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88.50KB ,
资源ID:101698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69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分析-弘扬传统文化.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分析-弘扬传统文化.doc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强大的精神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澎湃动力;待人友善、恪守信用,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等深厚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统

2、文化的传承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有效融通。中国诗词大会一、重大背景阐释2016年4月15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落下帷幕。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传统诗词知

3、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7年2月7日晚,在春节期间引发无数网上网下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16岁上海女生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在擂主争霸赛中,与4期守擂擂主彭敏巅峰对决,在逆向思考题环节中,率先抢答赢得5分,成为诗词大会本季冠军。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

4、比拼。诗词大会引发了全民热追,优胜者赢在热爱诗词上,更赢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上。这种现象引导全社会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引导全社会自然地、自发地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温暖和情意。二、“时政术语提炼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3. 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三、“热点题目回顾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

5、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他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

6、高阁。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何以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10分)(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遭遇的尴尬。(12分)(3)某校准备举行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辩论赛,请你拟出两个辩题。要求每个辩题都包含正反双方观点,每个辩题不超过40个字。(4分)【答案】(1)传统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7、中华文化,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引发了共鸣;(4分)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人们的情操;(3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形式的创新激发了人们学习诗词的热情,有利于人们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分)(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价值观念、知识构成、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会不同。(4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面对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会对人的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想法,就会妨碍人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4分)我们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

8、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并不断推陈出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4分)(3)示例:(4分)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正方: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方:传统文化制约着人的发展。正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不断增强;反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日渐式微。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 中国古诗词,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领略中

9、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是年仅16岁的中学生,表现突出的陈更是工科博士。特别是家境贫寒的抗癌农民白茹云,是诗词支撑着她一路走来,活出自己的精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诗词对塑造人生的重大作用,唤醒了观众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材料二 中国诗诃大会再一次掀起了“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著作的热销。但有些家长不分良莠,把一些含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的东西,塞给孩子,强迫背诵,引起了社会有志之士的担忧。(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唤醒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0分)(2)运用辩证

10、否定的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家长做法的认识。(12分)(3)爱国主义是中国古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请你列举两句反映爱国情怀的古典诗词。(4分)【答案】(1)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分)中国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2分)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涵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4分)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分)(2)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2分)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

11、用,应当继承。(3分)国学经典中的糟粕,会毒害孩子的心灵,阻碍社会发展,必须予以剔除。(3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发展进步。(2分)家长不分良莠、不加辨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分)(3)答案要求:必须是爱国主体;必须是古典诗词。每句2分,共4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如一阵和煦的春风向我们迎面扑来,给我们带来2017年初春的一场精神盛宴。 本届中国诗词大会的入选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2、”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大会”引领人们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高度关照。 从第一季开始,中国诗词大会一直走在创新路上。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

13、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中国诗词大会造成万人空巷,普通农妇、高中学妹成为“国民网红”,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文化盛事,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成功案例。(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鉴。(12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必须关注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8分)(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中共中央印发

14、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请你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答案】(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魅力。(3分)关注中国人独特的诗词文化情结,引导全民参与,重视了人民的主体作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3分)重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化与传媒、科技有机结合,创新使传统文化更具生机和活力。(3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诗词大会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成功实践和生动案例。(3分)(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关注人

15、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体现了群众观点。(4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考虑并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关注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正确价值追求。(4分)(3)例举: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要根据本地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尊重规律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遵循文化传承与创新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立足整体,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每条建议2分,其他符合题意要求可酌情得分)“二十四节气”入遗一、重大背景阐释2

16、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岁是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的。阳历每回归年约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2 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

17、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18、。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

19、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

20、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

21、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二、时政术语提炼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2.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4.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5.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三、热点题目回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

22、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睛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丸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

23、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12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10分)(3)请列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节气,并说明该节气对你的独特意义。(4分)【答案】(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4分)遵循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太阳运动与气温、降水之间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农业生产和工作生活。(4分)在认识和把握二十四节气规律的基础上,从宴际出笈,具体分析当时当地气候和条件,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节气规律

2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4分)(2)我国人民农业生产实践的结晶,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有指导作用。(3分)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积极思想(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或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3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分)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分)(3)答案示例:清明,祭祖扫墓,寄托思念;踏青赏春,陶冶情操;谷雨,播种五谷,劳动体验。(节气准确得2分,意义描述符合节气特征且有积极意义得2分)培育良好家风一、重大背景阐释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培育良好家风,聚合民族复兴的家庭伟力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

25、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我们每个人从小至大的主要栖居场所,一个家庭的家风怎样不仅对家庭成员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对左邻右舍、民风社风的形成和改变具有辐射效应。一句话,良好的家风有益家庭、有益民风、有益社风,不良的家风有害家庭、有害民风、有害社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家风尽到自己的力量、作出自己的

26、贡献。不可否认,现实中我们每个家庭在思想上都能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但什么是良好的家风,具体过程中又该如何把握,很多人总感到太抽象复杂、不好把握,也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良好的家风覆盖面广、内涵丰富、要素多元,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陈述,但却有着共同的核心要义。具体而言,就是离不开责任感、荣誉感和正义感三个关键要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主旨在于人人认清并履行家庭责任。人活于世,责任与生俱来。父母有父母的责任,子女有子女的责任,长辈有长辈的责任,晚辈有晚辈的责任。因此,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成员要知晓和定位好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角色,认清和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

27、务。比如,作为父母和长辈不仅要承担起抚养、关爱和教育孩子和晚辈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方方面面当好孩子和晚辈的模范和标杆,用自身言行一致、说做合一的率先垂范引领和感召孩子和晚辈;作为子女和晚辈不仅要承担起赡养、体贴和照顾父母和长辈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总结、传承和发扬好父母和长辈身上的好作风、好精神、好品格、好传统,使之成为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传下去。习总书记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的枢纽在于人人爱惜并维护家庭荣誉。一个家庭是否拥有良好的家风,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有赖于所有家庭成员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只

28、要其中一人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家风都将受到损害和影响。因此,形成和培育良好的家风,最关键的在于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有“家中有我,我爱我家;家兴我荣,家衰我耻”的家庭认同感和荣誉感,人人自觉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地为家庭争光添彩,当好爱惜和维护家庭荣誉的贡献者,而不当损害和抹黑家庭荣誉的丢分手和破坏者。只有当人人有了这种强烈的家庭认同感和荣誉感,每个人才会意识到自己只有为家庭争光添彩的责任和义务,而没有为家庭丢脸抹黑的资格和权力。唯此,才会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会放松和放任自己,做出玷污和败坏家风的事情。开放的社会没有封闭的家庭,开放的环境没有独立的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是社会的人,每个家

29、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它家庭和人的影响。在真善美成为社会主流,但假恶丑并未销声匿迹的现实环境下,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总是考验和冲击着社会的公理正义。如若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家风很容易失去定盘星、主心骨,走偏走歪。因此,形成和培育良好的家风,很重要的在于每个家庭都要有强烈的公理心和正义感,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崇真向善求美的价值观。既不因一线黑云而忽略无视整片阳光,也不因事不关己而置身其外袖手旁观,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崇尚、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与假恶丑的腐朽落后思想和行为划清界限、斗争到底,自觉争当追求、弘扬和维护公理正义的代表和化身。唯此,家风才有培育和形成的良好外部环境。

30、也唯有如此,民风和社风才会因为有了良好家风的推动而不断好转净化。二、时政术语提炼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培育良好家风,聚合民族复兴的家庭伟力。3、家风对对左邻右舍、民风社风的形成和改变具有辐射效应。4、家风的主旨在于人人认清并履行家庭责任。5、要有强烈的家庭认同感和荣誉感。6、家风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三、热点题目回顾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家风源自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我国古代人大多以家族聚居,家族在代际传承中持守一种较为恒定的价值理念,并在这种坚持中形成了整个家族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家风。在古代,家风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

31、重要源头,影响和决定了他一生的品性。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因此,家风成为社会风气的调节器,被官家所推崇褒扬。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的社会条件与封建中国截然不同,人口的高速流动早就瓦解了当初的所谓“家庭”,家庭单位相对变小,各自独立的空间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已经弱化了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批判的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32、 (1)是否重拾“家风”是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谈谈今天应该怎样对待家风。(10分) (3)好的家风标准引发人们纷纷讨论。你认为评判好的家风应该坚持什么标准?(4分)【答案】(1)【解析】本问比较开放,选择本身无所谓对错。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理论论述必须是对选择的支撑。如果考生选择了重拾家风,可以从运用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回答;如果选择不应该重拾家风,考生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对社会

33、的积极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还可以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一:应重拾家风。(1分)家风作为一种文化,对家庭成员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良好家风能传承恒定价值理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良好家风能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5分) 答案二:不应重拾家风。(1分)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流动和家庭关系的改变,传统家风已不适应社会发

34、展。(6分)家风文化以家庭为中心,与现代公共精神相背离,传统家风中腐朽、消极的内容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5分)(2)【解析】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考生在回答时,可以从从发展的观点说明要推动家风的与时俱进;可以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也可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说明;也可以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说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分为二的对待传统家风,甄别传统家风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3分)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对待家风,对传统家风中的合理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3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家风,给家风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3分)反对孤立、静止、片面观

35、点对待家风。(1分) 【思路点拨】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怎样对待家风,需要回答措施,根据提出的措施对应分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可以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回答如何对待和发展家风。 (3)【答案】好的的家风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时代的要求、应该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坚持家庭与社会的统一,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好的家风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时代的要求。(2分)应该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坚持家庭与社会的统一。(2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可酌情给分)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一、重大背景简释材料一

36、:2013年10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从现实与战略的高度精辟地提出,要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人希望世界清晰听到中国梦与世界共享的声音,中国梦以人为本的声音,中国人民渴望以和平、和谐的方式实现自己梦想的声音。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三:201

37、4年12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材料四: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

38、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材料五:2017全国两会:你不可不知的十大文化“高频词”: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到“小鲜肉”“高片酬”等现象,太多两会上的文化“高频词”引人深思。二、时政术语提炼1.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2.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3.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讲好中国故事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5.注重依托有形产品传播无形文化,创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6.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7.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三、热点题目回顾

39、1.(2016年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1)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40、。(12分)(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分)【答案】(1)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

41、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既有探求、理解中国的兴趣,也有“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面对这一矛盾现象,如果不讲或讲不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论调“无语”或“失语”,就会被动挨骂,中国的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反之,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让正确的声音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国家形象将得到提升。2.(2017年福建莆田模拟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42、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1)结合

43、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发展中华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理由。 (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答案】(1)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分)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

44、认不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同矛盾,寻找解决传播中华文化的正确方法。(4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承认中外民众在语言思维方面存在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传播。(4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遵循文化传播的共同规律,用国际化的方式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文化。(4分)(3)建议一:制作动漫作品或微电影,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对外宣传。(2分)建议二:通过参加中外文化社团活动或文化沙龙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原创新题演练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45、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1-2题。1.“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这种科学认识,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宣敏儿独特的风格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科技成果 要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2.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 来安排生活和生产。在当前区域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二十四节气” 产生了影响,整个季节循环去整体增暖。这说明:正确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

46、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真理随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A. B. C. D.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将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全民的诗词文化盛宴”。这表明(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影视作品的创作一定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A. B C D.4.对待

47、家风要有“扬弃”的态度,保留家风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克服传统家风中确实存在的一些落伍于时代的内容,为家风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积极推进新时代的家风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长久效应。实现对家风的“扬弃”需要打破常规坚持否定立场 促使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克服旧事物建立新事物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A. B. C. D.家风建设应该与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引导家庭成员承家风、传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让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据此回答56题:5.好家风是一种道德力量。在当前反腐工作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重视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从哲学角度讲,是因为A.先进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B.意

48、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6.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腐败。这一现象说明应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人为臆造联系的表现 联系是有条件的A. B. C. D.7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摒弃“以洋为美”,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的是文艺创作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各美其美,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美人之美,借鉴好外来先进文化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 B. C. D. 8以“

49、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中国民歌大会,以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好声音。中国民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对提高个人文化修养起着不可替代作用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着独特作用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A. B. C. D. 9“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等一系列纪录片在国外电视频道的播出,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这一现象表明A.

50、利用外媒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 B.大众传媒有利于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C.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 D.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102016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中国日”、摄影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讲中国故事,展中国风采,进一步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讲中国故事,展中国风采,有利于 不同民族文化充分交流渐趋统一 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有利文化创新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 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A. B. C. D.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今年春节前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

51、读者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爆款,和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宴,被誉为“综艺文化清流”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能够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材料二 朗读者第一期压

52、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

53、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10分) (3)材料中“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请你就激发公众读书之热情,邂逅传统文化之美好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言简意赅。(4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

54、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

55、注”。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12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0分)(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

56、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材料二 家风好比是种子,好种出好苗,一个好的家风、好的家庭,可以让人走得更远。家风,又称门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全国各地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优秀家风对文化传承、子女成长、道德修养乃至家庭发展、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社会文明进步才有源源不断的推动者与建设者。反之,老人赡养无着、子女教育缺失、亲人情感淡漠不仅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直接关联,而且会对社会风尚

57、、社会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认识。(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 用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12分)(3)请结合历史传统和现实要求,为好家风主题宣传活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7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将更加重视彰显价值内涵、体现春节特色、谋求广泛共鸣,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昂扬旗帜、独特魅力,全景式诠释“天人合一”“阖家团圆”“和谐和平”等春节理念,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为充分

58、利用春节契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017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节文化交流活动,重点组织实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组织中国电影“普天同映”、春晚剧组海外演出等活动;积极开拓海外春节文化市场,统筹用好国内外实体销售和电商销售等商业渠道平台,扩大各类春节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加大创新力度,研发生产一批富含春节元素的文化精品。中国不乏好故事,也不乏好声音,关键是如何讲好、传播好。精彩的故事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生动描写,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象征。讲好中国故事,要以多种方式、多重渠道来塑造正面国家形象,展示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同时又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中华文明形

59、象。(1)结合材料和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文化交流的原因。(l2分)(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l0分)(3)对于文化交流,有人担忧外来文化对中同本土文化的冲击,请列举两个方面的理由。(4分)【答案】1-10 BDBDA BDCAD11.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它要求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诗词大会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了对诗词的学习与解读、继承与发展。(4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开拓新

60、境界。中国诗词大会借学霸爆红络等契机,通过全民参与,现场比拼,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4分)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该节目中改变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促进古诗词教育方式和氛围的转变,激发人们惬意感受和品味诗词之美的热情,能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4分)(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2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3分)不同民族文化相

61、互交融,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3分)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名著互译共存做到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2分)(3)示例:阅经典著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读经典名著,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每点2分)12.(1)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了从实际出发;(4分)意识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

62、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4 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 ( 4分)(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3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

63、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的深亥彳认识、对 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它来自对祖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祖国文化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分)(3)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挖掘其科学价值和文 化意蕴;把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应用到养生保健之中; 开展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把二十四节气应用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之中。(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满分不超过4分)13.(1)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64、思维方式。(2分)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3分)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有利于培育和传承优秀家风,推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 (2)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家风的好坏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一个好的家风、好的家庭,可以让人走得更远 。(3分)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家风与国家

65、和社会之间存在固有联系,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3分)联系的多样性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利用优秀家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3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千千万万个家庭培育“好家风”,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文明进步。(3分)(3)“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要继承传统,继承传统文化中家风教育的 优秀成分,做到“古为今用” (2分)“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要结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为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做到“推陈

66、出新”。(2分)14.(1)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华文化不可能孤立于世界文化而存在,必须与其他国家优秀文化互通互鉴。(4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不同文化在交流中有契合又有碰撞,有助于推动自身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4分)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勇于创新。文化交流有助于彼此取长补短,是文化自我否定和超越的必经之途。(4分)(2)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为中华文化打造国际舞台。(3分)充分运用网络等大众传媒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或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手段,讲好中国故事。)(3分)“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或“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千年底蕴”(3分)加大创新力度,研发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增强中国故事的魅力。(1分)(3)挤压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削弱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的出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