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856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神经调节1,2,3,4,5,6,7,8,9,10,262.激素调节12,14,15,16,173.人脑的高级功能114.血糖平衡、体温平衡、水盐平衡13,21,27,285.免疫调节23,24,25,306.综合考查18,19,20,22,29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5个神经元组成B.组成反射弧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神经细胞C.刺激感受器和传出神经,都能发生反射D.刺激感受器会引起效应器发生电位变化解析:一个简单的反射弧,一般涉及的神经元数目可能

2、只有3个(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甚至2个(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中的肌细胞或腺细胞都不是神经细胞;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做出应答,但因为未经过神经中枢,所以这不叫反射;正常情况下,刺激感受器,效应器能做出应答,产生电位变化。2.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其支配的靶细胞建立连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神经元由细胞体、神经纤维和突触组成B.神经元和靶细胞之间可以形成多个突触C.树突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至突触小体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解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多个分枝,能和靶细胞形成多个突触联系;树突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经过胞体

3、再传至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神经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离子不进行跨膜运输B.神经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同种离子的浓度相等C.神经细胞变为显著活跃状态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D.神经细胞变为显著活跃状态时,细胞膜表面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解析:神经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离子仍进行跨膜运输,如钾离子大量外流;神经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浓度比内侧高,钾离子浓度比内侧低;神经细胞变为

4、显著活跃状态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神经细胞变为显著活跃状态时,细胞膜表面有局部电流形成,即有电荷的定向移动。4.如图是测量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示意图,某一时刻观察到电表读数为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D)此时兴奋朝左侧单向传导此时兴奋尚未传到a处此时兴奋传到a、b中间此时兴奋已经离开b处A.B.C.D.解析:刺激离体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尚未传到a处、兴奋传到a、b中间,或者兴奋已经离开b处,膜表面上a、b两点电位都相等,因此电表读数都为零。5.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个较强刺激时,该部位(B)A.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首先增大,引起钾离子大量外流B.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首

5、先增大,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C.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从零逐渐扩大,最终表现为内正外负D.细胞膜两侧电位差逐渐缩小为零,并且稳定在这一水平解析: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个较强刺激时,如果该部位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首先增大,引起钾离子大量外流,膜电位将外更正,内更负,与发生兴奋的情况不符;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个较强刺激时,该部位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首先增大,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细胞膜两侧电位差逐渐从外正内负逐渐缩小为零,并进一步极性倒转为外负内正。6.如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的膜电位变化,图中曲线(C)A.a点前,膜外电位为负B.b点时,Na+内流加快C.c点时,Na+净流入停止D.d点

6、后,膜完全兴奋解析:a点前是静息电位,外正内负;随着Na+内流的进行,推动Na+内流的浓度差逐步缩小,b点时,电位差从作为Na+内流的动力(b点前)开始转变为阻力(b点后),因此,b点时,Na+内流减慢;直到c点时,Na+浓度差动力与电位差阻力平衡,净流入停止,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达最大值;d点后,膜逐渐恢复至静息状态。7.神经元胞体与轴突的相连处叫做轴丘。实验表明,刺激轴丘比刺激其余部位容易引起神经兴奋,其原因可能是(B)A.轴丘部位静息电位高,因而兴奋性强B.轴丘部位运输钠离子的膜蛋白数量多C.轴丘部位产生的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快D.轴丘部位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多解析:神经表面电位相等,如果某

7、一部位高于他处,将会自发产生局部电流,与事实不符;轴丘部位运输钠离子的膜蛋白数量多,Na+内流快而多,就容易引起神经兴奋;题目论述的是兴奋的产生而非传导;突触小泡一般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内。8.有关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神经冲动的产生与神经元内外离子的特异性分布有关B.神经兴奋区有Na+被动内流,相邻静息区有K+被动外流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质是局部电流的传播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就是指神经细胞膜外的电流方向解析:静息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浓度比内侧高,钾离子浓度比内侧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神经元内外钠、钾等离子的特异性分布有关;神经兴奋区Na+顺浓度梯度被

8、动内流,相邻静息区K+顺浓度梯度被动外流;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质是局部电流的传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兴奋区传向未兴奋区,与神经细胞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9.如图为甲、乙、丙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若其中某一神经元受强刺激后,在b、c、d、e处都能测到电位变化,而a处没有测到电位变化,则受刺激的神经元可能是(B)A.甲B.乙C.丙D.乙或丙解析: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规律,刺激甲,a、b、c、d、e处都能测到电位变化;刺激乙,能让乙、丙各处兴奋,但甲不能兴奋;刺激丙,甲、乙都不能兴奋。10.当人的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但正常成年人在

9、适宜环境下才排尿,而不像婴儿或意识丧失的人那样即时排尿,这说明(D)A.形成尿意的神经中枢在膀胱B.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成人排尿反射时间较婴儿长D.排尿反射受不同中枢的分级调控解析:形成尿意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意识丧失的人也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正常成年人能够憋尿,而婴儿或意识丧失的人不能,这并不能说明排尿反射时间的长短,但可以说明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反射的控制能力不同。11.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C)A.大脑是直接感知环境刺激的最高级神经中枢B.小脑与人过量饮酒后行为控制能力减弱无关C.下丘脑受损可能造成女性月经周期紊乱D.阅读和理解本题由脑干的不同

10、区域负责解析:直接感知环境刺激的是各种感受器;小脑能调节身体的平衡,与人过量饮酒后行为控制能力减弱有关;下丘脑有调节生物节律的神经中枢,月经周期节律的紊乱可能与下丘脑受损有关;阅读和理解本题主要由大脑的视觉中枢和有关的言语区等负责。12.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A.每种激素都能在内环境中被检测到B.一种内分泌腺只能够分泌一种激素C.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类组织细胞D.一个细胞只对一种激素有生理反应解析:激素都能分泌到血液中,所以在内环境中都能被检测到;胰岛和垂体等内分泌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尽管有许多激素有专门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但也有一些激素能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如甲状腺激素几乎能作用于

11、全身所有细胞,胰岛素也能作用于多种细胞;一个细胞上若有多种激素的受体,就会对相应的多种激素有生理反应,如垂体细胞既可接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又可接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又如肌细胞既可接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又可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反应。13.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有关细胞对此作出的应激反应是(B)A.肝脏细胞糖原分解速度加快B.脂肪组织细胞脂肪合成增多C.胰岛各种细胞分泌活动加强D.肌细胞摄取葡萄糖速率减慢解析: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有关细胞对此作出的应激反应总的效果应当是有利于降低血糖的,而肝脏细胞糖原分解速度加快,将会升高血糖;脂肪组织细胞脂肪合成增多,有利于降低血糖;血

12、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肌细胞摄取葡萄糖速率减慢,不利于血糖降低。14.根据胰岛素的作用分析,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易出现(B)葡萄糖利用增加体重减轻尿液渗透压升高 糖尿多尿A.B.C.D.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葡萄糖利用会减少,血糖会升高。为维持能量供应,脂肪等非糖物质分解将增多,体重将减轻;血糖升高,易导致糖尿,进而尿液渗透压升高,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15.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胃酸引起的促胰液素分泌也表现出反馈调节的特点,据此推测胰液(B)A.呈

13、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酸碱性无法确定解析:因为胃酸引起的促胰液素分泌也表现出反馈调节的特点,所以,胰液pH应呈碱性,以中和胃酸,减小对肠黏膜的刺激,使促胰液素分泌减少。16.有关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D)A.可能由同一个器官分泌B.可能作用于同一靶细胞C.从分泌部位到作用部位都经过体液运输D.与靶细胞内受体分子结合后都迅速失活解析:下丘脑中既有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又有一些细胞能分泌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神经递质和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都能作用于同一靶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出来后要经过突触间隙液(组织液)扩散到达所作用的突触后膜,激素分泌后也要通过体

14、液运输到达靶细胞;神经递质和激素虽然与受体分子结合后都迅速失活,但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分子并不在细胞内,而是在突触后膜上,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分子有的在细胞内,也有的在细胞膜上。17.下列关于激素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分别是由不同激素调节B.一种激素的分泌可能受另一种激素的影响C.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往往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如血糖调节;一种激素的分泌可能受另一种激素的影响,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同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15、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要分泌到血液中运输,因此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否则激素的持续效应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18.下列四组物质中,作用关系与其他三组都有明显不同的一组是(B)A.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B.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抗原和淋巴因子C.作用于肝细胞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D.作用于垂体细胞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突触后神经元或肌细胞)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突触后神经元或肌细胞)、作用于肝细胞的胰岛素(降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作用于垂体

16、细胞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这三对物质的作用相反,相互拮抗,只有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B细胞活化增殖,与其他三组物质的关系明显不同。1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A.从生物种类来看,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具有普遍性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均不一样C.运动时呼吸加快是CO2通过体液运输直接调节呼吸运动的结果D.神经递质经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起作用属于体液调节解析: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调节,但有体液调节,从生物种类来看,体液调节比神经

17、调节更具有普遍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来发挥作用;运动时呼吸加快,体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体液运输到脑干,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兴奋,发出神经冲动再调节呼吸运动,而不是直接调节呼吸运动;神经递质经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起作用虽然经过体液,但仍是反射过程的一个环节,总体上仍属于神经调节。20.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D)A.无反馈机制B.作用时间长C.作用范围广D.反应速度快解析: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范围小),反应速度快。21.有关人体体温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寒冷刺激下,体温受激素调节

18、,但不受神经调节B.炎热刺激下,体温受神经调节,但不受激素调节C.气温与人体温相等时,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很强D.发热时体温若恒定在38 ,则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解析:冷热刺激下,体温都既受神经调节(汗腺、皮肤毛细血管散热),又受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调节(细胞产热);气温与人体温相等时,人体散热困难,而机体却继续在产热,体温有升高趋势,因此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很强,使得汗腺和皮肤毛细血管多散热;发热时体温若恒定在38 ,机体产热等于散热(在比正常体温高的水平上),否则体温不能恒定在38 ,要么继续升高,要么下降。22.人体皮肤大面积烫伤后容易引起病原体感染,这是因为(D)A.皮肤中感受器受损B

19、.神经体液调节能力降低C.体液免疫能力降低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解析:抵抗病原体感染属于免疫调节而不是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的范畴;皮肤是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A.皮肤和消化、呼吸、生殖、泌尿等管道黏膜筑起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B.非特异性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机体未接触过抗原就具有的C.血液中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是机体接触过抗原后产生的D.免疫系统通过防御、监视和清除抗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解析:皮肤和消化、呼吸、生殖、泌尿等管道黏膜组成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是免疫系统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非特

20、异性的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等都是机体未接触过抗原就具有的;机体接触过抗原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才能分泌抗体进入血液,T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执行杀伤靶细胞的功能;免疫系统正是通过防御病原体、监视和清除自身衰老和异常细胞等抗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24.下列各项中,与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异常有关的是(A)艾滋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器官移植时的排异反应A.B.C.D.解析:艾滋病是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攻击所致;自身免疫病是因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系统将自身组织、细胞当做“异己”成分加以排斥;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也是免疫功能异常的表现;器

21、官移植时,供体器官对于接受者来说是“异己”成分,免疫系统会将其作为抗原加以排斥,所以这是免疫系统正常的表现。25.人体抵抗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不涉及(B)A.抗体分泌B.T细胞呈递抗原C.T细胞分化D.靶细胞凋亡解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血液中播散,遇到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将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对付病毒。如果病毒成功逃脱,进入了人体细胞,细胞免疫将发挥作用,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将会被效应T细胞裂解。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识别由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后活化并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并不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实际是在

22、效应T细胞分泌的穿孔素和其他多种信号因子刺激下,启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7分)下图是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膝跳反射的示意图。(1)膝跳反射中枢是图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A之间的结构。在框中画出该结构的一般模式图,并标明其关键结构的名称。(2)叩击使图中伸肌受到牵拉,刺激其中的肌梭(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结果除了使脊髓发出的传出神经元A兴奋引起伸肌外,还使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生 (填“兴奋”或“抑制”),进而导致传出神经元B支配的屈肌,从而协调地完成膝跳反射活动。(3)抑制性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到达传

23、出神经元B的细胞膜相应部位时,会引起该部位(填“Na+”“K+”或“Cl-”)内流,从而导致相应的膜电位变化。(4)实验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这是因为 。解析:(1)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分称为突触,突触结构模式图见答案。(2)伸肌收缩,屈肌舒张,才能顺利抬起小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才能导致屈肌舒张。(3)抑制性神经元传递的信号使得传出神经元B受到抑制,抑制的表现应当是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得外更正内更负,外正内负的电位差扩大。Na+、K+内流都将缩小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会使传出神经元B兴奋而不是抑制。如果Cl-内流,正好可以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得外更正内更负

24、,从而表现出抑制。(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要在突触前膜经过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在突触后膜由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到电信号的转变过程,存在时间延搁,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始终是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的,所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答案:(每空1分)(1)突触(2)收缩兴奋舒张(3)Cl-(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由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过程27.(10分)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皮肤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皮肤活动状况。两图中代表,代表。(2)皮肤中、对于冷热刺激作出反应的基本方式是,相应的

25、调节中枢位于。(3)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肾上腺素和激素分泌增加,提高 ,增加产热量;同时,骨骼肌收缩加强,甚至不由自主地战栗,也大大增加了产热量。上述体温调节过程属于调节。(4)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导致体表毛发竖起,这对于鸟、兽等动物来说,可以起到体表隔热层厚度,从而散热的作用。解析:(1)图中、分别代表汗腺和皮肤毛细血管,相比于图甲,图乙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管腔较细,血流量少,散热较少,所以图乙应当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皮肤活动状况。(2)皮肤中、对于冷热刺激作出反应依靠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相应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代谢

26、速率,增加产热量;同时,骨骼肌收缩加强,甚至不由自主地战栗,也大大增加了产热量。上述过程中,骨骼肌收缩等受神经直接支配,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受下丘脑的间接调控,故此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4)鸟、兽体表的羽毛和毛发具有隔热保温功能。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导致体表毛发竖起,这对于鸟、兽等动物来说,可以起到增加体表隔热层厚度,从而减少散热的作用。答案:(每空1分)(1)乙汗腺毛细血管(2)反射下丘脑(3)甲状腺细胞代谢速率神经体液(4)增加减少28.(10分)水盐平衡对于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人体主要通过调节饮水、排汗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等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1)启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机制的有效

27、刺激是内环境的发生变化。(2)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在产生渴感,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中有关神经分泌细胞兴奋,发放的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导至延伸入垂体的(填“轴突”或“树突”)末梢,引起该末梢释放。该物质通过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提高相应管壁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使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增加,尿量减少。(3)当尿液充盈对膀胱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兴奋会使人产生尿意,排尿过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缩,导致膀胱壁压力增大,兴奋增强。这种调节有利于排尿过程的顺利进行。(4)由上可见,尿的形成受调节,尿的排出受调节。解析:(1)渗透压变化刺激下丘脑中相应感受器,启动水盐平衡调节机制。(2)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

28、起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中有关神经分泌细胞兴奋,发放的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导至延伸入垂体的轴突末梢,引起该末梢释放抗利尿激素。该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提高相应管壁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使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3)一个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成为信号,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即反馈调节,反馈信号加强原来工作效果的,是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由题意可知,排尿过程符合(正)反馈调节的特征。(4)由上可见,尿的形成受神经体液调节,尿的排出受神经调节。答案:(每空1分)(1)渗透压(2)大脑皮层下丘脑轴突抗利尿激素体液对水重吸收(3)(正

29、)反馈(4)神经体液神经29.(9分)下图是反映人体内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示意图, 代表不同组织细胞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此时,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上升,这将引起图中过程加快。(2)剧烈运动后,有强烈升血糖作用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比血糖浓度要,这说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具有的特点。(3)已知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跟患者体内发生自身免疫有一定关系。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推测其病因可能是细胞的攻击使细胞受损。这种攻击属于特异性免疫方式中的免疫;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处于甚至高于正常范围,推测其病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

30、抗体,导致胰岛素。解析:(1)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此时,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上升,这将引起图中过程加快,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根据激素微量而高效的调节特点,可以推断尽管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但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仍会比血糖浓度低。(3)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其病因可能是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使细胞受损,这种攻击属于特异性免疫方式中的细胞免疫。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处于甚至高于正常范围,其病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抗胰岛素

31、受体的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将导致胰岛素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无法发挥降血糖效应。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2)低微量而高效(3)效应T胰岛B细胞不能与靶细胞(或:受体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降血糖作用(2分)30.(14分)如图是抗原X侵入人体后发生体液免疫反应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上图表明抗原X已经突破了人体的免疫防线。(2)细胞、细胞和细胞都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中细胞的分化成熟需要胸腺提供特殊的人体。(3)图示表明,细胞摄取抗原X后,通过自身携带的分子将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细胞并使其活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不仅需要抗原信

32、号的直接刺激,还需活化的细胞 作为另一信号刺激。(4)细胞大量分泌的特异性抗体在胞内合成、加工和运输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指导该抗体合成的基因在细胞中(填“存在”或“不存在”)。(5)图示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抗原X的特异性,这体现在抗原X与图中的结合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根据此特异性原理,可以在疾病诊断中用特殊标记的抗体检测人体组织是否存在抗原X。(6)图示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抗原X的记忆性,这主要是通过细胞实现的。该细胞再次遭遇抗原X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中抗体浓度也随之迅速升高。根据此记忆性原理,可以将某病原体进行人工处理,制成能够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疫苗。对于这种人工处理的两个基本要求应当是 ; 。解析

33、:(1)题图是抗原X侵入人体后发生体液免疫反应的示意图,说明抗原X已经突破了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防线,进入了第三道防线。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防线所起的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细胞、细胞和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需要迁移到胸腺中才能分化成熟,可以推测胸腺所起的作用是能为T细胞发育提供特殊的内环境条件。(3)图示表明,细胞识别的是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细胞摄取抗原X后,通过自身携带的MHC分子将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细胞并使其活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不仅需要抗原信号的直接刺激,还需活化的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为另一信号刺激。(4)抗体的本

34、质是蛋白质,因此,细胞大量分泌的特异性抗体在胞内合成、加工和运输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和高尔基体(加工、运输)。由于细胞和细胞都是由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亲代细胞的核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所以指导该抗体合成的基因在细胞、细胞和细胞中都会存在。(5)抗原X与图中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B淋巴细胞)、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的结合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细胞能吞噬多种病原体,与抗原X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细胞(浆细胞)表面不具有抗原受体,不能与抗原X结合,只是向胞外分泌特异性抗体。因为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故可以在疾病诊断中用特

35、殊标记的抗X抗体检测人体组织是否存在抗原X。(6)图示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抗原X的记忆性,这主要是通过细胞(记忆细胞)实现的。该细胞再次遭遇抗原X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抗体浓度也随之迅速升高。根据此记忆性原理,可以将某病原体进行人工处理,制成能够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疫苗。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这种人工处理的两个基本要求就应当是既要能破坏病原体的致病性,又要能保留病原体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抗原性)。答案:(每空1分)(1)非特异性(或:第一道和第二道)(2)内环境(3)MHC分泌的淋巴因子(4)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存在(5)细胞、细胞、细胞和抗体抗X(6)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细胞)血液(或血浆、血清)破坏病原体的致病性保留病原体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或保留病原体的抗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