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12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答案】D【解析】“新君主国”是指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故D项正确。2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答案】D【解析】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
2、主张“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主张民主,而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该主张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商主义思想,排除C项。3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要求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答案】C【解析】“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有利于国家
3、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A实现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故B项正确。5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自上而下保留天主教会的势力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C规定圣经不是信仰的唯一标准D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答案】B【解析】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
4、教会的最高首脑,摆脱教皇的控制,体现出王权的强化,故B项正确。6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是()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宪章C战争与和平法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答案】C【解析】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C项正确。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答案】A【
5、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西方国家对自身的认识,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了国际体系,故A项正确。8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与国联相比,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主要是由于其确定()A“全体一致”原则B“民族自决”原则C“大国一致”原则D“集体防御”原则【答案】C【解析】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
6、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摘编自杨和平著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摘编自于琳琦著国际联盟的历程:现代国际组织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积极意义: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2)变化:对国家的
7、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加深了人们对战争危害的认识。【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版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材料“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版的圣经”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这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2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
8、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时,形成了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可知,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因此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3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
9、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由此可知()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B推翻君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D暴力是形成民族国家的必经之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并不相容,故C项正确。4欧洲与法国政府中写道:“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
10、民众革命热情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说明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获得发展,故D项正确。5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答案】D【解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从而规范了国家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
11、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6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立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C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宗教改革,也使得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主权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7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
12、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答案】B【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提出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体现出非战公约的虚伪性,故B项正确。8在美国主导下的所谓“南海仲裁”出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次阐明了非常明确的态度:不接受、不承认。但中国政府同时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该材料反映了()A国际法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B国际法并不具有强制性C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D“南海仲裁”体现了国际法的公正性【答案】C【
13、解析】材料“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表明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故C项正确。国际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但不能说其“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南海仲裁案有损国际法的公平公正,破坏地区安全秩序和对话机制,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联盟约 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可是,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即从一开始它就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答案】(1)意义:顺应并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和一体化趋势;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2)说明: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较少;成员国主要为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苏联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国、法国控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