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参考答案1D “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决定。2C 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有违事实。B“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不合文意。未然当成已然。D“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错,不能必然地推断。3突破媒介传播方式,改变新闻传播主体。具有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每条1分,不概括最多2分,若概括为打破传统媒体的专业壁垒可得1分)4A(重:重大)5C(A.代词;语气词B
2、.而,表修饰;表转折。C以:连词,表因果关系。D因:因为;通,由。)6B(袁滋是因为愿意出使而获得了德宗的赞许)7(1)他部署里有一个邑长,(被)一个小吏诬陷盗窃银子,袁滋察明了他的冤情,最终把他解救了出来。(4分,“察”“出”“竟”各1分,句意1分。)(2)从其他地方来到他管辖的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3分,“至”“名”各1分,句意1分。)(3)袁滋擅长篆书、籀文等书法,很有古人法度。因出使之行,著有云南记五卷。(3分,“工”“雅”各1分,句意1分。)8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4分,每画面1分)9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
3、”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地道出了诗人对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壮志难酬的愤慨)。(4分,每点2分)10(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潦水尽而寒潭清(4)孤舟一系故园心(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6)犹抱琵琶半遮面(7)梦入芙蓉浦(8)燕然未勒归无计11(6分)剧团的老临时工(开水工),处境艰难,为人小心谨慎,沉默寡言,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对子女充满爱心,为了生存而不惜损害做人的尊严。(每点1分,得满为止)12、(6分)表现老宋稳重勤快
4、,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以及捐款作铺垫(2分)交代他和老夏友谊,为下文老夏帮助他及设法寻找他作铺垫。(2分)交代闺女的困难,为下文逃跑提供情节依据(2分) 13、(4分)老夏为自己的好心换来老宋不辞而别的愚弄而愤怒;为老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质量而感到疑惑。(2分,每点1分)老夏的愤怒与疑惑推动情节发展,同时突出了小说“生存与尊严相扭结”的深意所在。(2分)14(8分)第一次逃跑,是为了省钱接济闺女和外孙,但愧对团里的人,是痛苦的抉择。(3分)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良心的极端自责以及自尊受到极大伤害后的本能行为。(3分)对他而言,重要的是吃饭,是他与女儿及外甥的生存问题,而不是自己的一条腿和自己
5、的尊严。文中两次写到老宋的逃跑,是小人物在生存窘境下的无奈选择。(2分)15A(B“滂”应为pn C项“载”应为z D项“落”应为lo)16C(A“雷声大、雨点小” 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与让利语境不符。 B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不符合语境。C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符合语境。D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不符合语境)17D(A、句式杂糅,删去“列入到”或“收录”B、“被”多余。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18他虽愤郁却不甘沉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虽孤独却逍遥自在,“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6、19(5分)(按一般逻辑,登记结束时,胡锦涛应表示感谢。其后是普查员汇报。最后是总书记满意。如有三句连续排对给2分。)20对家长说:请父母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对老师说: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不骄不躁,决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为母校增光。对同学说: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一定要用最灿烂的方式诠释生命的精彩。(注意对象和励志主题,言之成理即可)21依据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立意:心灵的温度高低决定你拥有世界的大小。心态决定人生高度。热爱生活,才能拥抱世界。人生的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附【参考译文】 袁滋字德深,陈郡汝南人,少年
7、时善于治学,因表兄道州刺史元结有很大的名声,常过从往来依附他。每每读书,能够深刻地解说精微的旨意,因而元结很看重他。没多久,黜陟使赵赞把他作为处士予以推荐,应试授官教书郎。何士幹镇守武昌时,征召他为从事,后任詹事府司直。他部署里有一个邑长,被一个小吏诬陷盗窃银子,袁滋察明了他的冤情,最终把他解脱了出来。御史中丞韦縚听说后,推荐他做了侍御史,后转任工部员外郎。 贞元十九年,韦皋开始打通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酋长异牟寻进献珍宝给朝廷,并请求派大使去。朝廷下令前往抚慰晓谕,正挑选可以胜任大使的郎官,结果都认为西南边陲太遥远害怕去。唯独袁滋不辞荒远,德宗很赞赏他,即让他以本官兼御史中丞之职,持节充
8、任前往南诏的使臣。还没有出发,迁任祠部郎中,依旧为使臣。第二年夏天出使归来,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授官上书右丞,主管吏部的铨选事宜。出京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关防御使、镇国军使,为政宽简清廉。从其他地方来到他管辖的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他专以慈惠为行事根本,有时还赏给他们东西。后征召授官吾卫大将军,他离任赴京时年老寿高的人及鳏夫寡妇拦住道路挽留他,使他不能前行。杨于陵代替了他的原任职务,大声对百姓们说:“于陵我不敢改变袁公的政令。”人们这才围绕着袁滋下拜与他告别。 宪宗开始代为处理国政时,袁滋与杜裳都任宰相,授官中书侍郎、平章事。适逢韦皋辞世,刘辟聚集军队擅发号令而不受节制,袁滋持节前往安抚。走到半路,授官检校吏部上书、平章事、剑南节度使,百姓们为他立了生祠为他祈祷。后征召授官户部尚书,连任荆州、襄州两地主将。后改任彰义军节度使,随、唐、邓、申、光等州观察使。叛军首领吴元济与官军对垒了好几年,袁滋终因长久无功被贬为抚州刺史。不久,转任湖南观察使直至去世。享年七十岁,追赠太子少保官职。 袁滋工于篆书、籀文等书法,很有古人法度。因出使之行,著有云南记五卷。曾读读刘晖悲甘陵赋,感叹其扬善惩恶虽有失于春秋的旨意,然其文不可废弃,因此写了甘陵赋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