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莱州一中2010级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段的治国方略2.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
2、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 4.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5.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教节义,奴隶之道德也
3、。”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6.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德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想的成熟 民族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念的普及A.B.C.D.7.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同盟会员证 B.“红军借谷证”C.“大跃进”邮票D.“公私合营”照片8.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维新变法思想兴起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正确,不正确B.正确,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正确,不正确9.历史学
4、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10.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启蒙运动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A.B.C.D.11.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
5、二致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12.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13.“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6、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14.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5.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说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
7、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对马克思还没有全面了解A.B.C.D. 16.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念?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社会史观D.革命史观17.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B.C.D. 18.从图中信息看,新
8、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 C.农民申请 D.农民领取 战鼓敲得更响 加入合作社 承包合同书19.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破坏了国民经济 20.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D.邓小平南方谈话立秋姓 “资”还是姓“社”问题21.下
9、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形态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经济形态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22.浩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举办博螯论坛D.2010年上海世博会23.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10、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8年,都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快速的共同因素是正确方针和路线的指导经济体制变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民主政治的发展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吸收和运用A.B.C.D.24.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
11、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2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
12、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2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27.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13、曾经并在发挥作用28.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紧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29.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B
14、.生产和贸易全球化C.世界市场一体化D.国际分工日趋成熟30.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A.廉价商品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先进制度D.雄厚酱和高新科技(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3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时期的_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15、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指什么?(2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座号(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作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32.(14分)孔子的思
16、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至近代,孔子及其思想仍被不断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李贽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伏尔泰曾称颂孔子: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3)有
17、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谈谈如何解读历史人物?(6分)33.(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材料二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孙中山(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材料三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的新问题,
18、有学者开出了这样的处方: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3)材料三中“处方”体现了哪种社会学说?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实践这一“处方”的?(3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莱州一中2010级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CDAA610CBBAC1115BBBCB1620CBCDC2125DADDD2630DDAAD31.(1)正确的方针保障(“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生产关系改革的促进(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1分)借鉴
19、苏联的经验(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等).(1分)(2)“缺点和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分)理念:既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又要破除对苏联的迷信;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2分)(3)国际因素: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贸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重要力量。国内: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要求。(2分)(4)党和政府的决策;基本国情;国际形势的变化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2.(1)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的主张在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明代中后期强化皇权,加强文化专制。(2分
20、)(2)康有为:肯定了孔子的仁以及改革。根本目的:托古改制。(2分)伏尔泰: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根本目的:反专制,反神学。(2分)(3)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思想带有典型的时代性。所以,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2分)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东亚文化以及欧洲的启蒙思想;孔子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历代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4分)33.(1)治国之道:实行仁政。社会现实: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3分)(2)理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发展实业,平均地权,节制资本。(4分)(3)社会学说: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实践:1956年底,通过对农业、手工救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分)(4)以民为本;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3分)评分说明:第II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