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920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地理新指导鲁教必修三优练: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B.我国华北地区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D.我国西北地区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B.C.D.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所示特征。第2题,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运往的跨区域调配现象。答案:1.C2.D导学号63794030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

2、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错误的是()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C.a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4.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须提水跨越黄河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对技术要求较

3、低,施工难度小A.B.C.D.解析:第3题,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

4、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答案:3.D4.B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图,完成第56题。5.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A.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B.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C.长江径流量会大幅度下降D.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将发生显著改变6.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B.乙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C.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丙处每年夏季农作物收割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D.丁处石质荒漠化问题严重解析:第5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河北等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5、;长江水系庞杂,调水工程对长江径流量的总体影响不大;调水工程对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的影响有限。第6题,甲处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乙处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自流;丙处夏季有“梅雨”,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导致收割时间相对推迟;丁处位于黄淮平原,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答案:5.B6.A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完成第78题。7.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

6、影响有()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A.B.C.D.解析:第7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无结冰期而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水量变化较小而且径流量大;渭河属于黄河流域,含沙量要大于汉江。第8题,该调水工程可以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缓解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这一问题。大型工程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答案:7.C8.D二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的市内四区供水超过2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青岛市区的用水需求。据此完成第910题。9.“引黄济青

7、”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10.“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到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解析:第9题,青岛地区是山东省降水较多的区域,但地处沿海,耕地面积并非十分广阔,主要是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导致用水量大,其缺水问题主要应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着手

8、分析;“引黄济青”工程实施前,青岛市的用水主要靠采集地下水,长期超采,容易导致青岛城市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第10题,为了尽可能地减轻调水对于农业用水的影响,而且此时黄河水含沙量较低,故选在冬季。答案:9.C10.B银东直流输电工程为世界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通道。它西起银川灵武,东至青岛胶州,输电距离总长1 333千米,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据此完成第1112题。11.该输电线路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的原因是()A.宁夏的能源资源丰富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电力缺乏且需求量大C.保障国防安全D.沿线各省能源都短缺1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宁夏地区

9、的影响表现为()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D.对宁夏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影响解析:第11题,东部地区电力缺乏且需求量大,若是停电会给东部地区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所以称之为“不能停电的线路”。第12题,该输电工程的建设可将宁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燃煤发电对宁夏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答案:11.B12.A我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

10、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完成第1315题。13.工程均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管道运输B.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C.水陆联运D.高压输电14.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剧沿途部分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这些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这些地区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上升这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地处半湿润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这些地区有大量海水侵入A.B.C.D.15.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

11、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工程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工程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均采用高压输电方式。第14题,工程沿线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且工程实施后,河水水位上升,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并且这些地区在非雨季时段,蒸发旺盛,进而加剧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第15题,工程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该工程利于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以气代煤并不现实;该工程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12、该工程可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问题。答案:13.D14.A15.C16.(研究性学习)水资源分布不均是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原因。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辽河与松花江间的最短距离只有100多千米。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辽河三角洲已严重缺水;辽河流域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打通东辽河上游与松花江,筑库、开渠、凿河,可形成松辽运河。松花江洪水期调水量为400亿500亿立方米,远超南水北调东线三期工程的调水量。(1)松辽运河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13、(2)松花江与辽河两条河中,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是哪条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却在下降。请你对其中原因加以分析。(4)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松辽运河的优势可从地形、工程建设、调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足之处可以从所处地理位置分析。第(2)题,主要从辽河流域与松花江流域的面积、蒸发量、需水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应主要从耕地面积和粮食需求方面分析。第(4)题,从水量上来看,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保护植被,以涵养水源;

14、从水质上来看,要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此外还要防止水体污染。答案:(1)优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调水量较大。不足:冬季河流有结冰期,影响调水的运行。(2)松花江。松花江流域面积广大,集水量大,相对湿度大;蒸发量较小;开发较晚,需水量较小。(3)江汉平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快,非农用地在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量在上升,商品粮供应量在下降;江汉平原地处汉江上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退耕还湖、还林使耕地面积下降。(4)水量方面:保护水源区的植被,涵养水源;在城市发展中节约用水,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阶梯水费政策。水质方面: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

15、失;减小城市中污水排放量,预防水污染。17.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a)(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和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1)图a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输往乙地的天然气还包括来自地的天然气(上面两空用字母填写),该工程沿途地区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图a图b(2)图a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填字母)。水能与煤炭相比,突出的优势是、。近几年我国南方地区的“电荒”,反映了水能作为能源存在什么缺点?(3)图b中所示的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若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

16、西南、西北划分,则所示地区依次是()A.西北、中南、华北、西南B.西南、西北、中南、华北C.华北、西北、西南、中南D.中南、西南、华北、西北(4)上述两工程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建设这些能源工程对输入地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解析:第(1)题,A地区为塔里木盆地,为西气东输工程的源地,F为陕北气田,可作为该工程的补充气源。西气东输工程途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化问题严重,途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第(2)题,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包括:B黄河上游,E三峡、葛洲坝,D红水河。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清洁、无污染,但也存在局限性,如受降水的时间变化影响而不够稳定。第(3)题,地区占67.8%,说明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应为西南地区。第(4)题,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而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能源缺乏,即能源生产与消费分布不平衡;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这两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缓解输入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由于输入的天然气或电能替代了煤炭,这既可以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也大大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答案:(1)AF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BED清洁可再生受降水的时间变化影响大(水量受气候影响不稳定)。(3)C(4)能源生产与消费分布不平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