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四框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意味着(C)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守法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体现民意ABCD解析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错误。我国法律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错误。全民守法意味着公民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守法,正确。2我国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表明在国家治理中(A)法律和道德可以协同规范民事主体活动道德的践行离不
2、开法律的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法治化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根本渠道ABCD解析材料所述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是运用法律强化“公序良俗”在民事活动中的规范作用,因此不难看出符合题意。“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强调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保障,而不是道德对法律实施的支持,不符合题意。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但两者调节的领域是有区别的,并非所有道德问题都能够法治化。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提高,故“根本渠道”的说法不正确,排除。3面对某市政府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市民潘某决定“收声做事”,一是实地调研了解种树决策的合理性及其缺陷,二是给
3、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表达态度。潘某的“做事”启示我们(C)A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最有效的监督方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D要参与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而放弃监督权解析通过实地调研把自己了解到的“植树增绿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的体现,C正确;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表达态度,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排除A、B、D三项。4国家网信办发文称,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国家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网处理9 800余个账号,约谈腾讯微信和新浪微博。国家
4、网信办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警示我们(D)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有序发布自己掌握的所有信息坚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捍卫网络自由在互联网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BCD解析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警示我们坚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捍卫网络自由,在互联网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符合题意;要依法行使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准确。5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
5、一个角落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A)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意识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ABCD解析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遵守法律,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意识,正确。公民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互为前提而存在的,是同时的,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错误。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错误。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D)中国共产党做到领
6、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各级人大加快立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行政机关接受监督,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ABCD解析人大有立法权,但并不是各级人大都需要立法,错误,排除;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体是司法机关,错误,不选。正确且符合题意。7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有的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这些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该(A)A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B行
7、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C加强网络监督,惩治网络违法D履行公民义务,保障他人权益解析在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乱象,直接污染了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A正确;材料说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排除B项;C与设问要求“网民”不符;D与材料无关。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
8、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材料三几年前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普法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普通法律无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全国人大是我国的
9、立法机关。(2)观点:法大。说明: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3)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法律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解析材料一修改宪法,体现了科学立法;材料二中人民法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体现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材料三旭日村通过普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促使旭日村走上法治轨道,体现了全民守法。解答时,从法律既规范了公民的行为,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原因从村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