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 D造纸术【答案】D【解析】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最为显著的是造纸术。2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C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与“GPS全球定
2、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的技术是指南针,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3(2014盐城)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中突出强调了“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这一信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最早的活版是泥活字,所以A和C项是错误的。活版印刷之前有雕版印刷,排除D项。战国有司南,指南针出现最早;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火药发明于隋
3、唐;活版发明于宋。所以答案选B。4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的名宪历等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吏)的攻击。康熙帝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复用名宪历,杨光先被革职。对此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B南怀仁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C康熙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杨光先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答案】D【解析】由“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可知A项正确;根据南怀仁的身份可知B项正确;“复用名宪历,杨光先被革职”说明C项正确;杨光先反对西方历法与反对西方文化侵略无关,D项错误。5(2014威海)假如你生活在
4、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阅读天下郡国利病书B用突火枪抵御金的进攻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天下郡国利病书明末清初顾炎武的作品;B项是宋代的成就;C项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应用;苏轼是宋代著名的大书法家和宋词代表性人物。所以答案选A。6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
5、刻反思【答案】D【解析】中国农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先进地位,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也使中国人容易做“天朝上国”的美梦。故选D项。7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答案】D【解析】本题中“弹”“挥”“横”“竖”等词都形容了书法艺术的特点,本题选D项。8古代某著名书法家横竖笔道的起端圆润如“蚕头”,捺笔结束时先着力顿挫,再轻挑出尖,使笔之末端略成分叉似“燕尾”;用墨横轻竖重,字形结体宽绰,端庄平稳,是谓“蚕头燕尾”。下
6、列书法作品与这位书法家的书体相对应的是()【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描写的是隶书的特点,选项中只有B项是隶书。9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发展为自觉艺术,是文人意境的反映;而宋风俗画、元杂剧、明清小说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体现了普通大众的需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0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
7、要是因为其()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答案】D【解析】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本题中唐朝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通俗易识、端重庄严。11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结合材料的字形,分别是“车”的甲骨文写法、小篆第一种写法、小篆第二种写法、隶书写法、草书写法,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是逐渐简约化,本题选C项。12
8、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答案】A【解析】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以市民阶层为对象的,没有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就没有市民阶层的出现,也就没有风俗画的产生。13(2014扬州中学)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养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要把握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风格、特点。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题
9、干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意在体现画家的心境,并不是简单追求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是要表达一种意境,传递出作者的心境。14许多考古出土文物,如唐墓壁画、陕西彬县五代墓的砖雕、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上都有舞蹈图,下列与舞蹈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B汉代设乐府,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C南北朝时,设立了官办的乐舞机构,培训了大批专业艺人,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D隋唐时期的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答案】C【解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应是隋唐时期,而不是南北朝时期。故C项符合题意。1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
10、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慨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屈原诗歌的思想内涵。可结合屈原的生活时代背景和诗歌的艺术风格考虑。16“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根据这段文字的特点,它应属于()A汉赋 B唐诗C元曲 D宋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材料体现出: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和华美的词藻,属于赋的特点;B、C、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特点不符。故选A项。17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
11、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注意紧扣题干中“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B项中“国破”“草木深”体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符合题意;A项是边塞诗;C、D两项是描述风景的诗,无法体现其忧患意识。故选B项。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文学艺术的特点是()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B长短不齐
12、,便于抒发感情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答案】B【解析】材料给出的是宋词。A是汉赋的特点;C是散曲的特点;D是小说的特点。19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直抒胸臆 对仗押韵格律工整 雅俗共赏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曲特点的理解能力。元曲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实际上就是直抒胸臆、雅俗共赏的自然之意。属于诗歌的特点。20(2014福建六校联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13、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D儒家地位逐步提髙,思想禁锢加深【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日益出现平民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B正确。A不对,这发生在近代中国;C不对,这到后来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不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21(2014辽宁五校协作体)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
14、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二是注重写实的宫廷画、民间风俗画等。宋代时期商业经济发达,风俗画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22(2014武威)“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B宋词C京剧 D传奇【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正是京剧的艺术特点,故应选C。23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上,京剧被作为表演的
15、重点内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B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D中国的京剧是世界性戏曲艺术【答案】C【解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舞台,因而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亮点呈现出来,故C项最符合题意。2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答案
16、】B【解析】材料表明,元朝建立后,废除了科举考试,使得大量读书人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中,由此元杂剧“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由此可知B正确。A项不是实质。25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市民阶层的扩大 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学艺术便应运而生。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
17、15分,共计50分)2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瞩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唐朝,其实不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史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根据所学判断哪几幅图对于欧洲社会转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2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的朝代之一”的成就。(6分)(3)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2分)【答案】(1)图
18、一、三、四。(2)文化:宋词(如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词)、宋话本。思想:理学(程朱理学)。艺术:书法(苏轼等)、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宫廷画院。(3)如: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
19、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她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材料三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说文解字序材料四(甲骨文)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致一致。新华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5分)(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4分)(3)材料三、四都涉及汉字
20、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并说明理由。(3分)【答案】(1)因素: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2)不认同。文字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材料四比较可信。理由:它既有史记的相关记载,又有大量出土文物作为物证,其中大量文字已经破译。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
21、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2、(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2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平民化)。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
23、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3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4分)(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4分)(4)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