能在 2 月 10 日复工,北京奔驰日损失将超 4 亿元,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如今这条未经北京奔驰证实的新闻已经难以溯源。但根据 2018 年北京奔驰的销售业绩粗略测算,日亏 4 亿所言不虚。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8 年北京奔驰营业收入为 1354.15 亿元,同比增长15.96%,而北京汽车(01958.HK)2018 年整体收入为 1519.2 亿元,北京奔驰方面贡献的收入占据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89%;除此之外,集团毛利在当年 370亿元,其中北京奔驰毛利为 405 亿元。数字背后凸显了北京奔驰之于北汽无异于利润奶牛。目前,北汽
3、集团发布了 2019 年经营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北汽集团整车产销达到 226 万辆,位居行业第四位。营业收入达到 5012.3 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 5000 亿的国有企业。具体到品牌,北京奔驰全年累计销量超 55 万辆,同比增长 13%;福建奔驰全年销量超过 2.5 万辆,相比于 2018 年的 2.76 万辆有小幅下滑;北汽越野车全年销量 3.6 万辆;北京现代 2019 年销量 71.6 万辆,同比下滑 9.4%。除了北京奔驰,北汽集团并无亮点。2019 年,中国市场依旧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及 smart
4、品牌共交付 70.2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4%;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交付 69.3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6.2%。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汽集团对北京奔驰的“依赖”没有理由不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戴姆勒在全球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中国市场却“独领风骚”。但由于对北京奔驰的控股比例未超过 50%,戴姆勒也只能“眼红”。北汽与戴姆勒都对北京奔驰寄予厚望,双方在股权方面的“争夺”愈发激烈,而“第三者”吉利的介入令事态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2018 年,李书福执掌的吉利汽车(00175.HK)动用了约 90 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 9.69%的股份,从而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尽管戴姆勒曾明确表示将阻止吉利获得公司监事
5、会席位,但与吉利的“联姻”却随即展开。去年 3 月 26 日北汽股份、戴姆勒及戴姆勒大中华同意,分別按在北京奔驰目前注册资本所占比例合计增资 8.928 亿美元(约合 60 亿元人民币)。此次操作无疑是北汽彰显主权的表现。而 2 天后,戴姆勒和吉利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成立一个 50:50 的合资企业,共同生产 smart,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进入下半年,北汽如愿以偿完成了对戴姆勒 5%股权的收购,然而年底则传出戴姆勒正寻求收购其在中国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的多数股权,其中一个方案就是持股比例从 49%提升至 75%。戴姆勒想在中国获得更多利润,而北汽集团希望最大化戴姆勒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伴随着车市的
6、降温,以往平和的局面在危机四起的 2019 年被打破。2020年的开局不利是否会加剧这一情况的演变呢?盈利刷新十年最低对于戴姆勒而言,2019 年无疑是糟糕的。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戴姆勒在 2019年的汽车总销量为 334 万辆,略低于上年同期值。而在豪华乘用车细分市场的 BBA 品牌“竞速”当中,奔驰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输给了宝马,令人扼腕。不僅如此,集团财报的“糟糕”表现同样令人瞠目结舌。戴姆勒集团 2019 年的财报显示:2019 年戴姆勒营收为 1727 亿欧元,同比增长3%;而息税前利润以及净利润分别为 43 亿欧元、27 亿欧元,同比重挫 61%、64%。回顾戴姆勒 10 年
7、以来的财报,息税前利润与净利润纷纷刷新了 10 年以来的最低值,2010 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 73 亿欧元以及 47 亿欧元。财务成绩单令人失望,刚刚履职戴姆勒第一年的康林松也表示:“尽管 2019 年的业绩展示了客户对于我们产品持续的强劲需求,但我们对最终的盈利表现不尽满意。”2019 年,戴姆勒“追随”大众的步伐,对集团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去年 11 月,戴姆勒将原本的五大事业部重组为三家新公司。在这一巨大变动的执行过程中,剔除不可见的阻力,其产生的税费、运营支出共计超过 6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46 亿元)。据悉,在人员结构上,戴姆勒将削减约 10%的管理职位,削减人数为 1100人。计划到 2022 年底之前,削减超过 14 亿欧元的人员成本,在全球范围裁员至少 1 万人。与此同时,柴油门事件和高田气囊召回也令戴姆勒在 2019 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柴油门事件令戴姆勒收到 40.24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306 亿元)的罚款。而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导致的损失至少为 9.41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71亿元)。作为汽车行业的巨人,戴姆勒与大众相同,都受累于“臃肿”的身躯。尽管转型伴随着阵痛,但二者仍然坚定付诸行动。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值得警惕的是,高企的在华市场份额能否让戴姆勒优雅从容地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