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南二高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第I卷(选择题)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A. 潮湿B. 干旱C. 寒冷D. 温暖2. 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A. 地震频发B. 石料缺乏C. 土质疏松D. 山洪多发3. 甲地的经纬度是( )A. 60W,40SB. 60W,40NC. 60E,40SD. 60E,40N4. 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经度差异
2、纬度差异A. B. C. D. 【答案】1. B 2. A 3. D 4. C【解析】【1题详解】沙特阿拉伯平顶的民居,说明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厚墙小窗是为了防风沙,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所以这样的民居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干旱,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2题详解】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繁,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A正确;日本山地丘陵面积大,石料丰富,故B错误;土质疏松和山洪多发与民居采用轻质木料无关,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图中经度向东增大(东经度向东增大,西经度向东减小),所以甲地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大,所以甲地
3、纬度为40N,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同时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地方时间的差异,正确;地方时的差异和自转相关,与公转无关,错;读图北京和甲地纬度相同,错误;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下图示意美洲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 洲界是( )A. 巴拿马运河B. 苏伊士运河C. 马六甲海峡D. 土耳其海峡6. 下列地点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7. 美洲地区生物种类多样的原因有( )纬度跨度大平均海拔较低河流水量大地形复杂多样A. B. C. D. 8. 在甲地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是( )A. 午夜的太阳B.
4、成群的企鹅C. 成片的椰林D. 金色的沙漠【答案】5. A 6. C 7. B 8. A【解析】【分析】【5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示大洲是南美洲、北美洲,二者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对应图中的洲界,据此分析本题选A。【6题详解】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极地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故丙地位于热带雨林区,本题选C。【7题详解】美洲地区纬度跨度大,寒、温、热带气候都有分布,且地形复杂多样,这就形成了多样的水热组合,为多样物种的发育奠定了基础,正确;海拔低,水热变化类型少,物种少,错;美洲地区生物种类多样主要指陆地物种多样,水生物种多是部分水域的特点,不是美洲地区的整体特征,同时河
5、流水量大也不一定生物种类多,不准确。据此分析本题选B。【8题详解】甲地位于阿拉斯加地区,纬度高,位于北极圈内,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故甲地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阳;成群的企鹅是在南极,甲在北极,不行;成片的椰林出现在热带,甲位于极寒之地,不可能;金色的沙漠位于温带或热带荒漠之中,甲地看不到。据此分析本题选A。【点睛】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纬度、海拔(相对高度)、地形复杂性等有关。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10. 图中序号代表的省
6、级行政区域单位与其简称、省会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秦、太原B. 、晋、西安C. 、陇、兰州D. 、宁、西宁11. 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是( )A. B. C. D. 【答案】9. A 10. C 11. D【解析】【分析】【9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据此分析本题选A。【10题详解】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其简称、省会依次是:-山西-晋-太原;-陕西-陕-西安;-甘肃-陇-兰州;-宁夏-宁-银川,据此分析本题选C。【11题详解】 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其中,宁夏是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分布最为集中
7、地区,图中宁夏对应,据此分析本题选D。【点睛】根据秦岭-淮河一线可以判读区域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秦岭-淮河是一条综合地理界线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南北方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旱作水田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等。下图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 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A. 5-9岁B. 25-29岁C. 45-49岁D. 55-59岁13. 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A. 增加就业机会B. 增建养老设施C. 扩大城市规模D. 完善产业结构【答
8、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根据图可知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5-9岁约为5%、25-29岁约为5%、45-49岁约为6%,55-59岁约为8%,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根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小,须增建养老设施,所以A错误,B正确;扩大城市规模是应对城市化的措施,所以C错误;完善产业结构与人口问题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
9、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国道旅行。下图示意219国道路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 )A. 昆仑山脉B. 冈底斯山脉C. 祁连山脉D. 喜马拉雅山脉15. 沿途可以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A. 黑土广布B. 沟壑纵横C. 水田连片D. 雪峰高耸【答案】14. A 15. D【解析】【分析】【14题详解】从图可知,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昆仑山脉,A正
10、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沿线没有黑土,A错误。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没有沟壑纵横景观,B错误。经过地区主要是我国的高原山地,没有水田连片景观,C错误。经过的青藏高原区,雪峰连绵,雪峰高耸,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交通线的分布。主要通过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与武汉相比,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 河流水量大B.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 河流流速慢D. 河流含沙量小17. 以下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多
11、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A. B. C. D. 【答案】16. B 17. D【解析】分析】【16题详解】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武汉附近汇入长江,故与武汉相比,三峡河流水量小于武汉江段;三峡处于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部位,由于处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河流含沙量大,水能丰富。据此分析本题选B。【17题详解】长江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体现了环保理念;水电站的建设需要考虑水量、水能及电力市场,修建水电站应该因地制宜,长江干流航运条件好,不适宜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有利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迁走长江
12、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有利于长江水质的保护。据此分析不符合保护理念。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据此分析本题选D。【点睛】水能开发条件评价:水能是否丰富;坝址的条件(例如地质条件);淹没范围和移民数量;附近的交通条件;电力市场大小;除发电以外其他的效益(灌溉、航运、养殖等)。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一般从水能、地形条件、能源需求、经济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下图示意中国东部锋面雨带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当雨带位于甲地区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东北平原寒潮频发B. 江淮出现洪涝灾害C.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D. 台风缓解华南伏旱19. 每年6-7月,雨带在乙地
13、区徘徊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A. 秦岭阻挡暖气团B. 冬季风的势力强盛C. 夏威夷高压控制D.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20. 根据我国雨带南北进退的规律,可推测( )A. 甲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早B. 乙地区的降水量年内季节变化最大C. 丙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晚D. 由甲地区到丙地区降水集中性增强【答案】18. C 19. D 20. D【解析】【18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区为我国华南地区,当雨带位于该区域时应为45月份,为北半球的春季,而我国寒潮多发于深秋至初春,故A项错误。江淮地区夏季多洪涝,故B项错误。华北平原春季时降水少,农业用水量较大,45月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所以春旱严重,故C项正确。该
14、时期台风较少,且雨带位于华南地区,不会出现旱情,故D项错误。故选C。【19题详解】乙地区为我国江淮地区,纬度约为30N。秦岭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南部,纬度约为34N。故A项错误。67月为北半球夏季,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B项错误。若受高压控制,则应多晴朗天气,故C项错误。每年67月,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在江淮地区相遇,两种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受其影响,雨带在此徘徊,江淮地区出现梅雨,故D项正确。故选D。20题详解】雨带自甲地区进人我国后向北移动,至9月份开始南退,10月份从甲地区撤出我国,故甲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故A项错误。受雨带移动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缩短,即越往
15、北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越大,故B项错误。雨带自甲地区进人我国后向北移动,78月到达丙地区,至9月份开始南退,故丙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故C项错误。受雨带移动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缩短,即越往北降水集中性越强,故D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准静止锋成因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第II卷(非选择题)21. 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_。(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_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_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
16、_、_等国家。(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_,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_国家。【答案】 (1).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 佛 (3). 石油 (4). 美国 (5). 日本 (6). 全年高温 (7). Q (8). 发展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详解】(1)读图可知, 图中甲半岛是中南半岛,该半岛上的山脉和河流间隔分布,地表形态特征表现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乙半岛是印度半岛,该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3)丙半
17、岛是阿拉伯半岛,它位于西亚,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地石油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全年高温,R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Q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P地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都属于发展中国家。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
18、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1)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的原因。(2)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3)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答案】(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崎岖,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加之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为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2)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人工筑堤束水,形成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3)土石方挖掘工程量大,投资大;挖沙量大,堆放困难;新泥沙沉积量大,清理效率低,见效慢;改
19、变地上河的根本是治理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来源。【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等相关知识。【详解】(1)题干要求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分析,可从气候、地形、土质、植被等角度思考。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崎岖,植被稀少,土质疏松,且气候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流经下游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地上河”,因此黄河下游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2)流域面积小说明支流汇入少。下游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同时为防止地上河决堤,需要人工筑堤束水,从而导致下游地区几乎无支流汇入,因此流域面积小。(3)由第(1)小题分析得知,黄河下游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因此改变地上河的根本在于治理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来源。其次,根据材料“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可知,若将下游河床向下挖掘60米,工程量大,投入资金较多,且挖出来的泥沙堆放困难;即便采取该措施挖沙,若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加以解决,新的泥沙会继续沉积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见效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