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和氏献璧北师大版2019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在整节课上,我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紧紧抓住词句进行有层次的训练,主要方法是学生读书体会和我的点拨引导,理解重点词语意思,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同时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小结评价:如对内容的及时小结、对下文的恰当过渡
2、、学习方法的点拨总结。教学中,我从前两次献璧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入手,来体会卞和献璧之艰辛,及其执着的精神。并为下文体会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和“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两句话做铺垫,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然后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反复练读这句话,体会卞和的痛苦之心。学生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问学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
3、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然后我让学生品读文言语句,抓住对“坚贞之士”这个词的理解回到课文的前两段,看看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让他们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从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诚。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另外,我还对文本进行了加工处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卞和第一次献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演示卞和是如何献璧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还有在最后,我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他们发言踊跃,思维活跃。反思整堂课,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改进,比如: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做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