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7.94KB ,
资源ID:1022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24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亡羊补牢_长春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亡羊补牢_长春版.docx

1、亡羊补牢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板块的第二课。几年来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但是这则寓言一直都没有删除过。这说明这则寓言故事的重要性。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编写意图:长春版教材在编排上,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思维方式的学习,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

2、情感真诚的品格等。这一板块包括三篇课文,它们都是选自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也都是成语故事。“寓”有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些故事很简短,主要作用是比喻和象征,蕴含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是艺术化了的人生哲理。选编这三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学段目标:新课标要求学生进入第二学段后,在识字写字方面“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阅读方面“初步学会默

3、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要求:基于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文本解读: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

4、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一.了解背景,轻松驾驭课堂。中国古代寓言多是一些政治家为游说诸侯而引用的,其寓意往往同寓言出现的语言环境有关。亡羊补牢语出战国策,楚策四,是庄辛为说服楚襄王改正错误而引用的。教学寓言,教师首先了解它所出现的背景,才能游刃有余,轻松驾驭课堂。教师也可以从这一寓言出发,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如“窟窿”一词,羊圈的“窟窿”是物质的洞,楚襄王在治国中出现的错误是政治的洞。我们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也有这样的洞,同样需要及时堵上。这样联

5、系实际的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便于学生对成语的运用。二.自学释疑,理清文章顺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新课标要求学生进入第二学段后在阅读方面“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这篇寓言条例清楚,通俗易懂,教师要依据课后“读一读,结合课文,谈谈你的体会”一题,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第一次丢羊,认为羊已经

6、丢了,因此不修羊圈,第二次又丢羊,意识到现在修还不晚,修了羊圈,结果再没丢羊。可以引导学生在复述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又”,“再”等词语的用法。重点指导“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个反问句的用法。三. 品析词语,深入理解文本。学习这则寓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语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文中用得巧妙,值得深入探讨的词语讲一讲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如:“发现”“后悔”“赶快”等,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为读懂课文扫清障碍,再通过品析这些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还可以在阅读中概括人物的心情,如第一次丢羊后“不以为然”“漫不经心”,第二次丢羊时“恍然大悟”“悔不当初”,积累语

7、言,感受这个人的心情变化。由于此篇寓言故事内容较短,给了学生很多想象的余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丰富文本。可以想象第一天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夜里会发生什么?可以想象在狼第二次偷羊的时候,狼会说些什么?羊会说些什么?还可以想象发现羊又丢了之后,这个人会说些什么?这些“补白”会令课文内容更加充实,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意思。四拓展延伸,反复感悟寓意。本文课后习题“读一读,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是给苹果树的故事续编结局。这个练习给了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既给了学生续编的机会,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与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广度。除了这个故事,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小虫与大船我要的是葫芦,谈谈自己的理解,想想不听别人劝告的害处,及时改过的可贵,使学生再一次地更深刻地理解本文揭示的寓意。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学生根据这节课的语文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更多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总结深刻道理的习惯,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