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一中2021级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3月月考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在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 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社会分工出现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阶级和国家产生 私有制产生A. B. C. D. 【1题答案】【答案】B2.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距不远,从遥远的古代起,这两地的居民就有一些断断续续的接触,也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但这两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因素是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 民族习俗的差异C. 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D. 交通工具的限制【2题答案】【答案】
2、A3. 下图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图 纳尔迈权标头浮雕 注:纳尔迈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权标头是种武器的顶端部分。A. 初步具备国家形态B. 对外征战无往不胜C. 建立完备官僚系统D. 农业生产备受重视【3题答案】【答案】A4. 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20多个省,每省置总督和将军,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大流士一世此举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完善国家官僚体系C. 完善监察体系D. 适应不同地区风俗【4题答案】【答案】A5. 公元前334年,
3、马其领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A. 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B. 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融汇C. 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D. 凿通了亚欧之间的商贸通道【5题答案】【答案】B6.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可以说明A. 罗马城商品贸易非常发达B. 罗马帝国各
4、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C. 罗马文明成就领先于世界D. 罗马与世界各大洲均有贸易往来【6题答案】【答案】A7.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A.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7题答案】【答案】D8. 在中古的西欧社会,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封臣背主求荣,将会被领主抛弃;但如果是领主不履行诺言,封臣同样可以抛弃领主。这说明在当时的西欧,封建关系存在的特点是A. 封建领主拥有绝对的专制权威B. 领主与封臣之间存在血缘纽带C. 封建契约关系具有双向制约性D. 封臣拥有极大的独立自主权力【8题答案】【答案
5、】C9.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表明庄园法庭()A.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B.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特权C. 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D. 主要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9题答案】【答案】C10.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西欧社会8至18世纪某领域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该领域可能是A. 神权B. 议会立法权C. 王权D. 城市自治权【10题答案】【答案】C11. 依据下侧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描述的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继承和保存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遗产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被奥斯曼帝国所灭A. 法兰克王国B. 奥斯曼帝国C. 德里苏丹国D.
6、拜占庭帝国【11题答案】【答案】D12.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A. 重视历史资料收集B. 地跨亚、非、欧三洲C. 继承融合世界文化D.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12题答案】【答案】C13. 1453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利。可见奥斯曼帝国A.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B. 加强中央集权C. 注重对人的思想控制D. 阻碍社会发展【13题答案】【答案】A14.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
7、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A. 埃及的法老制度B. 印度的种姓制度C. 雅典的民主制度D. 西欧的封建制度【14题答案】【答案】B15.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A. B. C. D. 【15题答案】【答案】A16. 下表为班图人迁徙概况。据此可知.班图人大迁徙路线概况西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
8、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南线直至抵达南非,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东线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A. 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B. 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C. 颠覆了桑海在西非霸主地位D. 促进非洲文明朝多样性演进【16题答案】【答案】D17. 在东非,中国瓷器在千百年以后仍是考古学家触摸得到的,不像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无影无踪地消失在湿热的气候里,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在东非海岸外沿发现有中国古代沉船。这说明A. 瓷器受到非洲人喜爱B. 中非交往史源远流长C. 丝绸在非洲较少发现D. 宋以后中非交往增多【17题答案】【答案】B18.
9、“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A. 古代亚洲的蒙古人B.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C. 近代非洲的班图人D. 古代欧洲的日耳曼人【18题答案】【答案】B19. 我们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从该角度看,美洲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则是A. 西方殖民者入侵B. 彼此间比较孤立缺乏交流C. 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D. 富有文明的多样性【19题答案】【答案】B20. 有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其观点是A. 直接
10、否认航海家们的贡献B. 企业家直接参与航海活动C. 资本扩张和需求是源动力D. 凸显企业家们的历史作用【20题答案】【答案】C21. “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完成“这次航行”的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21题答案】【答案】B22. 1407年,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印度)后,赐给古里国王诰命银印,并对王公大臣赠送了丰厚礼物。而1498年,当达迦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时,却试图霸占海洋控制权。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中葡对外贸易理念有严重分歧B
11、. 两国对外政策的原则针锋相对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差异D. 两国远航性质和经济基础不同【22题答案】【答案】D23.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 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C. 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 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23题答案】【答案】A24. 下图是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形成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传染病流行B. 人口迁移C. 殖民与探险D. 贩卖人口【24题答案】【答案】C25. 据统计,到16
12、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社会阶层固化严重C. 贵重金属大量流入D. 加速封建制度解体【25题答案】【答案】D26. 下表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国斯特拉斯堡各类印刷出版物所占百分比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表明了类别时间宗教书籍古典书籍(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占星术、几何、代数等)15世纪末60%10%30%16世纪初27%33%40%A. 宗教失去主体地位B.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C. 古典主义开始复兴D. 法
13、国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26题答案】【答案】B27.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 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C. 人文主义核心思想D. “天赋人权”的原则【27题答案】【答案】C28. “因为鼓励人们阅读圣经,就是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据此可以推断,宗教改革A. 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B. 催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C. 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28题答案】【答案】D29. 歌德罗在评价牛顿等
14、一批自然科学家时说:“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据此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家所起的作用是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B. 有助于打击宗教神学C. 奠定了技术革命的基础D. 决定社会科学的发展【29题答案】【答案】B30.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他强调启蒙运动A. 倡导建立资本主义民主B. 主张建立独立民族教会C.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D. 要求经济发展自由竞争【30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31. 阅
15、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高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2)写出材料一地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3)根据材
16、料二,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31题答案】【答案】(1)名称:2处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4处为古希腊文明。不同点: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2)名称:3处为古埃及文明,6处为印加文明。相似点:国王拥有大权,实行中央集权。(以上文明之间的比较,言之有理即可)(3)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3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
17、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欧洲封建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的社会特征。(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城市在中世纪晚期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的胚细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2题答案】【答案】(1)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王权较弱,国家呈不同程
18、度的分裂割据;经济上实行庄园和农奴制度;思想上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2)有利于商品经济(或: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自治(或:市民阶层壮大);一些城市以财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33. “银丝对流”马尼拉大帆船材料一 材料二 1570-1649年间到达马尼拉之中国商船数量与运回白银数量统计表年代船只数输入白银(万两)157015797528.51580158923488.91590159918570.316001609274104.116101619273103.7162
19、0162923790.116301639368139.81640164918168.8吴承明市场,近现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介绍说明,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角度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自拟主题、过程完整、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3题答案】【答案】示例1:主题: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早期太平洋贸易的代表介绍:15、16世纪,西班牙成为开辟新航路的先锋。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占领了中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墨西哥成为其殖民地。在
20、亚洲,西班牙还占领了菲律宾。(背景)16世纪中叶,西班牙开始以马尼拉为基地经营太平洋贸易。从马尼拉出发的大量帆船在装备精良的武力保护下,把产自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把美洲的白银、土特产等运回马尼拉。(内容)由于中国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在国际市场备受推崇,西班牙大量从美洲运回的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西班牙作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虽然在殖民扩张中获得巨额利润,但终因生产水平等因素未能完成社会转型,逐渐衰落,被荷兰、英国等国家取代,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随之衰落。(结果)结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的代表,这种以暴力为手段的殖民贸易虽
21、然使殖民国家获得巨大利益,但难以长久。中国凭借手工业的生产优势在贸易中获利,保持太平洋贸易的中心地位,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示例2:主题: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近代全球交流的媒介介绍:16世纪中叶,西班牙开辟美洲和菲律宾殖民地,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背景)到17世纪中期,满载中国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到达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日益增加,再由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横渡太平洋,运抵墨西哥,并通过墨西哥流入欧洲,满足了西欧对东方商品的需求。(表现,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白银通过大帆船贸易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影响)原产墨西哥的玉米、蕃署等农作物和其他土特产品也传入中国,对明清时期农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影响)结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主导的早期太平洋贸易航线中的主要媒介,沟通了亚洲、美洲和欧洲,对物产交流,商品交换、文化传播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对贸易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他角度的主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