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943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概括儒学复兴发展的历程,识记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理解认识宋代儒学发展的条件和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梳理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概况,理解认识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特点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知道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认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对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梳理宋元时期少数民族

2、文字的发展演变情况,理解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知识点一儒学的复兴(一)儒学复兴运动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概况(1)时间: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内容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3影响:被称为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微点拓展】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

3、的结果。(4)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二)程朱理学的创立1代表人物: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2思想主张(1)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2)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3)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他编写“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构图解史】程朱理学的内涵3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说明】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

4、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中。 【史料实证】宋代理学对传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史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史料二性即理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中庸章句研读(1)史料一论述了“理”与人们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性”;体现了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关系。(2)史料二体现了人性和天理的关系。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析“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什么。体现在

5、社会上又是什么?提示 体现在人身上:人性。体现在社会上: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2)根据史料二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家对儒学的发展。提示 观点:人性与“天理”同一(或道德规范就是天理)。发展: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或哲理化、思辨化)宋代理学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体现。(2)理学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3)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

6、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并逐步演变为中国古代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知识点二文学艺术(一)文学1宋词(1)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2)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3)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特别说明】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元曲(1)构成: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2)散曲: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3

7、)元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特别提醒】1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2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二)艺术1书法:

8、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2绘画(1)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2)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史料实证】宋词的艺术风格及时代特色史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研读抓住“大江”“千古”“豪杰”等词理解苏轼词的风格;注意“花”“梳头”“泪”“愁”等意象,感受李清照词多愁善感的特点。思考根据史料,分析两首词风格的不同。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不同风格:

9、苏轼的词是豪放派风格,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风格。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宋词反映的时代特征(1)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2)反映了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战争,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志向。 知识点三科技1三大发明的发展(1)概况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影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提示】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蔡伦

10、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是改进造纸术。 2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1)沈括: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2)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特别说明】天文和历法之间的关系天文和历法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不能混淆。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历法则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史料实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影响史料一“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1、;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电的利弊史料二“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英国哲学家培根研读(1)史料一说明了四大发明在中国、西方的不同遭遇,反映了四大发明在中国的尴尬境遇。(2)史料二阐述了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思考提示 现象:愚昧落后,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却用于迷信活动。(2)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提示 说明:如何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并服务于社会,受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

12、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它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对世界文明(欧洲)的影响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改变了世界面貌。 知识点四少数民族文字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

13、,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2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4蒙古(1)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史料实证】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史料研读抓住史料图一、图二中不同民族文字的书法艺术特点。思考提示 都模仿汉字字形;都注意创新发展。 宋代出现儒学复兴运动。“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

14、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宋代理学的出现,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元统治者特别注意本民族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创制文字。1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B以法治国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解析:选C。北宋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万物本原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A项最早源于孔子,西汉董仲舒时将其发展完善;B项是法家的主张;北宋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故D项错误。2北

15、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解析:选C。从题干中“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故C项正确。3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 B辛弃疾C柳永 D关汉卿解析:选C。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为柳永。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关汉卿是著名的元杂剧作家。4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

16、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A汉赋 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选D。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故选D项。5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C市民文学的兴起 D活字印刷术的创造解析:选D。注意时间“宋代”及现象“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印书量如此之大可知,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6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B早于汉字创立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

17、重要工具解析:选A。根据材料“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西夏文字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A项正确。教材答疑名师指津1教材P66“思考点”你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提示 看待: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建设了一种道德标杆,作为人,要恪守礼道,要有崇高的道德,不可以任由自己的私欲胡作非为;另一方面,它也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一切都遵循旧的习俗,都在条条框框当中,人的思想被桎梏。2教材P67“学思之窗”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提示 (1)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2)理由: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崇尚诗词,使得士人浮华了

18、,因此,要专立明经科,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以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3教材P70“问题探究”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并分析它在当时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提示 (1)特点:程朱理学从本体论的高度,探讨宇宙与人生问题,将儒家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它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义理)为其思想核心。(2)原因:程朱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4教材P70“学习拓展”提示 略。(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

19、是天理,便是私欲。”他们以此倡导()A人性本善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C格物致知 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人性论,故A错误;材料中“二程”把儒家伦理道德“礼”等同于“天理”,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方法论,故C错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属于心学思想,“二程”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故D错误。2“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理由。”材料强调()A程朱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家退出历史舞台C科举制导

20、致社会僵化不断增长D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解析:选A。由“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可知,理学成为官方正统观念,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3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解析:选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于两宋的现状。当时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故符合题干

21、要求的是D项。本题迷惑项是A项,但A项源于D项,故排除。4元朝文人张鸣善咏雪中称:“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语言通俗,形式活泼 B借物抒怀,辞藻华美C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D音节和谐,风格浪漫解析:选A。题干中的作品凸显了元曲形式活泼、语言通俗的特点,故A项正确。元曲语言通俗,而非辞藻华美,故B项错误;元曲形式活泼,而不是结构严谨,故C项错误;元曲通俗易懂,而不是风格浪漫,故D项错误。5元代出现了许多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B中国小说、戏

22、剧的繁荣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解析:选C。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6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解析:选C。该认识以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山的景致,分别对应“人欣欣”“人坦坦”“人肃肃”“人寂寂”,体现出中国山水画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的特征,故C项正确。7南宋梦粱录中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

23、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一舟人命所系”的物体使欧洲()A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B告别骑士时代C完成社会转型D加速思想解放解析:选A。由材料中“针盘”可推测出该物体是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对欧洲地理大发现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8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A造纸术 B印刷术C火药 D指南针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雪”指的是火药。据此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

24、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材料二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征?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书法的精神气度”“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分析书法的特点;依据“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分析绘画的特点。然后归纳其“共同特征”。第(2)问,结合北宋的社会背景分析即可。答案:(1)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共同特征:强调精神和意境。(2)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书法和绘画有着相同的社会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