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3.21MB ,
资源ID:102112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11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doc

1、1.3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7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8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9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2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

2、画出晨昏线3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2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4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5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2晨昏线的画法;3时间的计算;4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5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媒体教具】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模型、投影片、投影仪、地球仪、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黄赤交角模型或多媒体教具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

3、点的移动【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板书】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板书】(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学生回答】略。【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

4、球仪。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学生回答】略。【板书】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学生回答】略。【过渡】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同一恒星ABE1E2E3PPP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 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 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结论:恒星日23564(3

5、600)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360059)昼夜交替的周期【同时用吹塑片演示】(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

6、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板书】 【引导看书】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

7、少?【展示模型】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150150150837千米1447千米1670千米30060000【板书】3、地球自转速度【总结】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时【讨论】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学生回答】略。【总结】【板书】(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外,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都相同,都为150/小时(2)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线速度=1670cos, 为所求地的

8、纬度)【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板书】(二)地球的公转【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4相关内容及图1.17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学生回答】略。【讲解】【板书】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B太阳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

9、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练习】1、P14“读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点拔:造成这种北半球冬、夏半年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2、P15活动题第二题: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运动形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西向东1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极点外,各处都相同(15

10、0/h)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太阳自西向东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过渡】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板书】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阅读思考】读P15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及阅读P15、P16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完成P16活动。3、简要分析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关系。4、简要分析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影响?

11、【学生回答】略。【讲解】【板书】1、黄赤交角(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黄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4)黄赤交角的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定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2)周期:1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3)移动规律:【课堂总结】略【探究性作业】P15活动第一题: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板书设计】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

12、点(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3地球自转速度(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1)赤道平面: (2)黄道平面:(3)黄赤交角:23026。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4)黄赤交角的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定义: (2)周期:1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3)移动规律:第二课时:昼夜交替和时差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新课讲授】S昏线昼弧线晨线夜弧线太阳光线N【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

13、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美国的NBA或者是欧洲的足球赛,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甚至是凌晨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三、昼夜交替和时差【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昼夜交替和时差”第一、二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昼夜交替?周期是多少?4、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有没有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呢?【学生回答】略【讲解】【板书】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

14、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补充】晨昏线(圈)的特点:晨昏圈是平分地球的大圆,周长约为4万千米;晨昏线(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平分赤道,且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晨线与昏线的交点的纬度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此点与极点间有极昼或极

15、夜现象)。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0/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其余的见导学P15“规律总结晨昏线的特点”)(3)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补充】(4)晨昏线的画法: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图2)A【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学生回答】略【讲解】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1、 侧面图: 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NN2、北极上空图:NN3、南极上空图SS【补充】(5)晨线与昏线的判定(导学大课堂P

16、14:只介绍第一种方法自转法)第一种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如图1,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只介绍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时间法:图1中A、C、B三点分别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某一纬线(极圈)的切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A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第三种方法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练习】导学P17第4、11(1) (2)、12

17、(2)题【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板书】2、地方时【阅读思考】请学生看教材P16页最后一段,思考:地方时的概念?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学生回答】略【讲解】【板书】(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2)地

18、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3)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地方时的计算法则:“”东早西迟,东加(+)西减(-)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同向相减,异向相加【练习】1、已知300W的地方时为12时,求600E、600W的地方时 2、已知300E的地方时为12时,求600E、600W的地方时【转折】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

19、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板书】3、时区和区时(1)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2)区时:各时区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让同学看“

2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指导画图】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一张全球24个时区图:进一步明确各时区的范围及其中央经线。(3)计算:求时区数(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0(商四舍五入取整数;方向不变)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该时区的中央经线=

21、该时区的时区数150;方向不变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即东+西-;“时区差”的计算法则同“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即同向相减,异向相加)【练习】导学P16-17页第1、2、11(3)(4)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如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

22、间和太平洋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 【过渡】并且,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板书】4、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1)特点:原则上是1800经线(为照顾附近

23、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国际日界线实际上并不与1800经线完成重合,而是有所曲折:白令海中、阿留申西、新西兰东);“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2)日期变更法则:自西向东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东退西增)【补充】地球上的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a.顺着

24、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经线到1800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今天”),余者为旧的一天(“昨天”);b.新的一天(“今天”)所占的范围比重=1800经线的地方时/24【特别提醒】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是一回事,它们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因此,过1800 经线,不一定过日界线,所以只有过日界线日期才变,过1800经线,日期可能变,也可能不变。【练习】当300E为正午时,求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和比重。【点拔】1500W1800;22/24=11/12【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春分日,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B.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18点C.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

25、线上正值日出D.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0点点拔:A 从图中可以看出今天的比例为1/4,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若为春分日,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2点;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线上为18点,为日落;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18点。2.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将会( )A. 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 B. 昨天的范围不断扩大C. 明天的范围不断扩大 D. 今天和明天平分点拔:A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1800经线的地方时在增大,今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过渡】地球不停地自转,不仅使昼夜不断地交替,产生了地方时,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地转偏向力。受这种力的影响,凡是在地球表面做水

26、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一定的偏转。【板书】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指导读图】指导学生读右图,并归纳“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北半球:右偏2、偏转规律: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偏转【思考】你觉得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会向哪个方向偏移?加固长江大堤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点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河道向右偏,导致南岸冲刷,北岸淤塞,因此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右岸。【练习】导学P16例2、P16-17页第10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三、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2)昼半球和夜半球

27、的分界线:晨昏线(圈)。【补充】晨昏线(圈)的特点: (3)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补充】(4)晨昏线的画法: 【补充】(5)晨线与昏线的判定2、地方时(1)地方时的概念: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地方时的计算法则:“”东早西迟,东加(+)西减(-)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同向相减,异向相加3、时区和区时(1)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2)区时:(3)计算:求时区数(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求区时:(4)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4、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

28、日界线)(1)特点: (2)日期变更法则:(东退西增)【补充】地球上的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2、偏转规律: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偏转第三课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

29、描述。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阅读思考】读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及阅读P18、P18相关内容,回答P19“读图思考”的相关问题。 1.在图1.23a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2.在图1.23b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3.在图1.23c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还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区吗?【点拔】列表比较,如下表:图幅太阳直射的纬度昼长的分

30、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极昼极夜地区1.23a23026N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以23026N为中心向南北递减66034N及其以北地区极昼;66034S及其以南地区极夜1.23b23026S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以23026S为中心向南北递减66034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66034S及其以南地区极昼1.23c00赤道全球昼=夜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递减无【归纳讲解】【板书】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导学P19)(2)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夜长=24(小时)昼

31、长=(12日出地方时)2昼长=(日落地方时12)2昼长=昼弧150夜长=夜弧150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是指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该地的正午,即该地的地方时12:00。【过渡】对于一个地点来说,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

32、;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最大,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其中赤道有两次最小值,其余的有一次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导学P20“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向相减,异向相加)例 求漳州(240N,1180E)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春分日:H=900(24000)=660夏至日:H=900(24023026)=89026冬至日:H=900(

33、24023026)=42034(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导学P20“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34、: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ah90(如图乙)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在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

35、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同一自然带在阴、阳坡的分布高度。例导学P20例1、例2【过渡】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板书】六、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1)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季节,获得太阳辐射居中。【过渡】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

36、计上一般采用气候四季。(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的划分:【练习】导学P2122第1、314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导学P19)(2)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夜长=24(小时)昼长=(12日出地方时)2;昼长=(日落地方时12)2昼长=昼弧150;夜长=夜弧150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

37、两极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最大,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其中赤道有两次最小值,其余的有一次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导学P20“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向相减,异向相加)(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导学P20“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六、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1)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季节,获得太阳辐射居中。 (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的划分:【教学反思】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