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第九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2007.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 B.功臣 C王族 D.少数民族的首领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2、”。“殷民”指A夏民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4最早使用“皇帝”这一称号的是A黄帝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6元朝开创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7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8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
3、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10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 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11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12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禁烟运动 B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4、 D义和团运动13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1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15结束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6我们现在的“五四青年节 ”主要是为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
5、约法18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19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突出贡献是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 B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 D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2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侵华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遵义会议21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战役是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百万雄师横渡长江2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
6、民主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协商A B C D2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2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 D特区问题上25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A B. C. D.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核心是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27. 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惠” D联合反对
7、殖民主义28.新中国外交成熟标志是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三个世界”的划分29.2001年10月,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非正式会议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南京30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苏关系正常化A B C D 二、判断题(正确的为,错误的为,每题一分 共10分)31建立在西周分封制基础之上的郡县制巩固了秦朝的统治。3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西汉。33.内阁是明太祖设置的34.第二次鸦片战中列强洗劫并
8、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5.近代南京见证了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等历史风云变幻。 36.洛川会议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37.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中共三大。3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9. 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40.访问中国并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的日本首相是桥本龙太郎 。 镇江第九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答案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
9、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判断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三、材料题(本大题共题,41题10分,42题10分,43题10分,共30分,这项题目需要你耐心仔细,要尽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
10、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3分)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3分)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42近代前期
11、,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 (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分) (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3分) (3)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3分) (4)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43、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20世纪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风雨如娒,山河破碎,闻一多先生怀着悲愤和期待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先生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列强占领。
12、当殖民统治在中国彻底结束后,人们为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广为流传。请回答:(1)材料中的“MaCao”指中国的哪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曾经被哪一个殖民国家所占领?它哪一年被中国收回?香港哪一年被中国收回?(4分)(2)“MaCao”、香港等城市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请问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4)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2分)镇江第九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答案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CBCB
13、BACCCBA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CBCAADBBABBCA二、判断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三、材料解析题30分41. (1)“助理万机”,位高权重。(3分)(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2分)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2分)(3)明朝。(1分)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1分)明太祖朱元璋。(1分)(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4分)42. (10分)(1)1840年(1分)(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43. 14分)(1)澳门;葡萄牙;1999年;1997年(4分)(2)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前提条件;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中葡、中英联合声明等提供了法律依据;港澳台同胞渴望回归祖国为群众基础。(任取三点,共6分)(3)岛内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2分)(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