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生活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泰山的自然风光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A、B、C、 D、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造型融人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这说明 ( )A文学、艺术源于灵感 B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C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
2、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回答35题:3.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4.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5.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传统文化需要与
3、时俱进 B.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D.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6. 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D文化继承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的继承7. 土家族摆手舞风情毕兹卡(上图)成功入选全国少数民族“建国60周年”文化献礼系列节目,并在CCTV-3舞蹈世界栏目播出。这表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中华文化
4、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A.B. C.D.8 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专门搭载了北京奥运志愿者歌曲微笑北京,欢快热情的旋律唱响太空。这种文化传播的特点是()A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B生动、形象和真实C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D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9在我国,很多古老的地名正面临濒危失传的危机,亟待保护。河北省完县为金代所置完州,以“山川完美坚固”之意而得名,但在1993年因投资商认为“完”是“完蛋”之意,而更名为顺平县。这启示我们()要从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地名文化的保
5、护地名语词的含义是对地理实体的专指,没有文化和历史意义对地名尤其是那些传承已久的古老地名,不能乱改在城市化进程中,改变地名就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AB CD10、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11由广东原创的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大陆、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实现了利润和影响力的“井喷”。这表明
6、( )应该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 B CD12.2009年9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正确认识是( )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发展B儒学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C儒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
7、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媚外,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正确,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正确,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C错误,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错误,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4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8、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B CD15、“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2009年4月26日至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9、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 B C D17、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非典”、 “5.12汶川特大地震”、“藏独、疆独搞分裂”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完成
10、1820题。18、“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 )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19、“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意是( )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C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D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有( )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能更好地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
11、文化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除文化的差异,实现文化的完全统一 ABC D21、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康龙武林大会”栏目,以其强大的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亿万观众,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收视率是NBA常规比赛的3倍以上,并且韩国、欧洲很多电视台都纷纷与中央电视台洽谈购买播出版权事宜。这说明(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传统武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AB C D22、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鸟巢”和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水立方”,正在成为北京城新
12、的标志性建筑。这被称为( )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2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海外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传统文化( )A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C是钳制人们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包袱D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24、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期间,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奥运歌曲如我和你、北京欢迎你等广为流传,广大文艺工作者用音乐烘托出奥运的力量和中国的壮美,由此可见,文艺创作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关注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精神、紧贴人民生活、
13、反映群众心声 弘扬优秀文化A. B C D25、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共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 B. C. D.26. 看图,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同答问题。(8分) 第27届悉尼奥运会会徽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会徽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1)上面三幅图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2)对待这种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及其价值是
14、什么?(6分)27、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据了解,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有人认为,文化唯有交流才能创新,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12分)28、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
15、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12分)29、光明日报报道:“在江苏省赣榆县,由村民自己编写的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墙,俨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鲜活的风景。”某校高三(1)班学生看到这一消息后,决定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展开探究。(1)请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明建设文化墙的意义。(8分)(2)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该县规定,建设文化墙,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懂,更
16、要让他们喜欢看。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听形式都被运用了起来。为什么文化墙的建设要运用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6分)(3)你认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文化墙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分)答案一、选择题ABBDABBCBACDDABADCAAABADD二、非选择题26、答:(1) 世界文化存在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生存
17、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3分)27、答:(1)这个说法是片面的。(1分)(2)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文化要创新就必须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而且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注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4分)(3)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8、”,“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4)文化要创新,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5)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分)。28、(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对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环保志愿者在哥本哈根通过展示物证、赠送手帕,能让与会者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接受中国环保文化的影响。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主动地推动了中国的环保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
19、化的国际影响力。(12分)29、(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农村文化墙的建设能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2分)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农村文化墙的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场景。(2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农村文化墙美化了村庄面貌,也在潜移默化中使村民受到了教育。(2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文化墙营造了农厚的乡村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乡村文化新风尚。(2分)(2)文化对
20、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受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因此,农村建设文化墙,应该采取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3分)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倡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倡导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农村文化墙,可以满足不同百姓的需要,让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3分)(3)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农村文化墙的内容应该包括农村政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农业技术、医疗卫生以及农村教育等方面。(注:第三问只要答出4点就可以给4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