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谈中国诗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单薄(bo)纯粹(cu)弦声(xin)一蹴而至(c)B.精髓(su)羡妒(xin)兽槛(jin)吞言咽理(yn)C.饶恕(sh)踌躇(ch)赵嘏()数见不鲜(sh)D.叫嚣(xio)颦蹙(c)撩拨(lio)安顿归宿(s)解析:A项中“薄”应读“b”;C项中“数”应读“shu”;D项中“撩”应读“lio”。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茏统斩截鉴别力居高临远B.逻辑譬如逍遥林轻鸢箭掠C.深挚呐喊哈巴狗凌风出尘D.洋溢公爵管锥编水乳交溶解析:A项中“茏”应作“笼”;B项中“轻鸢箭掠”应作“轻鸢剪掠”;D项中“水乳交溶
2、”应作“水乳交融”。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了中国诗的篇幅。(2)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3)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A.限制侵蚀申述B.限止侵袭申诉C.限止侵袭申述D.限制侵蚀申诉解析:限止:限制并阻止。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出。“侵袭”是“侵入并袭击”的意思,而“侵蚀”是“逐渐侵害使变坏”或“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务)”。“申述”是“详细说明”,“申诉”则是“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等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C.如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了,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D.尽管有专家认
4、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但是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个分析更像是隔靴搔痒。解析:B项,用错对象。“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教训十分深刻。B.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C.备受诟病的“免检牌”被摘除后,“国家免检”食品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光环”,而且要支付高昂的日常抽检费用。
5、D.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解析:A项,“暴露”既缺主语,又缺少宾语中心词;B项,句式杂糅;C项,应为“不仅仅是失去光环”。答案:D6.将下面六句话的序号按顺序填到横线上。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为所
6、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是为点评是为序跋类答案: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只在此山中,。(2)阁中帝子今何在,。(3),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4)众鸟高飞尽,。,只有敬亭山。答案:(1)云深不知处(2)槛外长江空自流(3)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4)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
7、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
8、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
9、,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10、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8.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解析:从上句“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可知,A、B、C三项的篇幅的短小和“容易理解的内容”并不代表“易尽”,“无垠”是在与“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的
11、比较中来理解的。答案:D9.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D.“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是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解析:A项,“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比喻诗歌的篇幅(形式)与思想表达的关系。其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这样的意思。答案:A10.下面不属于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表现形式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内涵。B.诗意不了了之。C.使流动的变
12、成冰凝。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解析:B项,“诗意不了了之”不是中国诗歌的特色,中国诗歌的暗示性是指内容与情感之间的关联。答案:B11.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是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中“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解析:联系上下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所以,作
13、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这是比喻,是一种形象的表达,表达的对象不是“艰辛”,而是中国诗歌创作的暗示性的特点。答案:A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矛盾与困惑:近代国学家的时代语境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与外学相对应,正如其基本含义是本国固有一样,其理论初衷是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性,旨在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唤醒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近代思想家认识到了民族存亡与本土文化之间的血脉相连,将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梁启超最早明确提出了国粹概念。同时,他重视国学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国学的第一推手。章炳麟是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他的贡献不仅
14、在于对语言文字代表的国学的具体研究,而且在于对国学民族性的彰显。他反复告诫人们: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以此可以激动种性,增进革命道德。这表明,文化具有民族性,只有适合本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中国的本土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之所以存立的根基。然而,在弘扬国学以及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近代思想家着意突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通、相合之处,有意无意地忽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殊性和地域性,对中国文化的个性认识不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与西方文化相比的需要。近代国学从根本上说是面对“他者”以弘扬我者,中学在近代最大的“他者”是西学。为了与西学分庭抗礼,必须论证、比
15、较中学与西学的优劣文野;要比较就要有可比性、尽管相同性和差异性一样都是中学与西学比较的前提,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处境却使近代思想家始终着眼于二者之间的相同性。之所以如此选择,原因在于:依据进化论的原则,文化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西方文化属于资产阶级文化,中国文化属于封建文化,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先进,沿着这个思路,近代思想家的中西哲学、文化比较当务之急是寻找二者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而不是分辨其间的差异性,更遑论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特殊性了。二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都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羡慕不已,这是近代思想家呼吁学习西方的文化动机。在这个背景下,肯定中国文化
16、与西方文化相通、相合有助于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以西学实现中国的强国富民之梦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和振兴中华的愿望,也在某种程度上诱发出中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出于以上原因,近代思想家讲国学一面侧重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内部开发,一面采他山之石,与西方文化、佛教文化的互释成为主要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做的目的是证明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代表的世界文化相合、相通,其后果则是在与西方文化的相似、相通中夸大中国本土文化的普遍性和共性,而有意无意地遮蔽其民族性和个性。综上所述,近代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定位以及文化重建始终交织着中学与西学的关系问题,这使整个中国近代文化史、哲学史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为中学为主与西学
17、为主的交替。当下国学思潮的宗旨是重拾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信心,既是对近代国学的致意,又是对长期以来忽视传统文化的反省。(选自2011年9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2.下列围绕“近代国学”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代国学是相对于外学而言的,它强调本国固有,出发点是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殊性和地域性。B.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使近代思想家认识到民族存亡与本土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促使他们将两者联系起来,试图通过国学的弘扬来唤醒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C.梁启超最早明确提出国粹概念,并重视国学研究,成为近代国学的第一推手,为实现弘扬国学的宗旨作出了贡献。D.章炳麟认为中国人
18、的精神命脉和存立根基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解析:D项,文章中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只有适合本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偷换概念。答案:D13.下列不属于“近代思想家着意突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通、相合之处”原因的一项是()A.近代国学要面对最大的“他者”以弘扬“我者”,要做到能与西学分庭抗礼。B.中西文化的社会属性不同,文化先进与落后有异,中国文化的地位亟待提高。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羡慕不已,民族自信心需要增强。D.近代思想家在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夸大了本土文化的普遍性和共性。解析:A、B、C三项在原文第四、五段可以找到依
19、据;D项,答非所问。答案:D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扬本土文化意在让中国人重拾自尊、自信,走上民族自强之路,但其着眼于中西文化的相同性研究的做法,恰恰反映了我们的一种文化自卑心理。B.为了弘扬国学,近代思想家在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于中西文化的相同性的研究,而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个性。C.一方面强调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又特殊强调中西文化的相同性,这体现了近代思想家对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定位的矛盾,产生了中学为主还是西学为主的困惑。D.文章肯定了近代国学在重拾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信心方面的积极意义,但也提醒我们关注近代国学的时代语境,
20、走出局限,真正做到重视传统文化。解析:原文是“在弘扬国学以及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答案:B15.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上文组成协调完整的一段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着眼于雄壮、大气的美,其实,离我们最近,最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却往往是那些细微处的美: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解析:填写的应是“细微处的美”,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注意句式应与横线前面的句子一致。参考答案: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闪烁在朝阳下的一滴露珠16.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画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这是个情景扩展类题目,首先要符合情景要求,比如喜、乐情感色调的不同等;其次要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追求语言生动性;还要对事物从声音、色彩、形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扩展时可以想象“争渡”的状态,可以描摹“鸥鹭”的情形,要符合字数要求。参考答案: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重的藕花。就在这时,藕花丛中突然蹿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