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题解读烛之武退秦师围绕“退秦师”这一目的展开,记叙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背景原因以及战争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生动地刻画了与这场战争相关的历史人物。作者作品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
2、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背景纵览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
3、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字词梳理1.字音氾南(fn)佚之狐(y)杞子(q)逢孙(png)2.辨义(1)通假字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秦伯说(“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2)古今异义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为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越国以鄙远(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与郑人盟(订立同盟)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B.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向东、向西)夜缒而出(在晚上)C.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D.动词的使动用法若不阙秦(使秦阙,使秦减少土地)E.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越国以鄙远(远地)邻之
5、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3.词义贰:从属二主。军:驻军。辞:推辞。 许:答应。既:已经。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执事:对对方的尊称。舍:放弃。肄:延伸、扩张。封:疆界。阙:侵损、削减。敝:损害。课文剖析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公子重耳)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
6、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新郑北。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第1段,写秦、晋围郑。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力量孰强孰弱,无须多言。可想见秦晋的咄咄逼人之势以及郑国危如累卵的险恶形势。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佚之狐对郑伯说:“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师必退。”公从之。佚(y)之狐:郑国大夫。言于:对说。若:如果,假使。使:派遣。从:听从,同意。一定能说服他们
7、撤军。”郑伯同意了。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辞:推辞。之:助词,无义。壮:年轻时。犹:尚且。为:做。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是:这。过:过错。然:然而。焉:语气词。许:答应。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作者着墨于郑国。郑国君臣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
8、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一番牢骚,更显其有血有肉之形象。郑伯自责的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其深明大义可见一斑。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进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敢以烦执事。那我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缒(zhu):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见:拜见,进见。既:已经。若:如果。而: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可不译。益:好处。敢:表尊敬的谦词,可译为“
9、冒昧”。以:介词,拿,后面省略“之”,指亡郑这件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敢以烦执事:这是客气的说法,意为“那你就来灭亡我们郑国吧”。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帮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越:越过。以:两个都相当于“而”,目的关系连词,可不译。鄙:本指边邑,这里用如动词,当作边邑。焉用:何用,为什么用。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薄:薄弱,削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共其
10、乏困,君亦无 所害。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若:如果。以为:以之为,把它(郑国)当作。行李:出使的人。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作“行李”。共(n):通“供”,供给。其:代使者。所: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地方”。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这句话是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
11、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厌:满足。既:已经,之后。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理解为“当作疆界”。阙:侵损,削减。肆:延伸,扩张。焉:疑问代词,哪里。之:代指土地。以:表目的的连词。利:使动用法,让受益。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图:想,反复,讨论。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扬孙帮郑国守卫,说:通“悦”,高兴。盟:订立盟约。使:派。戍:戍守。乃:于是,就。乃还。就率
12、军回国。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这时,郑国的命运将取决于烛之武此行的成功与否。烛之武胸有成竹,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最终打动对方,达到了目的,可分四个层次理解。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
13、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依靠别人的力量
14、而反过来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以散乱代替联合一致,这不是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微:非,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夫人:那人,指秦穆公。及:到。此:代词,代晋文公回国继任君位,秦穆公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因:依靠。敝:损害。所与:结交的人(或国家)。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聪明。以:介词,用。易:替代。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其: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可译为“还是”。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原来曾是晋国
15、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结构巧解写作特色1.情节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
16、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3.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一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
17、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
18、字,却包含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知识链接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文言实词的理解是阅读文言文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学习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古今异义现代汉语的词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因此,文言文中的一部分词语与现代汉语是同义的。但是漫长的语言演变过程,使一部分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金就砺则利”句中的“金”,古代指金属制品,今指“黄金”。这一类古今异义的词语,情况很复杂,复习中要认真看注解,并勤查工具书,弄清古今意义的差别。2.一词
19、多义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同样存在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如“利”字,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中是“走得快”的意思,而“金就砺则利”的“利”,则做“锐利”理解。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采用根据本文合理引申的方法,如“兵”本文是“武器”,可引申为“战士”“军队”“战争”。3.词类活用实词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有时一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改变了词性和语法功能,阅读中遇到这种情况,可根据语法判定词义,辨析这一词语与其前后词语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用在能愿动词后,充当谓语,它的词性就由原来的名词活用成动词,为“泅水”之意。4.通假现象有些文句中的个别字眼,如果按照通常的意思解释,则与文意不吻合,如用与字词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字来代替该字理解句意,上下文意就顺畅了。如“君子生非异也”一句中的“生”若作“本性”解,全句文意就顺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