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78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8.1古诗两首练习卷21带着问题来读书。(1)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_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_的场面。(2)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_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_对_的感叹。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_。2拼音写字我最棒!(1)美丽的png fng( )立在房间里。(2)古时候,穷人总是q qi( )过上好日子。(3)那zh gung( )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3比一比,我能组词语。4我是小法官。(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1)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2)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3)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

2、4)“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5)“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5想一想,连一连。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 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插茱萸、登高重阳节 农历正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端午节 农历九月初九 闹花灯、吃元宵6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乞 巧(1)这首诗是_代诗人_描写_的名诗。农历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的向往。嫦 娥(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_的处境和心情。7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补全诗句,并选择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A

3、春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1)千门万户曈曈日,_。( )(2)_,遍插茱萸少一人。( )(3)_,把酒问青天。( )8看拼音,写词语。9根据语境填写“肖”字旁的形近字。听到“神舟十号”顺利飞天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 )息后,我俊( )的脸上挂满笑容,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 ),结果把妈妈让我去买酱油的事情抛到了九( )云外。10连线。七 夕 农历正月初一中秋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七月初七春 节 农历八月十五11我会默写并填空。(1)七夕今宵看碧霄,_。家家乞巧望秋月,_。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叙述了_的民间故事,整首诗描写了_的盛况,这首

4、诗表达了人们追求_的美好心愿。(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_,_。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长河”是指_。读这首诗,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_的传说。12读古诗,回答问题。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注:朗月:明亮的月亮。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试着理解下面加点字的字义和诗句的意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识:_。呼:_。_(2)这首诗写的是诗人_,不知道_是什么的事。(3)诗中诗人把月亮分别比作_和_。13假如你参加了乞巧,你能描写一下你看到的盛况和你的心情吗?请试着写一写吧!参考答案1(1)牛郎织女 少女们对月穿针

5、 (2)孤独 凡人 仙人 嫦娥奔月【解析】2【解析】3【解析】4(3) (5)【解析】5【解析】6(1)唐 林杰 七夕盛况 七月初七 牛郎和织女 浩瀚无际的青天 美好生活 (2)唐 李商隐 孤独【解析】7(1)总把新桃换旧符(A) (2)遥知兄弟登高处(B) (3)明月几时有(C)【解析】8【解析】9消 俏 哨 霄【解析】10【解析】11(1)牵牛织女渡河桥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唐 林杰 牛郎织女 七夕乞巧 幸福 (2)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唐 李商隐 银河,天河 嫦娥奔月【解析】12(1)认识 叫做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错把它叫做白玉盘。 (2)小时候 月亮(3)白玉盘 瑶台镜【解析】13【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