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313.50KB ,
资源ID:102293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29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2届)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一、单选题1.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A. 民主思想的出现B. 天命观念的成熟C. 人文精神的跃动D. 王道学说的风行【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周朝改变了商代“天”神的观念,使其具有人格化的色彩,突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周朝是人观念代替神,故A项和B项错误;王道即仁义制天下,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2.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

2、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材料展现的是诗经“不为尊”、“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故选B项;A项错在“民主平等”,C项错在“浪漫主义”,D项错在“大一统”,皆排除。3. 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

3、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A. 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B.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C. 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D.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答案】A【解析】根据“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而小说又是市民眼中的历史,代表市民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百姓的行为,引导他们向善,故A项正确;佛教宣扬因果轮回,但是佛教观念 的传播,反映出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思想的落后,故C项错误;文学作品可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想法 及观念等,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4、但是作品内容有虚构之处,故B项错误;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需考证,故D项错误。4. 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 “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 “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 “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 “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晋人尚韵”是说在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人尚法”是

5、说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时尚,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2)书

6、法: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5. 以第八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第十六次党的代表达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 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 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党的八大主要内容为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一次

7、成功的探索;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大主要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主要是确立三个代表为党的主导思想;故选择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确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确立6.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A. 儒学的发展开

8、始出现了危机B. 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 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D. 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 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分别体现了道家、佛教和儒家思想,故体现了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的思想,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背景7. 【加试题】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

9、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A. 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B. 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C.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D.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和两宋交替性质不同,该学者的思想主要是说明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故B正确;该学者的思想没有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历史学家的历史

10、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故D排除。8.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与上述材料思想一致的是A.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B.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通过政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内涵一致,而选项中“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主张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体现,故选B;“涤二百六十

11、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指的是推翻满清统治,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故排除A;“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均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故排除CD。9.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写道:“西汉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材料主要反映出A. 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西汉文化教育的普及D. 汉武帝后儒学地位提高【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说明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而商人“

12、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说明当时读书人是被社会认同地位较高的,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地位显著提高,故选D;材料主要不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故排除A;虽然西汉政府确实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题干中并没与反映,题干反映的一种重视儒学的意识和观念,故排除B;西汉文化教育普及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故排除C。10. 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是A. 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 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 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D. 黄

13、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答案】D【解析】王阳明的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能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故A项错误;两者的思想均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故B项错误;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破除权威的精神,故C项错误;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表明圣人与凡人无异,破除了权威崇拜,黄宗羲在此基础上提出君臣平等,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11. 董仲舒曾说:“仁之美者在于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表明董仲舒A. 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B. 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来自天意C. 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D.

14、 认为君民关系等同于天地关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天哺育万物,表现了天的仁德之性,故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A项正确。“三纲五常”来源于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董仲舒为论证其合理性和永衡性,用“天人感应”给“三纲五常”披上了神学外衣,排除B。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与材料不符,排除。12. 1922年10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诫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

15、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A. 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B. 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C. 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D. 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1922年陈独秀批判胡适等人对美国宪法的崇拜,说明此时的陈独秀已经放弃了新文化运动追求的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他转化为一个共产党人的思想,并与资产阶级思想路线作斗争,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陈独秀批判胡适等人对美国宪法的崇拜,而不是反映其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陈独秀成为了当时

16、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而是强调陈独秀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故D项错误。13.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体现农工商皆本的观念B. 体现重农抑商观念C. 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D. 体现人生应有敬业观念【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来看,材料认为应当根据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确定本业,与重农抑商观念矛盾。B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

17、对材料信息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点睛: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材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是本业,无论农业、手工业或商业,因此与重农抑商思想不一致。14.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 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C. 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 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438年”“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等信息可

18、知,当时人们摆脱教会束缚,主张以人自身为中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形主要是当时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性解放和追求现世幸福所致,故选D;智者运动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15. 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A.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B. 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C. 中国文化成为法国

19、反封建思想武器D. 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作用,启蒙思想家目的构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反对本国宗教迫害的武器和建立理性哲学基础的依据,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借鉴学习的内容,而不是“蕴含”,排除。启蒙思想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的内涵,而不是“宣扬人文主义”,排除B。材料强调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而不是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排除C。16

20、.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两人对自由平等看法、观点完全相反B. 两人尽管阶级属性不同,但观点一致C. 两人都主张自由平等,但获得的方式不同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卢梭主张“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说明两人都主张自由平等,但实

21、现自由平等的方式不同。故答案为C项。两人都认为应当争取自由平等,排除A项;两人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排除B项;康德没有蔑视公民权利,排除D项。17. 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其作者是A. 高尔基B. 歌德C. 狄更斯D. 贝克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小说符合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选项D属于该流派

22、,为正确选项;高尔基是社会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其作品不属于后现代主义,排除选项A;歌德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选项B排除;狄更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选项C排除。18. 为达尔文发表不朽名著物种起源创造条件的是A. 代议制的确立、启蒙运动的开展、蒸汽时代的到来B.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 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自然科学进步、电气时代的到来D. 经典力学体系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时间是1859年,此时主要背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自然科学进步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C正确;蒸汽时代的到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A错误;马克思主义的

23、诞生是1848年,不是物种起源背景,B错误;经典力学体系确立是17世纪,D错误。19. 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下列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她的代表作品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根据她的作品,我们可知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C、D选项分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和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文学20. 对于外来文明

24、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A. “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今四者俱为变礼也同,而其所发亦不同,或发于男,或发于女,其辞不可同也。”B. 窦娥唱道:“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栾月色挂妆楼。”C.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D.

25、 儒林外史:“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来源于春秋繁露,是评价人性的标准,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B项属于元曲的内容,反映自己身世凄凉、年轻守寡而愁苦伤痛,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C项是指是通过“明明德”、“亲民”后达到民众觉悟的提高,这是朱熹理学的思想,融合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其中佛教是外来文化,故C项正确。D项是儒林外史,批判封建礼教,与设问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环航世界时,我曾在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

26、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最适者的生存,我觉得生物的变异量是没有止境的,一切生物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物理的生活条件之间互相适应的美妙而复杂的关系,也是没有止境的。达尔文物种起源材料二: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材料三:1875

27、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西方

28、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比较欧、亚国家间的“巨大差别”。(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欧、亚一些学者采用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意图。【答案】(1)内容:一切生物都在不断变化中;生物变异和环境变化相互作用;适者生存。影响:否定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首先科学解释了生物发展规律,促进思想解放;被一些学者利用,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依据。(2)政治:欧洲基本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亚洲普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政治昏庸腐败。经济:欧洲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亚洲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思想:欧洲打破了神学而封建思想束缚,梳理起民主与科学观念;亚洲仍然受

29、旧思想影响,观念落后。(3)欧洲学者宣扬种族优劣,为殖民主义辩护;亚洲学者宣扬优胜劣汰,警醒国民勇于变革。【解析】第(1)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分点回答即可;“影响”从材料一中可以分析出生物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不变的,从材料二可知一些学者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发展领域。第(2)问,“比较”首先要注意时间“1875年前后”,其次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如西方以英国为代表,东方以中国、印度为代表。根据当时的国情和史实,分析各自的目的。第(3)问,结合材料二中“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可以得出西方学者的意图,据所学知识如严复对进化论的宣传可以得出亚洲学者的意图。22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君书画策请回答:(1)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公平,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并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2)分析材料二反映出商鞅治国的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辩证的评价其作用?【答案】(1)体现:废除贵族血缘世袭特权和世卿世禄制,改行军功爵制。方式:以法治国的法律手段。(2)出发:加强秦国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评价:推动

31、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转型,利于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奠定统一中原的国力基础,但严刑峻法的法家暴政也激化社会阶级矛盾。【解析】【详解】(1)体现:根据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可知,商鞅变法通过废除贵族血缘世袭特权和世卿世禄制、改行军功爵制,以此追求和践行社会公平。方式:根据所学可知,商鞅通过以法治国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其思想的实现。(2)出发:根据材料“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可知,商鞅治国出发点是加强秦国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认识到其对推动社会转型和秦国统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严刑峻法会激化社会矛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